“休慼與共、和衷共濟”!中國為什麼馳援全球“戰疫”


“休慼與共、和衷共濟”!中國為什麼馳援全球“戰疫”


“當初嘲笑我們加入‘一帶一路’的人們,現在應該承認,對於這份友誼的投入讓意大利有能力治病救人。”


當地時間3月24日,意大利外長迪馬約在接受國家廣播電視臺採訪時如是說。他還講到,當意大利疫情暴發,中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向意大利提供醫療物資,並派遣醫療專家的國家。聽聞此言,一些西方媒體的醋罈子被打翻了,酸溜溜地說,“這話是說給意大利的西方朋友們聽的。”


無獨有偶。烏克蘭主流媒體“國家網”日前也撰文稱:截至目前,中國是唯一一個向烏方供應口罩、試劑盒和呼吸機的國家,這些物資正是烏克蘭最緊缺的。其他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向烏提供援助,包括烏的盟友:美國和歐盟。對此,烏克蘭著名記者羅曼諾夫在社交媒體上發佈了中國國旗大幅照片並配文:“睜開眼看看吧,這就是中國國旗”“所有攻擊共產主義的人,有本事別用中國的口罩和試劑盒!”


公道自在人心。我們無意評價其他國家的待友之道,但中國真心實意的馳援,著實當得起這份讚譽。


據統計,目前中國已向伊朗、伊拉克、意大利、塞爾維亞、柬埔寨5個國家派出7批醫療專家組,並通過遠程視頻的方式與100多個國家和地區舉辦了近30場技術交流會議。根據不同國家的需求,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彙編了最新的診療方案、防控方案等一整套技術文件,及時分享給了全球180個國家、10多個國際和地區組織。具體到防護物資,從中國製藥到口罩、核酸檢測盒等醫療物資,都正源源不斷地輸送到世界各地。有記者採訪赴塞爾維亞的中國醫療專家,他們坦言“行程很緊張,除了早飯沒一頓飯按時吃”“討論疫情防控措施通常到很晚”……


“休慼與共、和衷共濟”!中國為什麼馳援全球“戰疫”

圖片源於新華社


作為第一個遭遇疫情突襲,剛剛經歷過艱苦鏖戰的國家,中國不僅以強有力的舉措保護本國人民生命安全,展現了中國速度、中國力量,更以慷慨無私的跨國援助,回饋著“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的情誼,展現著“休慼與共、和衷共濟”的天下情懷。


在國新辦記者會上,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副署長鄧波清這樣說道:中國的對外援助,不僅僅講“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更堅信“烈火煉真金,患難見真情”。短短二十字,道出了獨具東方智慧的“處世哲學”。


這樣的價值觀根植於中國傳統文化。中國文化自古講究知恩圖報,所謂“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如果說在中國最困難的時候,國際社會許多成員都給予了我們真誠幫助和支持。如今朋友有難,我們自然義不容辭。前幾天,日本豐川市市長竹本幸夫因當地口罩儲備告急向無錫市提出了“希望返還部分所捐口罩”的請求,無錫市火速回復“十倍奉還”,連忙籌措5萬隻口罩分批寄出。


這樣的價值觀,同樣根植於世界發展的大勢。在“地球村”成為現實的今天,人類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面對自然災害、傳染疾病等共同的敵人,沒有誰可以獨善其身,團結才是最好的良藥,合作才是唯一的出路。


“休慼與共、和衷共濟”!中國為什麼馳援全球“戰疫”


令人欣慰的是,中國的真誠幫助讓越來越多西方民眾認識到何為“歲寒知松柏,患難見真情”,對中國智慧、中國理念、中國方案也開始理解乃至認同,一些人還當起了“自幹五”。這不,就在美國《外交政策》網站大言不慚說“要將遏制疫情當作一場與中國的競爭”時,一眾網友留言痛斥:“疫情下的朋友才是真朋友”“把地緣政治放到一邊吧,現在是要團結起來抗擊疫情,我們需要重新看待中國。”


希望這次共同抗疫的過程,能成為一次加深中西方相互理解的機會,成為一次凝聚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機會,推動更良性的新型國際關係儘快構建。

*本文由樹木計劃支持,長安觀察出品,首發在今日頭條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