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不帶就真的和你不親了嗎?

VIP蘇


通過樓主的描述,表面上看講的是今天孩子不願意睡覺和想睡哪個房間的事,沒有明顯看出親不親近的問題哦。

不過,倒是看出兩個個別的問題。

第一個是和育兒方式有關。老人帶孩子的方法和這位媽媽有所不同。一個是到了睡覺時間,老人還在和孩子玩。另一個是孩子由老人帶後需要抱著哄著才能睡覺。

我認為小孩子在你床上哭著鬧著讓老人抱並不是為了和誰親近或者是不親近誰,只是孩子玩心重,和父母在一起會被管束,心裡不舒服,和老人在一起都讓著他,想怎麼玩就怎麼玩,想抱著睡就能抱著睡,所以才在你那裡會有所反抗。

第二個是自我成長。

孩子終究會長大,會去上學,會有自己的生活,而作為父母只能逐漸去適應。因為樓主的孩子是自己帶大,一直沒有離開過自己,所以分離來得有些突然,有點難以接受。

我在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也見到過剛上幼兒園的孩子,裡面孩子哭,門口大人眼睛紅的情況。這也只是剛開始的時候,過段日子逐漸適應後,心裡就沒這麼難過了。

有人說其實不是孩子離不開我們,而是我們離不開孩子。所以,接受短暫的分離也是一種成長。


桃子生活觀


告訴你我的親身經歷吧,我是去年3月份把女兒放在了老家讓婆婆帶,當時我女兒是2歲5個月,走的前幾天我就有和女兒說:媽媽要去打工了,你和奶奶在家好好聽話,當時女兒說:好的媽媽,我想你了就用爸爸手機視頻,我走之前放到家裡一個手機,是我老公的一箇舊手機,當時我重新買了一個手機號,就是為了申請一個微信號可以方便我和女兒以後可以視頻,我一遍遍的教女兒怎麼接視頻,怎麼給我和她爸爸發視頻通話,我又在手機上存了很多我們的照片和拍的一些視頻,就是想女兒在想我們的時候可以看看,不要忘記她的爸爸媽媽長什麼樣子。

也許是女兒還太小不懂得媽媽去打工意味著什麼,因為在她2歲的時候我有過在鎮上服裝廠工作過2個月,當時是早上去,晚上就回家了,可能在女兒心裡媽媽去打工也是和之前是一樣的吧,直到我走的前一天晚上女兒一直都是高高興興的,第二天早上在我女兒還沒睡醒的時候就出發了,走之前我囑咐婆婆聽著點動靜給我女兒穿衣服,然後就狠著心走出去家門。

由於是坐的高鐵所以當天就到了廣州,晚上婆婆給我發視頻其實是弟媳家的孩子發過來的,因為婆婆不會智能手機,我走之前也用教過婆婆怎麼用,可是婆婆是那種連網絡電視都不會搜的人,教了她幾次她都記不住,所以是婆婆讓弟媳家的孩子給我發了視頻過來,女兒在手機裡看到了我,就問我:媽媽你怎麼不回來,我告訴她:媽媽過幾天回去,你在家聽話,女兒聽到就哭了起來,我安慰她說:媽媽回去給你買好吃的,可是女兒還是哭,我說了幾句就給掛了,害怕自己心軟了第二天在買票回家去,第二天和女兒視頻,女兒拿著手機在屋子裡邊走邊哭,頭髮都溼透了,嘴裡一直喊媽媽,我問她奶奶在那裡,女兒不說話就一直喊媽媽,看到這個樣子,我在手機這邊也是急的哭了起來,我讓老公給婆婆打電話,可是婆婆的時候電話一直沒人接,我讓女兒坐下來不要哭,可是女兒那裡聽的進去呢,她就一直哭,我也是一直哭,終於十幾分鍾後婆婆從外面回來了,原來婆婆是去弟媳家,走的時候看到女兒和弟媳家孩子玩的挺好所以就放心出去了,弟媳家孩子也是留在家裡給我婆婆帶,但是弟媳家孩子當時是快4歲了,所以比我女兒要懂事些,婆婆回來後接了視頻,我就告訴她以後不管去那裡的都要帶著孩子,不要把2個小孩就這樣放到家裡出去了,當然後來還是有這種情況發生的。

慢慢的我給女兒在發過去視頻,女兒的話越來越少了,有時候都不理我的,更多的是視頻發過去了沒人接,我在廣州也是愈發的想孩子,不過既然出來了就要好好的做一年,從去年5月份我就開始到計時,每天記錄還有多久可以過年,因為過年就可以回家了。終於等到過年回家,可是剛到家,女兒看到我們更像是熟悉的陌生人,我把女兒拉到懷裡,她不好意思看我,好像忘記了她曾經最愛在我懷裡撒嬌了。

現在距離我從廣州回來已經3個月了,由於2胎孕中,所以也是不打算在出去了,可是我發現女兒沒在我身邊的那段時間真的變了很多,之前是很活潑的一個小朋友,可是現在變的不怎麼愛說話了,還特別愛哭,更重要的是在婆婆帶的一年時間裡可以說孩子真的沒什麼進步的,簡單的數數都是不會的,因為婆婆根本不會去教什麼東西,弟媳家孩子今年又給婆婆放到了家裡,已經快5歲了,每頓吃飯都是婆婆在喂,我有提醒婆婆讓孩子獨立,因為我女兒現在3歲半,我已經讓她自己吃飯,不過好像是我看不得婆婆對弟媳家孩子好似的,婆婆根本不聽,每頓照喂不誤,所以每天吃飯我們家飯桌上可以看到3歲多的孩子在自己吃飯,5歲的孩子在被追著餵飯,不知道你能不能想象這個場景,不過我真的很後悔當初把女兒放在家裡,這一年真的改變了我女兒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