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農村可以發展什麼產業?

末丶Yan


如何增強農業農村發展新動力?四川六個方面要有新突破

2017年02月15日11:53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人民網成都2月15日電(王軍)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後,四川省委、省政府明確提出新時期四川省農村改革的主攻方向,即“以放活土地經營權為重點,創新農業經營體系,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努力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和農業現代化水平”。兩年多來,四川堅持主攻方向不動搖,紮實推進農村改革,取得明顯成效。

今日上午,四川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佈會,解讀2017年四川省委一號文件。今年的四川省委一號文件貫徹中央精神,結合四川實際,持續深化農村改革,在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上提出了不少政策舉措。

第一,在放活土地經營權實現形式上有新突破。落實“三權分置”,重點在放活土地經營權。明確提出了在確權的基礎上,大力發展土地股份合作社,推動土地股份合作成為土地規模經營的主流模式,探索發展穩定農戶承包權、經營權股份化的家庭聯產承包股權制;推廣土地入股、土地流轉、土地託管等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

第二,在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上有新突破。提出要推動制定四川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條例,制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註冊登記辦法;要發展壯大農村新型集體經濟,推廣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三變”模式,支持和鼓勵發展農業規模經營、農村服務業、物業經濟、合作經營等多種形式的村級集體經濟,有計劃逐步消除“空殼村”。

第三,在創新財政支農方式上有新突破。圍繞財政資金“五補五改”提出了相關政策和安排。一是“補助改股份”,提出拓展資產收益扶貧試點範圍,支持農民合作社或有條件的集體經濟組織開展資產收益扶貧試點。二是“補助改基金”,提出鼓勵市(州)、縣(市、區)建立農業貸款擔保基金;設立農業產業發展投資引導基金,建好省級農業區域投資平臺;拓寬農業農村基礎設施投融資渠道,支持社會資本以特許經營、參股控股等方式參與農村水利、農墾等項目建設運營。三是“補助改購買服務”,提出創新財政投入農業社會化服務機制,採取政府購買、獎勵補助等方式,拓展全程社會化服務和政府購買農業社會化服務範圍。四是“補助改擔保”,提出支持做大農業政策性擔保公司,落實資本金注入、以獎代補、風險補助等財政支持政策,擴大行業覆蓋和區域覆蓋。五是“補助改貼息”,提出探索財政資金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以直接獎補為主向貸款貼息、擔保扶持轉變。

第四,在農業農村發展用地保障上有新突破。針對當前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現實需要,明確提出將年度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確定一定比例用於支持農村新產業新業態發展;建立縣域農村建設用地總量控制制度,加大盤活農村存量建設用地力度;允許村莊整治、宅基地整理等節約的建設用地,通過入股、聯營等方式,重點支持鄉村休閒旅遊養老等產業和農村三產融合發展;探索農村集體組織以出租、合作等方式盤活利用空閒農房及宅基地。

第五,在推動解決“誰來種地”問題上有新突破。圍繞“三支隊伍”提出了政策舉措,一是農業科技人員,要求落實《四川省激勵科技人員創新創業十六條政策》,全面推廣農業科技人員創新創業改革試點經驗。二是新型職業農民,提出建立職業農民遴選機制、培養機制、認定機制、服務機制,鼓勵有條件的地方讓符合條件的新型職業農民以個體身份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三是返鄉農民工,提出開展返鄉農民工初創培訓、創業輔導、創業提升培訓,實施農民創新創業行動;鼓勵有條件的市(州)、縣(市、區)設立農民工返鄉創業扶持基金。

第六,在農村改革推進機制上有新突破。要求統籌推進農村綜合改革,研究制定農村改革督查考核辦法,通過強化督查考核,推動改革任務落實落地。





毛國元


四川盛產竹子,竹林漫山遍野到處都是,可以做一些與竹藝相關的產業,比如我們很多景觀項目中的竹藝景觀建築都是聘請的四川竹藝師傅精心雕琢!現在四川的竹結構建築或景觀小品已經形成了成熟的產業鏈,值得推廣。另外就是一些竹編產品,可以到村落髮掘一些能工巧匠,既解決了農民就業又能傳承中國傳統民間技藝,還能將此種方式產業化,帶動鄉村振興!再例如與竹相關的食品、竹林經濟作物或林下中藥材等,比如竹筍、竹蓀、竹下食用菌或竹下原生態養殖等等。打造原生態有機食品品牌,申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結合農旅和產品加工的一二三深度融合來搞。希望建議對您有幫助。


朝花夕拾園藝


四川盆地地理位置獨特,四周被青藏高原,秦嶺,大巴山,巫山等包圍,形成典型的盆地,冷空氣進不來,熱量很難消散,所以山區農村經常雲霧繚繞,景觀優美,同時亞熱帶季風氣候使四川盆地冬季溫暖,四季常青,加上都江堰對長江水患的根治,使成都平原的農業生產條件得天獨厚。四川境內的金沙江,岷江,烏江,嘉陵江不僅使四川航運條件優良,兩岸歷史人文景觀比比皆是。千年來融合歷史文化,民族文化形成的熱情奔放的巴蜀文化更是中華文明的瑰寶。川劇,川菜等文化符號蜚聲海內外。四川所在的西南地區又是中國少數民族的聚居區,眾多少數民族所獨有的民族文化又豐富了巴蜀文化的內涵…因此,基於四川地區獨特的自然條件、歷史傳承、文化底蘊、少數民族風情,大力發展精品農業、創意農業、休閒農業、鄉村旅遊業、文化創意產業等,實現一、二、三、四(文化創意)產業融合發展,必然能有效推進四川地區鄉村振興、美麗鄉村建設以及貧困地區精準脫貧事業的發展,四川農村絕對大有可為!


培訓講師施順傑


四川地形複雜,氣候宜人,具有獨特優勢的產業至少有:一是調味料產業,特別是花椒、麻椒、桂皮等。二是果品產業,特別是李子、橘子、橙子、柚子等,氣候涼爽,味道純正。三是水產品,水質好,區域廣,綠色養殖潛力大。另外,蔬菜露天種植跨時長,品質也不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