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社會運作規律

社會的形成就有了自己的運作規律,而研究社會的的運行規律有助於維持社會關係、結構。通過對社會進行正確干預,防止出現社會大崩潰。而這個運作規律中起到起到主要作用的媒介就是通用貨物,而分析通用貨物的作用方式很大程度上就能理解社會的運行規律。

通用貨物簡稱:通貨。別稱:貨幣。通過別人的確認自己的勞動價值,獲得可以獲得物資的許可,而這個許可就是通用的貨物。所以貨幣的本質是一種契約,所以它的形態可以很多不同,貝殼,貴金屬,紙幣,甚至向比特幣這樣的一種概念

貨幣的一個重要的特點是自己的工作價值需要別人的確認,而自己在用貨幣換取自己需要的物資的時候去確認別人的勞動價值。如果一個人不去勞作或者勞作對別人沒有價值就沒有人給予確認,這樣就必須停止自己的行為,去做其他有利於別人的事情。這個規則運作方式簡單:去做能賺錢的工作,然後就能獲得需要的物資。

而貨幣的這些特點讓一個地方的興衰隨著貨幣的流動而改變。如果一個地方擁有大量的貨幣就能從別處得到資源,而這個地方就開始興盛。凱恩斯曾經舉了一個例子來描述這種現象:一個地方發現了金礦並開採出大量的黃金,這個地方就能興盛起來。那麼這些人對社會有什麼貢獻呢?不就是地上挖個坑嗎?生產出的黃金不能吃也不能喝。如果我們有一臺印鈔機,把印出的錢裝在瓶子裡埋到地下,然後通過招標的方式挖出來。是不是就解決了失業的問題。

現在可以通過一個簡單的模型去理解貨幣的具體流通規律。假如一個社會體系只有一個工廠,從原料開採到製造出可消費的商品全部都在這一個工廠裡完成。那麼製造出一批商品需要的成本是一百塊,那麼就是它的所有員工的工資的總數就是一百塊。那麼社會上面的最多可供消費資金就是一百塊。有些人可能暫時不想消費,留著以後再消費,所以工廠的這批貨物不能收回成本。假如這批商品收到八十塊。並繼續賠錢生產的話,就只能製造出成本八十塊的商品。每生產一批商品,都會導致下一批商品產量降低。最終生產停滯,而社會積累了不少商品,還有願消費的資金。更多的人卻是沒錢去消費。如果原本的一百塊的商品售價是兩百塊。但是即便所有人都去消費,其也不可能超過100快。但是如果有個地方發現了金礦,那麼這個地方就可以輸出資金給這個工廠,用一百塊的價格買下剩餘的商品。那麼這個工廠的財務狀況就可以良性的循環可以開始收入無法保證的研發工作,也可以擴大現在的生產規模,僱傭更多的人。

那麼一個封閉的市場能否實現增長呢?如果這個封閉的環境可以解決資金的流向問題就可以實現增長。

假如改變規則讓工廠按照社會需求來生產物資,然後按照每個人的需求分配。這樣每個人都能得到足夠的生活物資,而工廠也能根據社會需求獲得未來的生產物資。這樣似乎就可以解決必須賺錢帶來的問題。然而這樣也帶來了一個問題,每個人年齡,身體狀況是不一樣的,每個人對不同的商品需求並不一樣。工廠生產商品以後不容易得到反饋,對於商品的改進不利。每個人都是按照一定的計劃來工作,如果這個計劃出現下問題,那麼生產出來人們不需要的商品時,沒有及時的市場反饋可能導致資源的嚴重浪費。通過一個商場的各個商品的的銷量來調整商品的生產,如果商品受到歡迎,銷售量就大,對應的工廠就能獲得資金繼續生產該商品,如果銷售低迷不能獲得資金就停止生產。這樣就是人每個人知道自己該如何去做,不用過度的進行干預就能很好的為社會服務。

所以一個可以供人們選擇商品的地方時必要的,如果工廠接受商場的訂單製造出了這個成本是一百塊。首先向工廠停供一百塊的資金來生產商品,然後二百塊賣出。那麼首先賣出一半的商品獲得一百塊,這樣商場就有了100塊還有價值一百塊的商品。而這個時候工廠繼續生產出物資的話貨物就會堆積。這樣似乎有陷入困境,但是如果社會需要修一條路,而工人物料需要一百塊才能幹成,而社會印錢修路。這樣這些工人就可以把剩餘的100塊商品買下。商場就可以實現盈利,而且以後可以加大訂單,持續發展。而社會也可以根據生產狀況來決定通過貨幣調用多少物資,來完成公共設施。

而這過程也不完美。商場控制著金錢的分配權,在這個過程中被分配到遠高於其社會貢獻的金錢數量,獲得更大的資源配給的權利。擁有了錢就能決定物資的流向。而一個地方如果貨幣過少不能維持運作我們稱之為:通貨緊縮。如過多我們稱之為:通貨膨脹。而一部分群體得到了過多的資金,而這些資金又不用於大規模生產,而用於滿足於小群體的需求。那麼在這部分小群體中可以被稱為通貨膨脹,他們通常在這樣的情況下給商品開出遠遠高於本身價值的價格。而這種獲得高收益的情況會吸引社會中有能力的人去滿足他們的需求,讓社會的人才嚴重浪費在只滿足少數人的工作上。而更多的人由於缺乏資金不能獲得大量的生活物資,而給他生產物資的工廠也由於客戶本身沒有錢去消費,導致自身人才的流失。而這種通脹和緊縮同時存在的狀況開始撕裂社會,一部分由於資源充足,而迷失在這樣的環境,忘記最初社會存在的價值,反而認為這一切時理所當然的。而另外一部人雖然為他們提供生活物資,但是沒有定價權,雖然創造出大量的生活物資,卻因為金錢的收入不足而不能獲得足夠的生活物資。

而現在的社會運作完全是由錢作為媒介來控制物資流通的,通過對錢的操作就可以控制社會的發展方向。向窮人提供一定的資金就可以控制工廠的生產更符合大多數人需求的商品。向富人收重稅減少他們不合理的消費傾向帶來的資源浪費,特別時對人才資源的浪費。而這些人完全可以給他們提供資金去研究這個世界的本身,而獲得的知識可以讓人們對世界能夠更好的預測。

如果一個地方能不斷的獲取金錢,哪怕這個地方沒有為社會貢獻能讓人生存的物資。中東國家就通過能源獲得源源不斷的資金,從而實現了地區的繁榮。中國通過為世界製造商品獲得資金,發展自身。美國是最特殊的一個國家,它向其他國家提供資金來幫助別人發展,而自己也可以得到源源不斷的商品來維持自己社會的運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