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調皮從椅子上摔下來,家長為哄孩子,在孩子面前把椅子摔爛了,您認為可取嗎?

小麥媽媽


這種做法是非常錯誤的,非常不可取的。

教育孩子無小事,細節處處皆學問。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會遇到很多問題需要解決。不同的解決方法會帶給寶寶不同的認識。寶寶小的時候什麼都不懂,沒有是非觀,需要我們用積極的方法去引導,不要給寶寶做了錯的示範。

就以上的事情來說。寶寶從椅子上摔下來,家長就把椅子摔壞了。這一行為,其實給寶寶造成的影響有很多。

  • 首先,三歲的小朋友,正是調皮搗蛋,貓狗都嫌的時候。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更加好動和情緒化。爺爺奶奶年紀都大了,對於精力充沛的孩子來說,他們的體力已經跟不上了。小朋友在椅子上跳來跳去,本身就是一個很危險的項目。如果老人沒有足夠的精力體力去保護小朋友不受傷害,可以制止他做這一個項目。從一開始就跟小朋友說明白:“站在凳子上面很高,這個行為很危險。爺爺奶奶老了,動作沒有那麼靈敏,如果不小心從凳子上摔下來,爺爺奶奶沒有接住你,你會摔倒,會很疼。”3歲小朋友已經可以正常交流。如果這樣說不聽,可以換一個娛樂項目,轉移一下小朋友的注意力。
  • 再來說一下老人帶娃。很多父母白天要上班,會把寶寶給老人照看。但其實,老人的思想觀念已經跟不上我們的時代,而且想讓他們改變想法還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有時候老人無意間說出的話或一些不經意的行為,都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寶寶。

比如這位小朋友,從椅子上摔下來,爺爺把椅子摔壞。大部分老人都有這個行為。寶寶走路摔倒,他們會說:“打這個地面,讓我們寶寶摔倒了!”桌子碰頭了, 他們會說:“打這個桌子,讓你碰寶寶的頭!奶奶打它!”生活中,太經常聽到這種話。如果你家老人還在這樣說的話,趕緊制止他吧,這樣對寶寶的心理會造成不好的影響。

  1. 不利於孩子對自我的認識。要給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遇到這種事情,先從自身找原因。走路摔倒是寶寶自己不看路。桌子碰頭是寶寶自己沒有看到,而不是怪桌子。每遇到一件事,都要跟他講明白:“走路的時候要看路,看看腳下有沒有東西。下次一定要注意哦!”
  2. 做錯事找理由,只會一味的推卸責任,這是一個很差的習慣。找藉口這件事,其實和孩子的責任心有關,用藉口將自己犯的錯誤合理化,推卸責任,從而心安理得。要讓寶寶有責任心,就要把屬於他的責任還給他!

3.暴力行為。爺爺拿菜刀把椅子劈碎,讓寶寶學著暴力解決問題。這不是小題大做,孩子眼中無小事,生活處處的細節皆可模仿。

以上是我對這件事的看法,以及寶寶遇到這種事我們該如何處理。我們應該體諒老人帶娃的不易,但有些對寶寶有不良影響的行為也要及時說出來。希望每個寶寶都有一個快樂的童年!


小太陽辰辰媽


這種方法非常不可取,會導致孩子長大後推卸責任。

第一,父母當著孩子面把椅子摔壞,讓孩子心裡認為我摔下來不是我自己不小心造成的,而是椅子責任。讓孩子分不清是非,分不清對錯,沒有清晰的思維。

第二,孩子的責任心是從小培養的。孩子從椅子上摔下來,本來就是自己不小心,父母這樣做,讓孩子從小就有推卸責任,不敢擔當,認為一切的事情都不是我的原因,而是由別人給我帶來的影響。孩子長大後就會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卸給別人。

第三,孩子不小心摔倒是非常正常的事,父母只要檢查孩子是安全的,沒有多大危險,只是小傷,我們就應該讓孩子自己爬起來,不管孩子有多小,都要給他講道理,讓他知道,自己摔下來是因為自己不小心造成的,並且還給別人帶來麻煩,應當讓孩子給椅子道歉,讓孩子成長為有責任感的人,就是在這些細小的事情上慢慢培養起來的。


一樹梅家長教練


不可取,給孩子造成一種只要我被欺負了,無論那人那物是否錯誤,只要我不高興,它就應該被欺負的錯誤認識。應當先安撫孩子情緒,然後再給孩子講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