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浪潮下,再談“智慧公路養護”

新基建浪潮下,再談“智慧公路養護”

經濟的發展對於交通運輸和公路運營質量要求越來越高,交通量的增長,養護人員增長,設施使用頻率的增加,高速發展的公路的設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壞,及時發現並有效修復這些病害和提高公路養護系統效率是我們公路養護部門的主要職責和任務。


隨著智慧交通“雲、大、物、移、智”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突破和發展,公路養護方面也逐漸邁入“智慧養護”的行列,已不再是空中樓閣,但“智慧養護”到底是什麼?

新基建浪潮下,再談“智慧公路養護”

1

智慧公路養護的定義

“智慧養護”是構建在公路全壽命週期理論基礎上,充分藉助IT技術,結合“精細管理、精準服務”理念,集成人員、業務、技術、裝備、數據、模型等,實現對公路養護全過程、全要素的科學化、智能化、主動式、預防性管理,是公路養護髮展歷史上的一次顛覆性革命。


2

智慧公路養護包含哪些內容

智慧養護包括:數字化接養;無人化巡查;大數據決策;仿真化設計;模塊化智造;自動化作業;全景化感知;全方位應急;精準化服務等多個層次構成。


在公路巡查管理、養護成本管理、養護質量管理等多方面,公路養護管理部門多與企業合作搭建“互聯網+公路養護”平臺或系統,以GPS、車載視頻傳輸、車載傳感器等技術,結合雲平臺,實現道路養護的公眾參與、資源優化配置、過程監督等制度,推進我國公路養護精細化和智能化。


3

智慧公路養護的技術載體有哪些


智慧公路養護管理系統


智慧公路養護管理系統充分利用物聯網、雲計算、衛星遙感、地理信息、MEMS傳感器等新一代技術,結合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際領先的人工智能交通氣象預報算法和自主研發的氣象、橋樑位移動態監測等物聯網採集系統,綜合運用交通科學、系統方法、人工智能、知識挖掘等理論與工具,以全面感知、深度融合、主動服務、科學決策為目標,進行數據的採集、分析、整理、存儲、整合、應用等,使交通系統在道路、城市甚至更大的時空範圍具備感知、互聯、分析、預測、控制等能力,以充分保障交通安全、發揮交通基礎設施效能、提升交通系統運行效率和管理水平,為通暢的公眾出行和可持續的經濟發展服務。以實現交通行業資源配置優化能力、公共決策能力、行業管理能力、公眾服務能力的提升,推動交通行業更安全、更高效、更便捷、更經濟、更環保、更舒適的運行和發展。


一、智慧公路養護管理系統功能

1、基礎信息

公路基礎信息管理主要實現對路線、路段、橋樑、涵洞、橋樑、涵洞、隧道、沿線設施、防護設施7大管控基礎信息的在線信息管理,以養護站為基本單位,建立一路一檔。


2、巡查管理

預防為主、防治結合、任務下達、巡查管理。信息管理、日常養護工作管理、養護工程信息管理和養護巡查人員的任務派遣、監控管理,定製巡查計劃並將養護人員日常巡查狀況進行記錄。巡查管理實現對公路基礎設施的巡查作業信息化、採用工作流引擎驅動養護作業,包括平臺對巡查人員的任務派遣和移動端日常養護巡查病害上報,實現從巡查任務網上編制下發到任務執行發現病害上報、養護工程預算單編制到審核工單下發、養護完成、工單結束的常規處理流程,實現從道理病害發現到病害養護完成的閉環信息化管理


3、工程管理

生產養護記錄,統一管理、分級負責。對道路、橋樑病害信息進行處置,巡查人員發現病害上報系統後逐層審核並將審核處置意見下達基層養護站進行相應的生產養護工作,記錄每日生產養護的的具體情況和人員考勤、機械使用、材料使用情況實時關聯。選擇管養單位和路線用工情況,雜工情況,生產日期,修復的是哪天巡查的病害,修復的路段,起始樁號,終點樁號,使用機械情況,使用材料的情況等,做到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聯動性。


4、GIS地圖

地理信息系統、統一公路數據庫。GIS地圖分為平面地圖、地形圖和衛星地圖,通過地圖數據把人員監管、路況信息、橋樑信息、隧道信息等都統一到一張地圖上,實現部門協同,信息共享打造公路智能養護一張圖。


5、數據評定

專業評定、科學興交、科學養路。系統嚴格按照公路技術狀況評定標準和公路橋樑技術狀況評定標準嚴格執行一季度評定一次,評定方式可以以智能終端採集並上傳病害數據進行實時評定,季度末可以自行展示,打印;還可以在季度末用人工錄入的方式進行人為評定,評定結果可在GIS地圖上進行檢索查看。


6、機械材料

道班機械、人員臺賬管理,透明公開。對機械設備的裝備購置、經營生產、使用維修、更新改造、處理報廢等全過程管理,包括對機械使用記錄,維修保養狀況、油耗情況等進行全面的監督管理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實現對設備的精細化管理。對材料根據施工單詳細記錄每項材料的出庫,拒絕浪費。同時保證生產的計劃性、平穩性。


7、人員管理

建立員工檔案記錄了本單位所有員工的基礎信息。員工考勤主要是記錄本單位每位員工每天的出勤情況。通過GIS、GPS定位等技術,自動考核人員,實現由“人管人”、“走動式”、“行政性”管理向機制化、制度化、辦法管人的轉變。規定管理區域,設置管理範圍,杜絕工作人員缺崗失位、工作散漫等現象。


8、智慧公路養護管理移動端(APP和微信)

智慧公路養護管理移動端是巡查人員外出巡查採集數據所使用的移動終端APP,是為了配合智慧公路養護系統的使用而開發的,方便各個養護部門上路檢查,實現真正的無紙化辦公。實現道路檢查數據同網絡數據庫數據的同步更新,當路檢人員檢查到相應路段時,可進行實時的數據錄入,系統將自動生成公路技術狀況等級。對路況信息進行統一管理,保證信息在各部門之間傳遞的快速性和數據傳遞的高度準確性。


二、智慧公路養護管理系統優點

智慧公路養護管理系統將通過平臺,智慧公路管理系統內部分佈在各地的養護部、各管理局(處)養護科等部門,實現對養護過程的信息化管理,做到養護信息的信息共享、資源共享,同時利用它來指導養護人員的工作,指導他們採取正確的技術措施,提高養護工作質量,以延長公路的使用年限。


1、公路養護管理系統的功能,能滿足個性化服務的需要,功能強大、操作方便、柔性擴展的需要,適應蓬勃發展的需要。


2、通過公路養護系統平臺,能對路況信息進行統一管理,保證信息在各部門之間傳遞的快速性和數據傳遞的高度準確性。


3、公路養護系統平臺具有系統運行的穩定性,信息使用的安全性,信息傳輸的可靠性和較高的信息吞吐量。


三、智慧公路養護管理系統前景

智慧公路養護管理系統通過大數據處理實現對道路養護車輛、財務、人員、及作業流程等,實現公路養管工作數字化、標準化、智能化、效率化。將公路養護的各類實時狀況、維修事故、災害等情況通過3G/4G視頻圖片展現出來智慧公路養護系統平臺能進行各類查詢和檢索並以圖、文、表的形式清晰直觀展示,為決策者提供強有力的數據分析及決策依據實現養護管理精細化、數字化、網格化;從而提高公路管理效率對路況信息進行統一管理,保證信息在各部門之間傳遞的快速性和數據傳遞的實時性準確性。


隨著高速公路的不斷髮展,社會對高速公路的要求隨之增高,要求高速公路提供快速、安全、高效的道路運輸條件,如繼續採取傳統的修補坑槽、裂縫等的方法,耗時長、效果差,影響道路安全暢通,其發展趨勢必然是養護施工設備的一體化。


新基建浪潮下,再談“智慧公路養護”

4

實現智慧公路養護,技術手段還有哪些

一、技術設施數字化

應用三維可測實景技術、高精度地圖等,實現公路設施數字化採集、管理與應用,構建公路設施資產動態管理系統;


二、路運一體化車路協同

利用5G或者拓展應用5.8GHz專用短程通信技術,提供極低延時寬帶無線通信,探索路側智能基站系統應用;


三、北斗高精度定位綜合應用

重點建設北斗高精度基礎設施,實現北斗信號在示範路段(含隧道)的全覆蓋,在災害頻發路段實施長期可靠的監測與預警;


四、基於大數據的路網綜合管理

構建基於大數據的高速公路運營與服務智能化管理決策平臺,應用在區域路網綜合信息採集、運營調度、收費、資產運維養護、公眾信息服務、應急指揮;


五、“互聯網+”路網綜合服務

利用“互聯網+”技術,探索基於車輛特徵識別的不停車移動支付技術。開展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服務區停車位和充電設施引導、預約等增值服務。探索開展高速公路動態充電示範,實現新能源汽車動/靜態充電。開展低溫條件下精準氣象感知及預測,以及車路協同安全輔助服務等。


新基建浪潮下,再談“智慧公路養護”

夢想與現實

智慧公路養護,已在這些地區紮根

新基建浪潮下,再談“智慧公路養護”


江蘇


依託養護智慧化平臺,全方位織就國省幹線公路“養護網”

2019年以來,連雲港市公路部門在國省幹線公路養護過程中,堅持養護大中修與小修保養相結合,加強日常養護,做好橋樑等重點路段養護工作,依託養護智慧化平臺,全方位織就國省幹線公路“養護網”。

“修”在頑疾,大中修治愈路面嚴重病害。

“養”在日常,加強小修保養與日常養護。

“管”在關鍵,加強橋樑等重點部位管養工作。

“智”在管養,積極打造養護智慧化平臺。市公路部門以大數據智慧分析平臺為依託,進一步加強養護工作科學決策能力。充分運用第三方技術服務單位,在2018年養護智慧化平臺已經實現的小修保養日常養護考核、養護人員在崗考核、大中修專項工程項目現場視頻監控等功能的基礎上,採集道路技術狀況指標、道路技術等級、路面結構、道路通行荷載等信息,構建完善的道路信息大數據庫系統,創建智慧化數據分析系統,結合歷年養護維修工作,對路面技術指標變化、病害發育程度進行預判,結合路況數據採集進行校正,增加路況監測、技術狀況評估、應急方案編制等,變被動養護為主動養護,科學制定養護方案,提高養護智慧化、科學化水平。

甘肅


開展公路養護管理智能巡檢測試及應用示範

前不久,甘肅省公路交通建設集團與愛馳汽車有限公司簽訂“共建智慧高速公路”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約定,在兩當至徽縣高速公路共同建設自動駕駛測試示範區,開展自動駕駛車路協同測試及示範運營、自動駕駛及智慧交通商業化模式試驗,開展公路養護管理智能巡檢測試及應用示範等,此舉標誌著該省“智慧高速公路”示範區建設拉開序幕。

據瞭解,“智慧高速公路”作為多功能集成的道路基礎設施系統,可以實現高速公路和汽車之間的智能協同與配合,達到優化利用系統資源、提高道路交通安全、緩解交通擁堵的目標,是交通建設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傳統企業加快產業培育、促進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有效路徑。

福建


“智慧路長”APP,助農村公路養護開啟“智慧養護”模式

為推進農村公路管理智能化、信息化、數據化,根據《福建省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創新農村公路管理體制機制的意見》要求,前不久,福建省武平縣推行“智慧路長”APP手機應用端,此軟件是集公路養護、應急處置、路政管理、災毀理賠等為一體的“智慧路長“APP手機應用端和電腦終端平臺。

該系統通過鄉村道專管員日常巡查將數據統一收集,通過手機拍照或輸入巡查日誌,將巡查發現的問題及時上傳。在APP系統的另一端,通過數據共享,各級路長們登錄該軟件,即可第一時間掌握、瞭解、處理各自區域的公路養護情況。路長制管理APP軟件的上線運營,不僅將更加有效地落實各級路長級管理及主體責任,推進農村公路管理規範化、標準化、便捷化,還將實現“四好農村路”網格化管理,大幅提高路長制工作的管理效率和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