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完全解封后,最想去過過癮的美食是哪些?

伊鄉一梓


我是武漢的人,吃了十幾年的熱乾麵等等美食,真的是太多了,疫情解封后,我要想把所有的美食再吃一遍,至少要半年時間,一點不誇張

怎麼樣才能讓你知道武漢到底有多好吃?

早有熱乾麵、豆皮、油香、糊湯粉、牛肉麵、燒麥、糯米雞……100種30天不重樣;

宵夜有小龍蝦、毛豆、涼麵、燒烤、炸炸、牛雜、串串、滷菜……吃不撐不回家;

美食街有老字號蘭陵路、石牌嶺、民意四路、長堤街、車站路、天聲街、六渡橋、北湖夜市……

還有各大商圈商場,各大高校食堂,

各個犄角旮旯裡都藏著讓人慾罷不能的美食~

總之,武漢的好吃的實在太多了,

這份《最全武漢吃喝美食攻略》請收好!本次揭曉武漢必吃· 特色小吃——上篇。

打 卡 目 錄:

1.武漢必吃· 10種特色小吃:值得一嘗的本地小吃

2.邊吃邊逛·10條美食街:本地吃貨吃出來的美食集中地

3.武漢必吃·N家刁角美食:犄角旮旯都挖出來了

4.武漢必逛·高校食堂:物美價廉的代表

5.甜蜜攻略·奶茶&甜品:長胖10斤交出來的甜蜜清單

6.水果控·3大水果批發市場:真正的水果愛好者

7.精神食糧·10家書店:你一定也想充充電

特色小吃篇

(1.熱乾麵)

來武漢不吃上一碗熱乾麵怎麼能算來過?這10家不會讓你失望。先來說下如何鑑別一碗熱乾麵。

那個時候熱乾麵還是用“一兩、二兩、三兩”來計算。屋裡老頭帶著小伢基本就是三兩熱乾麵和一兩熱乾麵的幹活。一張小票一個搪瓷碗就是對熱乾麵的所有記憶。雖然搪瓷碗的時代已經過去,但搪瓷碗的情結永垂不朽。也許只有那種黃黃的搪瓷碗,才能讓嚴格的武漢人說一句:“一額!這熱乾麵看起來還闊以咧!”

一順碼開的調料盆子 “一定要是瓷的或者不鏽鋼的”

調料臺一定要夠霸氣。桌子要長,調料要多。因為這就是熱乾麵師傅的表演舞臺。

一隻經驗老道的右手

熱乾麵吃的順不順利,手很重要。只有ben遍武漢三鎮熱乾麵的手才能算是是“撩面聖手”。首先從叫法上來說,拌熱乾麵的“拌”要念“笨”的讀音,才是正宗地道。

筷子只要一dong進去,就要馬上晃動、翻滾、從最底下往上迅速攪拌,才能讓這碗熱乾麵“面得其所”。所以可以說每個武漢人的手都是從小練過,身經百戰。

一件經髒的衣服

柴可夫rua乾麵溼機說過一種熱乾麵定律。

“只要你在ben熱乾麵的時候突然意識到自己穿了白襯衣,那麼芝麻醬一定會濺上去。”

所以要好生吃碗熱乾麵,一定記得穿件拉呱點的外套。當然,如果你擁有路飛的橡皮手也完全ojbk。

01.羅氏熱幹牛肉麵

地址:漢陽玫瑰街279號

吃貨tips:生燙牛肉、蒜泥

這條街蠻有意思,隨便晃一眼就是5家生燙的店子。羅氏的牌子並不是最顯眼的那個,但是長龍一眼的隊伍就是他們的標誌。不過因為老闆手腳麻利,隊伍只是嚇人的紙老虎。

羅氏讓我收進私藏清單有兩個點:

① 少有的生燙牛肉熱乾麵,對於我這種嚼不爛滷牛肉的人類來說就是神一樣的存在。

② 調料臺子高頭有甜口的蒜泥。

他們屋裡的生燙嫩的一嗶。滑溜溜亂嫩嫩,夾起來肉汁亂彈。蒜泥的甜香帶動了牛肉的鮮。12塊錢一碗,比很多其他的店子都便宜的多,但肉給的紮實,吃半碗都能精神一早上。

如果是牛肉熱乾麵,老闆會幫你把面直接拌好再加上生燙牛肉,這點好評的。

羅氏旁邊的“周邊”也很多。最推薦的是油條攤子和酥角攤子。油條脆酥酥,適合泡生燙牛肉粉的湯頭。酥角軟糯,適合搭著加了蒜泥的熱乾麵。

02.高氏一品香熱乾麵

地址:復興路15號(近房管所)

吃貨tips:紅油夠辣、冰清酒一絕

水陸街往復興路方向的高氏一品香也算是混跡熱幹界幾十年的老前輩了。她屋裡是那種,即使你過了早經過這裡,也會回頭看一眼牌子,記到下次要來吃的熱乾麵。因為她看起來實在是太“武漢”了。

如你所見,長長的佐料臺、小票、消毒碗、手腳麻利的下面師傅。每一個都是支撐熱乾麵的重要部分。

紅油熱乾麵的精髓就在於那一勺紅油,厚、香、辣。高氏的香味算不上很出眾,但辣字還是可圈可點。比熱乾麵還出名的是冰清酒。蛋酒喝熱的,清酒要喝冰的。冷一點或者常溫都不算數。

汗zaza的悶天,克搞碗辣紅了嘴的熱乾麵,再灌上一口冰甜的清酒。

光是聽哈子,就覺得虛浮。

03.老田記麵館

地址:吉慶街65號附近(近南京路)

吃貨tips:搪瓷碗、麵條順滑、蔥香炸面窩

正兒八經上過舌尖的麵館。不過照我說還是以前老店子有感覺,現在的店子總讓人覺得有點太“豪華”了。你懂得,武漢人就喜歡叼角的東西。

先買票再排隊先買票再排隊!不要勺頭二腦的直接去排隊。田記雖然上過“舌尖”,但熱乾麵還是4塊錢一碗,算是很良心了。

他家與外面熱乾麵最大的不同就在於,沒有滷水、沒有花俏的佐料,就只有簡簡單單的老五樣:醬油、香蔥、芝麻醬、榨菜、鹽。佐料臺上調料簡單的不得了,看起來口味特別淡。雖然沒有滷水。但在你拌開的那一刻會感覺到“豁然開朗”。鹼面非常順滑,芝麻醬雖然看起來少卻可以均勻包裹住每一根麵條,佩服了。

記住一定要配上剛炸的面窩,黃豆是現磨的,用料看得見。而且捨得給面窩加蔥,蔥香是面窩的靈魂,炸的枯卻有軟軟的內容。丟到麵碗裡去,無意間蘸上的芝麻醬讓面窩更出彩。

04.三鎮民生甜食館

地址:勝利街86號(近合作路)(中百超市旁邊)

吃貨tips:老牌、加了炸醬、隨麼司都能吃到

時間充裕的話民生甜食館是在漢口吃麵的首選。它就像一個很老很老的忘年交朋友,口味有保障,不管什麼時候想起來了,一直在那兒。

不是方便碗也不是消毒碗更不是搪瓷碗。民生甜食館的碗是原諒色的塑料碗,沒有廣告沒有slogan,只有簡單的一個店名,特別有辨識度。在店裡晃一圈,重油燒麥、油餅、豆皮、藕湯。老武漢的調調都被收了進來。

鐘意甜食館的熱乾麵是因為每次師傅都會加上一小勺炸醬。可別小瞧這炸醬,讓光禿禿的一碗素面瞬間就有了肉香!而且更值得開心的是,可以自己加大頭菜丁。記住我的話,有大頭菜的熱乾麵店差不到哪裡去,記住就對了。

05.趙師傅紅油熱乾麵

地址:糧道街139號

吃貨tips:辣椒給力、油餅包燒麥

趙師傅的名氣已經不僅僅限於武漢了,很多外地來武漢旅遊的好吃佬都會選擇來這裡“朝聖”。如果你在浩瀚長隊裡面看到有歪果仁也別驚訝,太正常了。

真正讓趙師傅名聲大噪的不是熱乾麵而是“油餅包燒麥”。這個神奇的重口料理不管是在微博、朋友圈還是ins、b站各大網絡平臺,只要一出現就被刷屏。可以說是得此一見此生無憾了。

但請別忽略了他家的熱乾麵。跟高氏一樣,主打的口味都是紅油,所以辣椒絕對是亮點。如果你強調多給點辣椒,下面的師傅也只會給“點把點”然後告訴你“我們辣椒蠻辣”。如果你不服氣,覺得瞧不起人啊然後自行多給兩勺,我只能告訴你

自己給的辣椒,哭著也要吃完。

自從成為網紅後,趙師傅家排隊的隊伍是越來越長,每次路過都很心痛。感覺自己從小吃到大的平民美食一下飛上枝頭變鳳凰......

小tips: 排隊的都是買油餅包燒麥的,要吃熱乾麵的話很快,是不同的窗口。分量很足,酌情購買。

(2.豆皮)

有人說,武漢的豆皮現在遠不如熱乾麵的平均水準高。也許吧,但是煤火大灶,龐然巨鍋,豆皮的製造過程更具觀賞性,從6點到10點,在大鍋面前排起隊,看著做豆皮師傅熟練的手法,上下翻飛的鍋,跳動的火焰,聞著蛋皮的香氣,真是一種享受。

下面的這些豆皮裡,是否有曾經一招便擊中你胃的那份?

01.樓林美豆皮店

樓林美鄰近江漢路,這片地段的消費群體多數是年輕人。但走近樓林美,卻發現裡面常常坐滿了中老年人,守著一盤豆皮、一碗蛋酒,呼哧嘩啦吃得熱火朝天。

老闆夫婦從20年前的花樓街豆皮小攤,做成了今天小有規模的早餐店,住在花樓街的老街坊都知道,當時是叫馬記牛肉豆皮。豆皮一直是牛肉味的,糯米飽滿餡料足,價格卻只要5元。

地址:洞庭街11號

02.老武鍋豆皮

武鍋拆遷過後,這家豆皮便搬到了現在地方,十幾年的老街坊們吃慣了這碗豆皮,從武鍋一路追隨到靜安路。

每一鍋豆皮老闆都堅持自己動手,不會因為名氣做大了就假手他人。老闆製作豆皮的過程熟稔於心,動作麻利,在鏡頭的捕捉下都成了無影手。

6元一小份有4塊,9元一大份。這裡豆皮的特點是皮子枯脆勁道,能吃到雞蛋的味道,鹹鮮的滷水浸過後,軟化的口感又變得奇妙起來。

地址:靜安路鐵路局對面

03.味美香豆皮

味美香是廣埠屯這帶很有名的豆皮,經常有美食節目報道,上過電視。老闆已經習以為常,手藝是祖傳的,現在到了他這裡。

豆皮的配料非常豐富,肉丁、筍丁、香菇、腐竹……澆上滷汁很有味。吃豆皮一定要搭配他們家的桂花米酒,特別的濃的湯黏稠著各種配料,標配的湯圓換成了手撕年糕,很特別。

地址:廣八路輕音社附近

04.鄧氏豆皮

這家豆皮開了很多年了,要說在整個武漢的名氣雖然談不上,但是在水果湖一帶的名氣還是可以的。

5元一份的豆皮很是花了些成本。肉丁很是捨得放,焦黃的皮子看著就養眼,糯米也入味,鹹香適口。

地址:水果湖惠明路3附9

05.週記熱乾麵豆皮大王

周老闆的週記熱乾麵豆皮大王,早前開在漢陽鸚鵡洲,那時名為鸚鵡矮子熱乾麵豆皮大王。十幾年前,隨著鸚鵡洲拆遷,周老闆遷居於此,店就開在桃花島的桃花街上,沿著麒麟路走到頭,左拐便是。

周家三代人都是靠做豆皮營生,算上週老闆自己開店那30多年,週記豆皮已經開了100年。連攤豆皮的工具都是蚌殼,這是最傳統的攤豆皮工具,如今這個已經跟了老闆十幾年。

老闆用料捨得,一鍋只做4份豆皮,打4個蛋。相當於一份豆皮一個蛋。臊子用的是一整個小花菇,吃到嘴裡味道更鮮。但週記最有特色的是肉絲豆皮、牛肉豆皮、腰花豆皮,全武漢獨此一家。這三樣豆皮都不是加在臊子裡的滷成品,是直接在鍋裡撒下新鮮嫩肉絲現炒,起鍋前再加上剁椒。這絕對是一份武漢風味的豪華早餐。

地址:麒麟路與桃花街交叉口

(3.牛肉麵)

牛肉麵在武漢的過早裡也佔有一席之位,不僅如此,午飯、晚餐、宵夜以及brunch,都可以通過“搞碗牛肉麵”來解決。尤其是夏天,面是辣的,天是熱的,吃一口面,冒一額頭汗,過癮!這10家牛肉麵可以任意拔草。

01.駿駿牛肉粉丨每天排隊的老字號

駿駿牛肉粉位於漢口的老漢口——礄口,有著老字號的一切特質:排隊久、不理人、環境無。煮麵的師傅帶著耳機面無表情,但是店內寫著“孕婦不用排隊”,到你的時候會問一句:要不要辣。這就是老武漢, 既粗獷又溫情。

一碗紅油寬粉放在面前,與別家不同的是他家的牛肉都在底下,所以第一眼看不到肉不要慌。紅油很厚,份量挺足,賣相作為一碗牛肉粉來說,無功無過。

牛肉:份量可以,一挖可以挖到很多牛肉,牛肉是滷過的,比較入味。

湯底:湯是用牛骨頭湯熬成的,與一般的醬油水還是區別挺明顯,喝起來並不是很辣,味道比較濃郁。

粉:駿駿家只有粉,且只有這一種寬粉,味道相比以前,稍微欠缺點嚼勁。

加分項:面窩。駿駿家的面窩,絕對是加分的,最大特色就是薄,不是偷工減料,這種超級枯的面窩很多老武漢人都喜歡吃,又薄又脆。

總的來說,這家老字號牛肉粉水平穩定,味道中等偏上,能感受到老武漢過早的人氣。

地址:礄口路中山醫院旁邊的正公交站出處

牛肉寬粉:14元;面窩:1元

02.花子牛肉粉丨刁角里面的人情味

花子牛肉粉,位置非常難找,無牌子無環境無店面,就在一個老小區的棚子下,吃飯的都是這附近的街坊鄰居,幾張桌子坐滿了食客,能聽到此起彼伏的嗦粉聲。

老闆比較和善,點的牛肉粉,主動又給加了香菇等配料,一碗端上來,紅油鮮亮。

牛肉:份量給的很足,三合一里有牛肉牛肚、香菇和瘦肉,都很入味,牛肉滷得軟爛,喜歡有嚼勁的就不推薦了。

湯底:味道很辣,微辣也很夠味,湯和辣椒油都很清亮,比較濃郁,看著就很有食慾。

粉:點的細粉,不知道是不是煮的久了,粉很容易斷,略失望。

加分項:老闆自制的泡菜,很開胃。

總體而言,花子牛肉粉是比較實在的一碗粉,有濃濃的人情味,適合周圍的街坊過早。

地址:江岸區西馬街辦事處聯合村146號1-1

牛肉細粉:12元

03.精粉世家丨一碗傳奇的拌麵

這大概是武漢牛肉粉面裡最火的網紅店了。先前著名的面窩攤前打架事件,一度把這家精粉世家推上了熱搜。24小時營業的牛肉麵,無論什麼時候去,店裡都不空,無數吃貨被征服。

到精粉世家,必點的就是拌麵了,一碗端上來,拌開的一瞬間,香氣撲鼻……

牛肉:大塊牛肉鋪在面上,十分誘人,味道嫩而不柴,很入味!

面: 不粘不膩,根根分明,爽滑又有勁道, 入口不覺得辣,到最後越來越辣,越吃越好吃,很過癮!

加分項:門口的面窩應該是人手一隻的,中間那部分很酥脆,外層肉坨,吃起來又香又脆。

客觀而言,精粉世家的拌麵還是對得起他的名氣的,而且吃麵的能看到很多美女!最後提醒,拌麵比較有特色,湯麵水平一般,所以去了就吃拌麵就好啦!

地址:漢口馬場角橫路富豪花園西區商鋪

麻辣牛肉拌麵:14元;面窩:1.5元

04.金焱牛肉粉大王丨漢口人人皆知的老字號

在名吃扎堆的雪松路上,金焱牛肉粉已經開了二十多年,環境和服務就是老字號那種不拘小節,也是隻能現金支付,小傲嬌。

這主營的就是牛肉粉,先買單,然後憑單子到門口找阿姨取餐,餐具用的都是一次性的,站在門口吃或者邊吃邊走,武漢飲食特色。

牛肉:牛肉厚厚的一塊,燉的很軟爛,很有嚼勁,而且也不老,看著就很紮實。

面:面是熱乾麵的圓面,吃起來有點鹹,口感相比粉差了些。

湯:湯上面有一層紅油,顏色很重,因為期待太高,吃到嘴裡反而覺得味道平平。

總而言之,作為一家老字號,是及格的,但總是覺得少了點讓人驚豔的東西,價格也相對其他麵館是高的。

地址:漢口萬松園小區雪松路30號

牛肉麵:15元

05.鹿鳴春丨青山最有名的牛肉麵

這是青山最有名的一家牛肉麵館了,大紅色的招牌很惹眼。話說從漢口到武昌,真有種跨市的感覺。到了鹿鳴春,滿屋子的青山普通話 ,很奇妙的感覺。

買票,取油餅取面,整個兒速度很快,蔥花和香菜、辣椒任加。臨近中午,一個早午餐的時間段,寬敞的店裡還是坐滿大半。鹿鳴春的老字號派頭也是十足,首先氛圍就到位了。

牛肉:大片牛肉,看上去很誘人,滷得很爛;

面:麵條是熱乾麵,較細,所以很入味,口感不錯。

湯:紅豔豔的湯看上去很辣,但實際上不算很辣,辣味之後有一股回甜,牛肉味還算濃郁。

加分項:油餅。鹿鳴春的油餅是此行的最大收穫之一,形狀自由,炸的枯脆,吃在嘴裡酥酥的,泡在牛肉麵湯裡吃更是美味。

鹿鳴春也開了分店,我們選擇的都是老店,客觀來說牛肉不錯,整體偏甜,但跟鄭記的醬油味不同,這種甜香能提鮮,吃起來味道更加有層次感。小夥伴說以前的味道更好,如果去武昌,還是推薦去品嚐一下。

地址:青山才茂街 定位楊園學校或楊園派出所

牛肉麵:12元;油餅:1元

(4.湯包)

關於湯包的起源,有一種說法是起源於河南,另一種說法是起源於江浙地區。但是吃貨君最愛武漢的湯包!那麼,在武漢的大街小巷那些滿負盛名的湯包店中,到底哪家好七呢~一起來看看~

01.華美湯包店

地址:光谷步行街4樓火星美食城(矮子餡餅附近)

上圖是最開始的店面位置,在西班牙風情街北側,現在開到了光谷世界城火星街美食城裡。

每次吃這家湯包簡直激動得要哭出來,覺得怎麼會有湯包這麼好吃的東西,都忍著燙塞一整個進嘴裡。

白色是鮮肉,綠色是香菜,黃色是玉米,紫色是香菇,橘色是番茄

他家的七彩湯包我一直不敢吃,就只吃鮮肉的,因為我總懷疑他家加了色素。直到後來我有一次我親眼看到他們把玉米粉和青菜末混進麵粉,做出黃色和綠色的麵皮的時候,我才敢吃這個帶顏色的湯包。

最後發現所有顏色的湯包裡,最好吃的是玉米味。

我最不得不佩服的就是他家的皮之薄和湯之多了,我很少見哪家湯包做得像水袋那樣飽和,而且不會破掉。這也就是為什麼每次我吃這家的時候,都會忍不住一口把湯包整個放進嘴裡爆開的原因。

02.成記湯包店

地址:江岸區匯通路二德里(崇善路附近)

成記店內的服務員阿姨直接當眾做湯包。

成記店內乾淨整潔,吧檯和壁畫都有著舊時代的縮影。

怎麼說呢?總覺得武昌和漢口的區別在於,漢口的店面通常年代很久,動不動就是開了二三十年的老店,但是店裡的陳設卻不像武昌那樣開了幾年就髒得不成樣子。

只可惜這家湯包並沒有我想象中的好吃,過來吃過幾次,覺得皮有些厚。最重要的是他家的湯包感覺有點鹹,以至於我每次都要喝好幾瓶可樂來解渴。不知道是不是我個人口味的問題,總而言之就湯包本身而言覺得一般。

03.曾記水貨湯包店

地址:礄口區長堤街188號

後來又更多人給我推薦湯包店,試過都覺得一般,包括久負盛名的四季美之類。所以,你們應該懂我發現這家湯包店的欣喜之情了。我差不多是從這家店開始,徹底愛上了漢口的湯包店。這家水貨湯包簡直把最古樸的美味發揮到了極致。

他的皮很薄和汁水豐富自然是不用說,我常常吃湯包最先看的是湯包的皮薄水多。但是這家厲害在於,他的湯汁很鮮嫩。怎麼說呢?你吃湯包其實一多半在喝裡面的湯,很多湯過鹹過淡都是不行的。但是這家湯包的湯汁,會讓你很想單純喝一大碗它的湯。

在這家店真是體現得淋漓盡致,他家就賣鮮肉、香菇和番茄。就目前來看,我吃到他家的番茄湯包,可能是我吃過的最好吃的一家了。既保留了番茄原有的味道,又不會顯得太酸。我看他們完全沒有任何的科學儀器去輔助製作,大概最科學的,就是那麼多年來反複製作後的雙手總結出來的經驗吧。

直到現在,每次經過長堤街的那深深淺淺的巷弄,我都會想去嘗一嘗他家的番茄湯包,配合他隔壁家賣的牛雜,簡直是太完美的事情了。

04.紅蜻蜓炸湯包

地址:礄口區解放大道397號

我也不停地在朋友的推薦下,或者自己的嘗試之下,找尋新的湯包店。後來就發現了這家有趣的湯包店,他賣的湯包居然是炸過的。

味道真的很特別,有點像生煎包的口感,但是裡面確實又有湯汁。但凡是這種有創意的東西,在最開始的吃到的時候,還是會覺得很開心。

05.易胖湯包

地址:江漢區仁德里1號

從最開始水貨湯包占據我心裡第一名那麼久,到後來發現了今楚湯包,我以為就會這樣一直下去了,畢竟今楚湯包的麻辣味那麼好吃。哪怕有幾次我在今楚的麻辣味湯包裡吃到一下像沙子一樣的渣(也不知道是不是辣椒油炸出來的炭),也還是忍不住去吃。直到後來我發現了這家湯包,我覺得我還是太年輕。

我以前總覺得皮薄水多可能沒有那麼重要,是因為我覺得湯包的皮做再薄,不也就那樣。我甚至說過,做很薄不應當是基本功麼?

可是易胖的這個面皮薄的程度,絕對不是“基本功”能做出來的,這種薄到不用迎著光就能看穿透的麵皮,是常年累月的手工師傅鍛煉出來的技術。

再說到他家的餡料,在薄皮的包裹下可以做到很難弄破,這樣就會在蒸的過程當中彷彿一個個小湯煲一樣在蒸籠裡沸騰。吃的時候趁熱放進嘴裡,所有的汁水在牙齒裡溢開,不像是吃了湯包,倒像是喝了一口湯。

哪怕會有人不同意我喜歡的湯包店,甚至你還吃過更好吃的湯包店,但這些都不重要。只要你願意跟我爭論最好吃的是哪家,我們就是單純地在喜歡食物的人。所以,重要的是我們這群人會單純喜歡某一類食物,並且真摯地做下記錄,精心比較的有追求的人們。

就好像後來我在那個xx軟件上交到的那個朋友說的一句話:“很喜歡吃並且很會吃的人,都壞不到哪裡去的。


奈良私廚


1、火鍋

最喜歡在外面吃的就是火鍋,點上我最喜歡吃的肥牛,還有各種素菜(我喜歡吃素菜),搭配我秘製芝麻醬料,在配上冰可樂,看著鍋裡沸騰的牛肉,火紅的湯汁,碗裡的一大筷子站著麻醬、辣椒、香菜、香蔥的肥牛,滿滿的吃上一口,嚼完來一口嗨上天的冰闊樂,那真是爽歪歪了。

火鍋

2、烤羊肉串

想想上次吃的爽的羊肉串是在18年世界盃的時候,一大頓大老爺們在烤羊肉串搭的路邊攤,不管啥先來30串羊肉串,一碟五香花生,一杯扎啤,看著比賽,幾個人聊著天,順手拿起一支羊肉串在那啃,啃完了來一口扎啤順下去,然後挑一個個大的花生,送入嘴裡。其實最喜歡的還是吃烤羊肉串的氛圍吧,因為我都是在看比賽的時候吃,這個時候不僅僅是美食的誘惑,還有比賽的激情,也是最不用考慮其他事情,只需要享受美食和比賽。也希望疫情早點結束,能看到比賽吧。

羊肉串

3、烤魚

烤魚經常和女朋友吃,一個鱸魚加兩個配詞能吃到撐,覺得烤魚是因為它比較口味比較符合我吧,比較喜歡特別辣、特別鹹、特別酸、特別香的,總之就是重口味。而烤魚呢,就是滿滿一口魚肉,再舀一勺濃香的湯汁送入口中,感覺特別的滿足。

4、自助餐

雖然自助餐有時候並不值,但是我認為我的飯量還是差不多能吃回來的。最主要的,自助餐有極大的自由度,當你在一般飯店糾結選這個選哪個的時候,在自助餐:我都要。而且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只要你能吃。

5、奶茶

雖然現在也能喝,但是我更想在大街上喝。。。


小小輝同學兒


爽哥前一陣做了兩期與南京美食有關的視頻,現在爽哥最想去南京,吃那些網友在視頻下方留言給爽哥的南京美食!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09f3499d0ce84f8bafd45971ffb4655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