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泰國的王儲繼位後稱作“王”,王妃稱作“王后”,而不能稱作皇帝和皇后?

陸笨


國王、皇帝這些明明都是中國人的翻譯。

  • 現在又不是封貢時代,泰國人根本不講究這兩者的區別。所以,不要問泰國人怎麼回事,要問我們為什麼不稱其為皇帝,而叫泰王?

泰國人不用漢語,望周知。

這世界上存在泰語這個東西。因此,其君主的稱呼要用泰語去理解,而不是用漢語的“皇帝”、“國王”來理解。


在泰語中,泰國的全稱是ราชอาณาจักรไทย:

  • 這是由ราชอาณาจัก(râat-chá-aa-naa-jàk)和ไทย(tai)兩個詞組成的。

前者的意思是王國、帝國,後者即泰。所以,完全可以將泰國理解為“泰帝國”,領袖為皇帝。

稱其為泰王國,其實只是中國人的習慣。這是由於歷史上的泰國,曾是中原王朝的屬國。

至於泰國君主的稱呼,已經說了是可以稱為皇帝的。

  • 在泰語中,泰國的國君被稱為มหากษัตริย์(má-hăa gà-sàt),這個詞對應於英語的king,也對應於emperor。


這裡想要說明的一點是:

怎麼稱呼泰國的君主,其實是一個翻譯的問題。而如何翻譯,不在於泰國人,在於譯者(也就是我國)。

泰國的君主,在泰國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憲法賦予君主很多實權,做的就是皇帝的事情。

總而言之,這問題應該問誰,你心裡要有數。


HuiNanHistory


不僅泰國,這個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沒稱帝,都是稱王。中國是從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才自稱皇帝的,一般的小國不敢隨便稱帝,稱帝是很危險的,中國歷史上稱王的人很多,稱帝的少就是因為稱帝是要有實力,搞不好會被大家一起打。中國周邊的小國如果稱帝就會被中國打,稱王沒事。造反的也都是稱王,不到最後成功一般不敢稱帝,稱王有談的餘地,一稱帝就沒有退路了。下臺的皇帝必死。歐洲也一樣,英國、法國都不配稱帝只能稱王,只有奧地利、俄羅斯敢稱皇帝,拿破崙稱帝被全歐洲一起打,英國高稱為大英帝國,其實也是個女王。德國打敗奧地利皇帝、法國皇帝在法國宣佈稱帝,成為英法的敵人。


海中巖haha


首先世界上只有強權國家才配有皇帝。

也就是說,世界上一共只有兩支(不是隻)皇帝。一支是希臘系的,統治歐洲亞非交界處。一支是東方系的(簡單點說就說中國的,但是還是要謙虛點),統治東亞及中西亞地區。

其他地方稱帝要麼就打敗這兩支皇帝,要麼就繼承。

所以就有歐洲必須得到皇帝冊封,才能成為正經國王(要不然人家不承認你)。亞洲各個國家都巴著中國皇帝給賞賜(棒子被賜了個李,高興半死)。

所以就有忽必烈很鬱悶的給日本下詔書:恁這一箍堆咋弄類哎?世世代代都來給皇帝上貢,咋到俺這個一個熊毛也不來啦?是不是瞧不起俺?看俺不是正經中國皇帝?俺給你說,俺也是正統嘞中國皇帝,俺這東京話說嘞地道嘞很。白他娘嘞不給俺面子,綽惱俺嘍俺派兵打恁個驢熊王八羔dei。這說明了忽必烈對自己這個皇帝的地位不受到日本尊重的惱火。

所以,其他地方只能稱王。


眼鏡鬍子叔


因為泰國的全名叫the kingdom of Thailand,所以中國翻譯為王國,所以也稱國王和王后。泰國本國人是叫皇上和皇后的。王儲還未即位之時,妻子肯定只能叫太子妃,叫後的話就跟王后平級了,這肯定不行的。清朝時,泰國是清王朝的藩屬國,所以避諱皇帝和皇后的稱呼,不能叫。現在泰國是獨立的國家沒有宗主國,國王叫皇也很正常。比如仙逝的九世皇,就被尊為“普密蓬大帝”,如果清朝還在,這絕對是僭越了,可是大清亡了,藩屬國獨立了,人家怎麼叫是人家的自由了……


泰金馬旅運韓羿


泰國還真沒有這個規矩,估計你是從網絡上看的一些人的胡謅。倒是英國有這個規矩。

“王”的含義起源是周朝,《說文解字》說王字三橫一豎的含義是“一貫天地人”,《詩經》的小雅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此時“王”的含義是“唯我獨尊”“天下之主,天下只能有一個主人,這個主人稱為“王”。

楚國人不懂這個含義,楚國對周朝很仇恨,所以楚君把自己的三個兒子都封為王,意思是自己比周王更尊貴,周王和自己兒子一個級別。從此,“唯我獨尊”的含義有了動搖。之後楚君撤銷了三個兒子的王號,天下仍然屬於唯一一個人,這個人就是周王。但熊通繼位後要求周朝提升自己的爵位,周王不允許,於是熊通自立為楚武王,從此,歷代楚國君主都稱王,天下有了兩個王,“王”這個稱呼的“唯我獨尊”“天下之主”的含義受到嚴重挑釁。但是對於中原各國來說,楚國再強也只是一個蠻夷,和秦國一樣的蠻夷,楚國國君的爵位依舊是那個低賤的子爵。所以孔子不稱楚君為“楚王”,而是稱其為“楚子”,其它國君則稱為“某公”“某侯”“某伯”。齊桓公南征時,也不敢提要求讓楚國撤銷王號,而是提了兩個不痛不癢的問題,雙方心領神會,好聚好散。這時,周王作為“王”的權威已經受到了嚴重挑戰。

戰國時期,各國不滿足於楚國曆代國君都稱王,而自己歷代國君只是侯、伯,撐死了只是公。雖說楚國那是自稱,別人不承認,可是人家叫了幾百年了,天下人現在都習慣了。自己如果不作出改變,就永遠低楚王一級。所以各國紛紛自稱為王,並互相承認。戰國七雄都是“王”,加上週王,天下出現了八個王。看似大家都升輩了,但其實這麼一來,只是名義上好聽了,實際上每個人都還是原來的權力,而並沒有得到“王”這個稱呼中“唯我獨尊”“天下之主”的含義,這時的王已經不是王了。後來秦一統天下,自創“皇帝”稱呼,這時,“唯我獨尊”“天下之主”這個含義轉移到了“皇帝”這個稱呼上。“皇帝”就是之前的“王”。

“皇帝”這個稱呼來自於“三皇五帝”,這些都是人神混居時代的君主,既是人也是神,所以“皇帝”這個稱呼也代表了神在人間的權力。

秦滅後,楚人項羽分封十八諸侯王,恢復戰國舊局,這時的“王”仍然沒有那層含義。之後楚人劉邦建立漢朝,也是分封諸侯王。總之,在楚國人手裡,“王”這個稱號被一點點玩廢了,徹底失去了原本的含義。劉邦稱“皇帝”,這時“皇帝”才是真正的“王”。

到了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國的國君各自稱帝,到了這時,“皇帝”這個稱呼也失去了“天下之主”“唯我獨尊”的含義。天下可以出現多個皇帝,就好像之前出現多個王。之後晉朝一統天下。此時,晉朝國君可以自創一個稱呼比如“真君”之類,而把“皇帝”作為一個爵位分封給下面的人,就好像漢朝皇帝把“王”作為一個爵位分封給下面的人。但是晉朝國君沒有,他還是自稱“皇帝”。於是“皇帝”這個稱號就苟延殘喘著,但是已經失去了“唯我獨尊”“天下之主”的含義。到了亂世,如十六國、南北朝、五代十國、金遼八國這些時期,天下皇帝能有幾十個,可見這時的“皇帝”與“王”“公”是一個級別。

到了清朝,“皇帝”這個稱呼還在苟延殘喘,但是所有人都知道,它早晚有一天要被新的稱呼代替,它會淪為普通的國君的稱呼,與“王”一般。

那時日本天皇雖然有個“皇”字,但在中華文化圈裡,還是“王”級。之後日本發生了“黑船事件”,清政府無力保護日本,日本被迫脫離清政府自立,於是,對西方各國來說,“天皇”作為一個獨立國家的君主,與“清國皇帝”是一樣的。此時,天皇晉升為皇帝。不久日本強大,侵略朝鮮,清政府無力保護朝鮮,於是朝鮮被迫脫離清朝獨立,朝鮮國王也就晉升為朝鮮皇帝。越南一向是對中國稱王而對內稱帝,與日本一樣。東亞也就有了四個皇帝。之後,清帝退位,清朝結束,“皇帝”一詞不再是中國最高統治者的稱呼。而外國原本的諸位國王,如泰國國王,也就與中國統治者平等建交,沒有人會因為他們稱帝而打擊他們。所以,泰國國王也就被稱為“泰皇”,泰國曆史上的國王,如鄭信,如今都稱為“大帝”。

所以,你的問題本身就有問題,現在泰國國王確實是皇帝,與天皇同級。

順便提一下西方。西方“皇帝”的概念來吸引羅馬帝國,凱撒作為國家副手,是一個“假帝”,或者說半個皇帝,有皇帝之實無皇帝之名。之後屋大維創立“皇帝”稱呼,並且自稱為“奧古斯都”,具有神權含義。羅馬帝國的皇帝是整個西方的皇帝,與秦始皇的皇帝是一樣的。“皇帝”是天下之主,唯我獨尊。

之後,羅馬帝國分裂,所以,只有繼承羅馬帝國的國王,或者得到神承認的國王,才能加冕為皇帝。繼承羅馬帝國的有東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西羅馬帝國、阿拉伯帝國、奧斯曼帝國、俄羅斯帝國、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這些國家的國君才有資格稱皇帝。法蘭克帝國的國君查理曼也得到了教皇加冕,並且某種意義上算是繼承了羅馬帝國,所以有資格稱皇帝,他三個兒子建立的德國、法國、意大利的國君也有資格稱皇帝。德國還自稱繼承了羅馬帝國,所以自稱神聖羅馬帝國。俄羅斯彼得大帝娶了東羅馬帝國皇室的公主,他的後代流著東羅馬帝國皇室的血,所以俄羅斯國君自稱繼承了東羅馬帝國而稱皇帝。奧匈帝國的皇帝是哈布斯堡家族,而這個家族也是神聖羅馬帝國(德國)的皇帝,所以自稱皇帝。同樣西班牙皇室也是哈布斯堡家族,所以稱為皇帝。西班牙皇室與葡萄牙皇室也是通婚的。

即使這麼亂,如今西班牙與葡萄牙也只是國王,丹麥也是王。只有德國威廉一世、法國拿破崙一世兩位是最近加冕為皇帝的,加上沙皇,其它的通常都稱為國王。阿拉伯帝國得到伊斯蘭教授權,奧斯曼帝國也是,所以有資格稱皇帝。其中,英國君主與羅馬帝國沒有聯繫,所以沒有資格稱皇帝,只能叫國王。即使後來,也是在征服印度之後,叫“印度皇帝兼英國國王”,才有了日不落帝國。

如今,法國、土耳其、德國、俄國廢除帝制,印度獨立,所以現在的歐洲只有國王,沒有皇帝。但是西方與東方文化不同,東方稱帝還是很隨意的,任何造反的人都能自稱皇帝。所以說“皇帝”與“王”是一個級別。東方各國國王紛紛晉升自稱“皇帝”,但是仍然是“國王”級別的權力,所以與西方各國國王平等交流。

簡而言之,現在,無論是日本還是泰國還是其它什麼東方國家,都既是國王,也是皇帝。泰國國王是毫無疑問的皇帝。


觸手皇帝


因為泰國的全稱是泰王國(泰語:ราชอาณาจักรไทย,英語:The Kingdom of Thailand),而不是泰帝國。

王國的統治者只能是國王,帝國的統治者才能叫皇帝。

自稱帝國是要有一定實力的,不是隨便哪個王國就敢自稱帝國。哪怕是當年的普魯士王國縱橫中歐,也沒敢自稱帝國,直到普法戰爭打趴了宿敵法國統一了德意志諸邦國,普魯士國王才敢加冕為德意志帝國皇帝。像當年的大韓帝國、中非帝國這種自稱帝國的,世界史上就是個笑話,一般國家沒臉皮這麼幹。


三隻腳的大烏鴉


從歷史文化上來講,中西方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爵位,都是分五檔:公、候、伯、子、男。雖然西方不這麼叫,但意思差不多。同樣的,西方和東方在國家這個層面上也極為相似。起初都是隻有國這個概念,一國的君主,中國叫王,西方叫king,都是一個意思。但是當一國之王統一了周邊若干國那還叫國王就有點掉份了,所以中西方都在王之上又加了一個,皇帝。中西方叫法不一樣,但都是這個意思。

皇帝這個概念在中西方大致相當,一般都是征服了若干個周邊國家,建立統一政權的才可稱皇帝。拿歐洲舉例,歷史上建立統一政權的帝國不象中國那麼多,大致有:馬其頓帝國、羅馬帝國、東羅馬帝國、加洛林帝國、神聖羅馬帝國、法蘭西帝國。(有漏的歡迎補充)。也就是隻有這些國家才能稱帝。

另外還有沙皇俄國,其實他只是個大公國,是不配稱皇帝的,只是自我抬高而已,但稱皇帝就是這樣,不管是在中國還是西方自我抬高的情況很多,稱帝后只要沒被幹掉,最後在歷史書上都認了。比如中國三國時期,五代十國沒統一就稱帝的多得是。還有日本,和其他國家隔著海,不太好打,加上臉皮厚也抬高一檔,稱皇。後面發動二戰,侵略別的國家稱大日本帝國,想把帝國夢做實,最後失敗了。按道理當時就應該把天皇帝號去掉的,不過後來還是讓他保留了。

還有大英帝國,其實不存在大英帝國,人家自己沒有稱帝,國名不同時期分別為:大不列顛王國(1707-1801)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1801-1922)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1922以後),人家用的是kindom,不是Empire,所以英國君主叫女王,不是女皇。之所以有叫大英帝國主要是殖民地多,國家實力強有帝國風範,大家就都跟著抬樁。

再講一講,稱帝和稱王之間還有一個概念叫稱霸。就是雖然沒有佔領別國,但是別國都以你馬首是瞻,春秋五霸就是這個概念,秦末的項羽還沒跟劉邦開干時,把天下分完後大家都是王,但得突出項羽要高一點,稱作霸王。換作今天,美國應該就是當今世界霸王。

回到主題,泰國之所以不能稱帝主要是國太小了,沒有在當地建立統一政權,而且又有自知之明,所以不敢妄抬身價。


旺德福849


以前泰國國王上位需要報送天朝皇帝核准


麻糖香888


王也好,皇帝也好,只是叫法不同而已,其實都差不多,不過份去理解。


我是劍玄


皇帝代表政權和神權高度統一稱號,,中國皇帝,天之神授,,,歐洲能稱皇只有教皇,,,英皇是基於印度的稱號,,日皇,,天照大神,,以前蘇丹阿拉伯,,俄沙皇東正教,還有什么皇😎😎😎蛋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