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獵賴”!這位“大叔”是岳陽執行戰線一把“尖刀”

今年1月24日是大年三十,因春節假期以及疫情防控,往日熙攘的岳陽城區顯得安靜不少。一大早,兩名法院幹警駕車劃破街道的寧靜,匆匆趕赴某銀行,他們此行要就一起執行案件完成關鍵的銀行賬戶解凍、劃扣與再凍結程序。

銀行櫃檯前,這個嗓門不大、字句乾脆利落,透著一股子雷厲風行的漢子便是岳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執行局幹警楊光。介紹身份、說明情況、出示文書、協調辦理……程序緊湊地向前推進。類似的加班場景與辦事節奏,對已摸排滾打在執行戰線11個年頭的楊光而言,無比熟稔。

他是一把“尖刀”,利劍出鞘、千里“獵賴”,參與各類案件執行500餘件,承辦重案難案40多起。他也是一個“硬漢”,碰硬攻堅時有勇有謀,抗爭病魔時卻又云淡風輕。他其實還是一枚“大叔”,熱愛生活、關愛家庭,閒時願為妻兒旋轉在廚房,尤愛綠茵場上的灑脫馳騁。市中院黨組書記、院長彭世理如是評價楊光:“人如其名,他就像是執行戰線中一縷金色陽光。”

敢碰硬 善攻堅 他是“尖刀利刃”

千里“獵賴”!這位“大叔”是岳陽執行戰線一把“尖刀”

中級法院受理的執行案件,絕大部分是執行標的在3000萬元以上的大案。對此,楊光坦誠,責任重大,壓力也巨大。“沒有停下來的時候,每天都像打了雞血,始終處於亢奮狀態。”

辦案敢於碰硬、善於攻堅,連同那渾身一股子的爽朗和韌勁,都已然成為楊光的標籤。市中院執行局副局長付勝芳說,案子交給楊光,他很放心。楊光對交辦的案件也從不推諉,總是衝鋒在前。

2016年,岳陽一企業和廣東某企業的一樁買賣合同糾紛案,岳陽企業勝訴後申請執行。從卷宗資料與線上查控反映的情況來看,對方企業當時已經是空殼公司,資不抵債,執行難度極大。

為了徹底摸清對方企業的實際情況,週五才收到案件的楊光乘著週末趕製出法律文書,週一便趕赴廣東,去往對方企業所在地進行調查。

對方企業是當地鎮上的支柱企業,經營多年、牽涉極廣。調查過程中,楊光不但四處碰壁,還屢遭威脅。執行一度陷入困境。但他一直沒有放棄,從外圍開始突破。在看似閒談中,從當地居民處掌握企業的背景情況;週轉於當地工商、銀行、法院等部門之間,摸尋企業財產線索。

憑藉著精研法律和專研案情,楊光相繼往返廣東十幾趟,查財產、上措施、做調解。最終,他突破重重阻力,果斷凍結第三方公司資產,對該第三方企業負責人依法採取罰款、拘留、移送拒執罪等手段,窮盡執行措施,促使對方企業與岳陽企業達成和解協議。不久之後,一筆6000多萬元的執行款順利到賬了。

中院受理的涉企業執行案件標的額巨大、法律關係複雜,往往牽涉到改制、重組、破產等涉及企業生死攸關的問題,甚至還與當地的經濟秩序、社會穩定密切相關。辦案過程中,僅憑藉查封、扣押、凍結、處置資產等簡單方式很難圓滿實現最佳的法律效果及社會效果,必須通盤考慮各種因素,採取最合理的措施。

“維護法律尊嚴,最大可能保障申請執行人的權益,這是我們執行工作的目標。可是幹執行的人都曉得,除了威嚴和震懾,執行也有溫情的一面。”楊光深有感觸地說,辦案除了用足法律手段,還要綜合考量被執行人的生存發展、公序良俗、當事人意願等多重因素,融匯著善意、和諧、經濟等諸多執行理念,“只有讓申請執行人信服、被執行人心服,才能達到事半功倍之效。”

執行辦案的過程往往千迴百轉,需要上下求索、孜孜不倦。

在執行另一起買賣合同糾紛時,被執行人名下幾無可供查控的財產。楊光順藤摸瓜,發現被執行人作為專門參與高速公路修建的企業,在一批在建公路工程中仍有不少未兌現的債權,這批債權是根據工程進度來付款的。

這是一個長達4個春秋的漫長執行過程。楊光幾乎跑遍了湖北臨近湖南各縣區內所有高速公路建設指揮部,不但將5000萬元執行款全部執行到位,同時妥善地處理好申請執行人、被執行人與協助執行人公司三方的關係,促成三方繼續合作。結案後,申請執行人與被執行人企業代表均表示,“他辦案,我們心服口服!”楊光則笑稱:“也算是有幸見證了湖北高速公路的發展史吧”。

辦案中主動為當事人從長遠角度考慮問題,加上敢闖敢拼及智勇兼備,楊光辦理執行案件以來,沒有收到過一起當事人的信訪投訴。十年來,楊光磨礪成為執行戰線不折不扣的“尖兵”,共執行到位金額超過30億元。

勇擔當 不言悔 他是“拼命三郎”

千里“獵賴”!這位“大叔”是岳陽執行戰線一把“尖刀”

2015年6月的一天,雲南省曲靖轄內某縣城外一條崎嶇的盤山公路上,一輛汽車正在小心而又艱難地行駛。

這輛車從昆明出發,司機不熟悉當地路況,謹慎地行駛在勉強稱為2車道的坎坷道路上,穿梭在密林、懸崖、深谷之間。楊光與同事坐在後座,盯著沿途的路況,他的心一直懸著,不時提醒司機注意安全。

這趟曲靖之行,為的是一宗借款合同糾紛案件,被執行人在曲靖下轄的一個縣城某公司處有一筆債權需要辦理凍結和執行。楊光與同事飛抵昆明,轉又火速租車趕赴目的地。

山道上,小車突然在一個拐彎處避讓不及,與迎面衝來的車輛發生碰撞,茬出道路後幸好被一顆大樹擋住。從驚魂中反應過來的楊光帶著冷汗,檢查完自己身體無大礙後,趕緊爬出車窗,邊幫助滿臉是血的同事下車,邊呼喊著詢問前排無法動彈的司機是啥狀況。

稍稍摸清了情況,他立即向院領導報告,聯繫當地醫院。萬幸的是,楊光僅是多處軟組織挫傷,同事也僅是鼻樑被撞斷。在醫院留觀兩天後,兩人按照領導指示先返回岳陽休整。

但案件仍要繼續執行。楊光在家休息兩天後,忍著疼痛再次前往曲靖,又一次踏上了那條艱險的執行旅程。

執行工作五味雜陳,大多數人看見的、記得的,是執行舉措成功與否、執行標的到位多少,往往忽略了執行路上幹警們的汗水與付出。

為了確保執行效率,楊光從不打亂仗。每一次執行行動之前,他都認真研討案情、仔細查找線索、制定高效的執行方案。一趟出差,他會囊括進幾個案件在相鄰地方的執行行動,密集安排的工作任務精確到每個小時。

一日一地,日行百里,自然是常事。只要是辦案需要,便沒有春夏秋冬之分,沒有白天黑夜之別。他平均每年有一半時間出差在外,行程數萬公里,全國各地遍佈了他的足跡。

每個人都會把一些東西看得重如泰山,百折千回仍迎難而上;也會視一些東西如雲淡風輕,安之若素。對楊光而言,前者是工作責任,後者是病痛折磨。

2017年,41歲的楊光檢查出重病。病魔並沒有令他悲觀沮喪,他從容地配合著醫生的化療方案,安慰妻子及父母,寬慰領導和同事。

2018年,“基本解決執行難”攻堅戰在全國法院轟轟烈烈打響,執行戰線異常忙碌。187天的密集治療後,經過短暫的休息,已然瘦到脫形的楊光便又迅速回到了工作崗位。領導和同事心疼他,勸他在家多休息下。楊光深知此時執行局的工作現狀,堅毅又爽朗地說,“在家裡總是閒著也不好,回來工作還充實些。”

見擰不過他,領導只得默許,一再強調隨時可以請假休息。可在後續的化療週期中,他拔下針頭既又返崗。

那年的評先評優,領導有意推薦他,他又如同往年,主動向領導報告,“我不參與,機會留給局裡其他同事吧。”

勤於學 篤於行 他是“忠誠衛士”

千里“獵賴”!這位“大叔”是岳陽執行戰線一把“尖刀”

從審判庭室轉任到執行局已有11個年頭,如今的楊光成為了新晉執行幹警眼中的前輩。在傳幫帶時,楊光眼神如炬,總有說不完的經驗。這些經驗除了積累,更離不開楊光的好學肯鑽。

沒有金剛鑽,攬不下瓷器活。這是楊光初到執行局工作時的深切體會,審判與執行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工作方式,自己需要儘快進入角色。為了彌補業務方面的不足,他加班加點自學執行法律知識,並在日常辦案中跟隨老同事們不斷學習、摸索,很快他的業務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相比訴訟程序,執行工作並沒有一套完整的法律法規可依例而循,需要用到的法條往往是散見於各個法律法規中。同事們常說,辦結一起執行案件,翻遍一二十多本法律書籍是常態。

怎樣才能方便快捷地查找到需要的法條?這是楊光時常琢磨的問題。不久,他根據執行工作中常用的必備法條,自己彙編出執行實務司法解釋及常用規範性文件的手冊。執行局的年輕幹警鄭一夫說,“手冊方便攜帶,內容又集中了執行辦案所需,是我們的辦案寶典。”目前,手冊已更新為第二版,全市法院執行幹警早已人手一冊。

“執行辦案並沒有固定的模式,不能墨守成規,要多角度考慮問題。”這是楊光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每次局裡疑難案件碰頭會,楊光都會提前做足功課,經常能提出新的辦法和思路,這些在後期具體執行實施過程中總是能取得良好效果。

執行是打通法律公平正義的“最後一公里”。在楊光承辦的執行案件,涉及到成百上千萬元、甚至過億元的金額兌現,“辦理這樣的案件,說從來不會遇到誘惑,那是假話。”對此,他逐漸養成了一些獨特的工作習慣。

比如,只在設有監控的接待室接見當事人;不跟當事人“處朋友”;當事人質疑紀律作風的案件,主動向領導報告,接受監督。

“要搞好執行,離不開有勇有謀,更少不得一身正氣。”市中院黨組成員、執行局局長聶晴曉說,楊光無疑是表率。

曾經,在成功幫一家企業追回300多萬元執行款後,企業負責人找到楊光,私下硬要塞給他2萬塊錢以示感謝,楊光毫不猶豫地拒絕,並向領導報備了情況。楊光嚴詞厲色拒絕當事人這樣的“好意”很多回,他說自己的認知很簡單,“這是工作紀律,也是道德底線,不要給自己、家庭、單位添麻煩。”他從剛踏進法院工作開始,便給自己立下了這一規矩。

愛家庭 樂生活 他是“暖心大叔”

熱愛生活的人如同常住春天,即便感知過寒冬肅殺,仍會沿著自己的軌道,迴歸春天。

關於那場與病魔的戰鬥,向來樂觀、直爽的楊光從不願多說。事隔半年後,同事們又重新看到他在朋友圈曬出了自己在足球場上的英姿。哪怕是一個背影,熟悉他的同事瞥眼就說,“那股子昂揚向上的勁頭,就是他了。”

楊光喜愛運動,尤其喜愛足球。他是岳陽足球圈中的“知名人士”,業餘還兼著某足球俱樂部的領隊、教練。雖說是兼職,隊員們也是來自不同行業的足球愛好者,但他對自己和隊員要求嚴格,總是把每週的訓練、比賽都安排得明明白白。而酣暢馳騁後,他也喜歡與三五球友坐在某處燒烤架旁,相互碰杯,歡暢開懷一番。

在楊光看來,人生其實也很簡單,不外乎工作中負責地去辦好每一起案子,生活中放鬆地享受好每一天。很是質樸,卻寫實出他的人生態度。

“大叔、大忙人、責任感強、心思細膩……”這些都是妻子給楊光的評價。

妻子比楊光小五歲,是岳陽市第一人民醫院的一名醫生,在她眼裡,丈夫是暖心的“大叔”。“他知道我白天工作很緊張,晚上睡得早但睡眠又淺,所以他每次深夜出差回來,為了不打攪我,都會偷偷地睡沙發上。”

出差在外偶有空閒時,楊光會特意為妻子跑去當地商場買衣服,他選款式,妻子通過視頻確定喜歡的顏色。“口頭上說是禮物,實際上算是我長期在外出差,較少陪她和孩子們的一種彌補吧。”

對於這份心意,妻子嘴上不說,心裡卻滿懷感動與幸福,“其實,只要他注意身體,就比買什麼都好。”

除了足球,楊光週末總會為全家作出特意的安排。或是在廚房忙碌一番,做上幾個網上學來的新菜;或是帶著全家去外面吃個大餐;或去看場合家歡的電影。

經歷過新冠肺炎疫情這個特殊的寒冬,楊光說,疫情結束後,最希望有機會帶全家去一趟自駕遊,“再好好陪老大打一場籃球,陪二小子玩一輪樂高。”

執行路上有很多的難題和阻力,但是楊光從來沒有放慢自己的腳步。

生活中難免會有陰霾風暴,但陽光總在照射著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