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侶,志同味合比一見鍾情要緊得多!真的嗎?


文 | 何菲 編輯 | 小船上的小夥伴

一對夫妻/情侶,志同味合比一見鍾情要緊得多!真的嗎?

歡迎大家關注我們的微信公號:魔都空音


據觀察,飲食態度口味大相徑庭的男女,若無折衷或一方對另一方獻身式的皈依,同路時間不會太長。


當年愛得死去活來T小姐,婚後一年齟齬漸漸浮出水面。果然幸福都是聽說的……愛正酣時,寬容似海,不和諧都被放到追光之外。追光漸熄,日子瀰漫出將餿未餿的氣息。彼此自我意識大增:他喜清蒸,她愛紅燒;他喜白灼,她愛爆炒;他喜青花瓷,她愛砥部燒……雖說精英美食家多為男士,可更多男人對吃的想象和主見有待熟女開掘,然而他卻因自己權威地位的動搖而器局縮小,誓將食脈堅持到底。彼此不再隨和妥協,勢均力敵的結果是從暗爽到心懷芥蒂、鬥志昂揚。磕磕絆絆過了兩年,久滯不散的差異最終湮沒了他們。


一對夫妻/情侶,志同味合比一見鍾情要緊得多!真的嗎?

分手後,T小姐跑來與我哭訴:


單身八年後,T小姐最近再婚了,她是在高鐵上認識現任先生的。他坐在她鄰座,舉止斯文衣著得體,上車時卻拎著一隻碩大的玻璃桶,裝滿老家自制的大醬。因為這桶醬,兩人攀談起來。從東北大醬,說到“不得其醬不食”的孔子,說到蕭紅《呼蘭河傳》裡寫到的醬缸,感慨鄉愁是種有味無色的記憶。


兩人從共同喜愛的大醬湯開始,如挖寶藏般開掘出無數彼此共同喜愛的味道。那是一種非常強烈的共振。兩人還共同愛好清香型汾酒,深深認同清朝美食家袁枚說的“既吃燒酒,以狠為佳。汾酒乃燒酒之至狠者。”


一對夫妻/情侶,志同味合比一見鍾情要緊得多!真的嗎?


八小時的高鐵車程,兩人從素昧平生到相見恨晚,下車時有了依依繾綣的情緒。三天後,兩人相約去城西的朝鮮館子喝大醬湯,又過了三天,他帶著醬桶和紅酒登門獻藝。


後面的一切就順理成章了。


Z先生和C小姐曾談過五個月朋友。保密工作做得好,不約而同預留了可進可退的餘地。


相親時他倆都到了而立的中軸。這年紀的同齡男女,來路斑駁,去路無定,都不好弄。初見面在一個茶餐廳,她表情枯澀,戴副磨舊了的皮手套,握手時沒脫下來,他也心不在焉,不時拿出手機弄弄。無需開口,便都明瞭了對方的底細:執拗地等待對的那個人出現,等得菜都涼了,風味大減。於是再看對方的眼神就有了點悲憫。


一對夫妻/情侶,志同味合比一見鍾情要緊得多!真的嗎?

這個茶餐廳成了他倆最主要的約會地。大眾情調,收費不高,適合坐坐聊聊。每人一壺一杯,套餐和豆撈也都是一人份,清清爽爽。他倆口味迥異:她愛普洱,他喜龍井;他愛紅肉,尤喜生菜包肉,她喜素食,唯獨不碰生菜。


一對夫妻/情侶,志同味合比一見鍾情要緊得多!真的嗎?


她堅持AA,她沒說出口:他倆收入其實在同一檔次上,雖然他家境不錯,但她也不要佔人便宜的。他明白她怎麼想,卻又想:太懂事的姑娘不討喜,難怪要變成老姑娘。他說各自挖皮夾子實在難看相,不如輪流。她沒有意見。


天冷了,有次他喝了點酒,多點了幾個滑類。手笨,無論如何無法把黏軟的蝦滑塞進竹蓀裡。他想請她幫忙,然後在他的小鍋裡燙熟後一起品嚐。但見她埋首於一堆菜蔬裡心無掛礙地吃,法令線因咀嚼變得格外刻板硬朗,剛膨脹起的一絲興致轉瞬即逝了。


他從未送過她回家。通常一起步行到靜安寺地鐵站,她獨自搭2號線過江,他則蕩回家。過馬路時他下意識猛然拉過她的手,可沒到對面上街沿就放開了。前一瞬她是心跳過的,旋即又冷了,自嘲自己荷爾蒙稀薄,做起了白日夢。每晚他倆打一個睡前電話,交換對當下熱點的看法,弄得像在開選題會。

聊不出具體的事就匆匆掛斷,沒有留白,生怕不小心涉入心靈秘境,那就有繾綣嫌疑了。這通電話是每夜的必修課,期待與幻滅在儀式中此消彼長,是他們在交往的唯一確認。


一對夫妻/情侶,志同味合比一見鍾情要緊得多!真的嗎?


新年,他約她到久光百貨,送她一副COACH皮手套,鮮亮跳脫,她戴上左右端詳時隨口說:今年大年夜好早,沒幾天了,來我家玩兒嗎?外婆會給你一個大紅包。他沒接茬。


再見面時已過了春節長假。他在西區撿漏買了套性價比超高的兩室兩廳,吃飯時情緒高漲,喋喋不休地談論這套房子。她敷衍著,不能多響,否則顯得動機可疑。自始至終她沒聽出自己與這房子會產生什麼聯繫,只是個分享他的得意的聽客。她問:元宵節來我家吃湯圓嗎?他愣了一下,這倒我還沒想過,我不大要吃糯米食的。她像是鬆了口氣,飛快地說,慢慢交再講好了。


一對夫妻/情侶,志同味合比一見鍾情要緊得多!真的嗎?


那晚的睡前電話莫名其妙消失了。


似乎心有默契,兩人總有個把月沒聯繫。後來恰巧有樁公事,他打她電話,掛機前他說,我們好像很久沒聯繫了。她說,我以為不聯繫就這樣算了。


總算是個說法。於是,就這樣算了。


Y先生貌似年輕時的徐悲鴻,且有林下風,頗具女人緣。某晚飯局結束後,他開車送一女性友人回家,一時內急,與她說:能否借用一下你家洗手間?


等他出來,她已煮上了咖啡,舒緩的音樂在空氣裡流淌,燈光也幽暗曖昧起來。Y說了聲“謝謝,早點休息”就告辭了。她有點窘,後來再也沒聯繫過他,碰巧遇到,也假姿假顏起來。


一對夫妻/情侶,志同味合比一見鍾情要緊得多!真的嗎?

在我點撥下,Y先生有了另一套更人性化的婉拒方案,果然與女性友人之間的關係潤滑許多。夜送美女至家樓下,行將告別,美女假裝隨意地說:要不要上來坐坐喝杯咖啡?他可以這樣回答:這次不了吧,我怕自己剋制力差。


這話有言魅,間接肯定了對方的女性魅力,也使自己在她的回味中輕鬆抽身。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的時代盛產含蓄的“草食女”,“草食女”雖淑雅,卻也極易成為平生未展眉的怨女,比如林黛玉。而肉食則會轉化成人的內在激情,成為追逐、捕獵和犧牲的力量,在燃燒中成全女人英雄主義式的美麗。中國古代也有“肉食女”,比如卓文君、虞姬,比如尤三姐。當代“肉食女”更多。她們個性坦然率真,敢愛敢恨,正如第八天的蟬。蟬的一生只有七天,活了八天的蟬拼命多活一天,看到了同伴們看不到的風景,無論這一天風景好壞,看到了總是值得。


有了“肉食女”,便有“草食男”,但他們不是真的禁慾系,只是假扮冷淡風。某型男明知我的閨蜜愛他,他對她也頗有情愫,卻在她說出“愛”字後回覆短信:自我們有了生命之後,便產生無數能量,我們化為石油幻成雲朵,億萬年凝聚的是精神,不朽的因素即是你說的那個字。但我們不要輕易提起,在某個無法預設的時刻,你再提起時已不用語言。


閨蜜有點暈。她問我怎麼辦,我說:屏住,屏住,別被文字的巫術催眠。雲淡風輕,換個畫風。


很快屏不住的是型男。敵進我退黏黏糊糊了多個回合後,他們走在了一起。


一對夫妻/情侶,志同味合比一見鍾情要緊得多!真的嗎?

愛情如雙色冷拼,清爽悅目,各取所需,皆大歡喜;婚姻似粵地老火湯,不堪細睹,鮮腴馥郁裡有著混沌體諒。倘若人生是一場卑微的遇見,那平凡男女一湯一飯一肉一蔬裡拌著的包容與雜念、老實與狡黠、合作與交鋒,便是食事江湖裡開出的風月之花,信手拈來而又意味深長。


李安成名前一直在家當煮夫,尤擅獅子頭。後來他幾乎每年拍一部新片,一出門就是幾個月,他總會自己揉麵提前做好幾百個餃子凍在冰箱裡給老婆備著。他是怕老婆的,他發現她講的話時常是對的,因為女人的直覺更勝於男人。他下不了的決定老婆下,他猶豫躑躅的樣子她也不討厭。他有句話說得實在:男人的最內在是女人。


一對夫妻/情侶,志同味合比一見鍾情要緊得多!真的嗎?


在微信朋友圈常看到型男熟女切磋廚藝。有人發美食帖,熟男甲評論:在做開洋老抽蒸蛋時,要加幾滴老式菜油,會非常香。針對刀豆臘肉燜面,型男乙強調:面要控幹,千萬要控幹,不能帶一點水。他們的光芒在平凡生活中閃耀,適合日常的工作生活場景。他們年輕時也曾向轟轟烈烈的人生作些微試探,成熟時會越來越接地氣知冷暖懂侷限,中看中用又合時宜。而上海女人內裡都是強的,亦多是賢妻。Q小姐的先生某晚應邀赴宴,她關照東道主:她先生單獨出去放鬆的機會不多,是否可以安排兩個容貌姣好知情識趣的女孩坐在他旁邊,陪他說說笑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