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官宣延遲開學!致家長:當家才知油米貴,輔導方曉教書難!

請記住,老師教得好,家長教得好,學生才能學得好。

教育部官宣延遲開學!致家長:當家才知油米貴,輔導方曉教書難!

孩子們延遲開學

在家上“網課”

也有不少家長在家辦公

無形中

家長和孩子多了很多相處時間

除了上演父慈子孝的“劇集”外

也有不少家長表示“已瘋”

教育部官宣延遲開學!致家長:當家才知油米貴,輔導方曉教書難!

疫情期間

孩子在家上網課、做作業

遠程參與一些班級活動

家庭變成了小課堂

教育就發生在家裡

“家長”“老師”兩種角色一肩挑

這讓家長們體會到了

當老師的辛苦

教育部官宣延遲開學!致家長:當家才知油米貴,輔導方曉教書難!

也有的家長在檢查作業的時候

表示“心好累”

甚至有家長睡覺

都夢到老師圍在床邊要作業

這位家長的壓力到底是有多大

教育部官宣延遲開學!致家長:當家才知油米貴,輔導方曉教書難!

在抗擊疫情

延遲開學的這段特殊的日子裡

孩子的教育

離不開家長的悉心照料

也離不開老師的殷切教導

老師與家長之間

應該是什麼關係呢

理解很重要

害怕要不得

這段時間裡

老師和家長最佳的關係是合作

教育部官宣延遲開學!致家長:當家才知油米貴,輔導方曉教書難!

家長,老師為什麼需要你的“合作”?

一是學習環境變了。學生的學習,從學校回到家庭,一下子從專門的學習環境回到家庭的生活環境,這意味著教師對學生學習的控制性,相比於學校教學環境下學生的學習而言大大降低了。

二是組織方式變了。學生居家學習,無法實現學校班級課堂教學背景下師生、生生的交流、互動與生成。這種教學組織方式,迫使教師將過去學校教學情境下由教師的教、學生的學、師生的互動交流組成的完整教學活動,不得不折分成三個相對獨立的環節來進行。

三是教學關係變了。在學校教學環境下,師生之間的教學關係,教師具有直接的更強的主導性,而在家庭環境下開展的學生居家學習,教師的主導作用弱化了,教師必須研究適宜學生居家學習新型師生關係。

四是管理方式變了。

學生居家學習與在校學習相比,教師在管理上面臨的主要不同是:學校各種教學管理制度對學生的硬約束降低了;學校教學環境下教師直接通過作業、測試、評價等方式控制教學過程的作用降低了;學校教學環境下,通過班幹部、學科代表、學習小組長組織學生學習的條件喪失了……由此,教師必須研究管理、指導學生居家學習的新方式。

五是技術方式變了。在學生居家學習環境下,網絡技術成了支撐學生居家學習的“硬技術”,教師指導、引導、干預學生學習必須依賴平臺、網絡和各種教學工具。這對教師現代教學技術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許多教師而言,面臨的困難和挑戰是不小的。

  • 沒有家長的配合,老師的努力將打折扣

“宅家學習”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由於受疫情影響,有的學生在家會出現煩悶、無所事事等現象,學習的時候注意力不容易集中,靜不下心來,學不進去。

“停課不停學”的網絡學習形式在監控上有一定困難,學生的學習,從學校回到家庭,一下子從專門的學習環境回到家庭的生活環境,這意味著教師對學生學習的控制性,相比於學校教學環境下學生的學習而言大大降低了。

學生是否都能夠按照老師課程計劃按時參與學習活動,完成學習任務,學習的效果如何,有無以學習為藉口在手機、平板或電腦上做其他事情,這些都是很難進行全方位監控的,僅僅依靠打卡,作業完成,有限的交流互動很難掌握,需要家長的配合才能有更好地保障學習效果。

  • 特殊時期,老師對學生的主導作用弱化

在學校教學環境下,師生之間的教學關係,教師具有更強的主導性,而在家庭環境下開展的居家學習,教師的主導作用弱化了,家長在學生學習方面的作用強化了。

在這個特殊的時間裡,由於學生長時間在家中學習,和家人在一起,學校各種教學管理制度對學生的硬約束降低了,原本屬於學校教學的測評、學習小組、班幹部、學科代表等方式暫時消失了,這些原本由學校承擔的管理學生的功能,一定程度上落到了家長身上。

  • 不論何時,老師和家長的目標是一致的

家長和老師的關係從來都不是“丁是丁,卯是卯”,而是協力合作,因為兩者的目的是一致的,核心都是孩子。

有人說,家長和老師相遇,是一場愛與信任的邂逅,

老師和家長對孩子的愛,是一樣的;渴望孩子成才的心,是一樣的。老師或許是這個世界上除了家長之外,最愛孩子的人。

疫情期間,老師們關心孩子的吃穿用度,希望孩子健康成長;關心孩子學得用不用功、扎不紮實,總希望他們能多學一點,不要因為疫情影響了功課;關心孩子快不快樂,在家“宅”了這麼久,心理會不會受到不好的影響。

這些,都是所有老師的心願,也是家長寄予老師的殷切期望。

老師和家長對孩子的愛是一樣的,互相信任,才能互相成就。

教育部官宣延遲開學!致家長:當家才知油米貴,輔導方曉教書難!

教育部官宣延遲開學!致家長:當家才知油米貴,輔導方曉教書難!

家長支持老師,就是支持自己的孩子

家庭教育是為了讓孩子擁有安全感、幸福感,同時培養孩子的品行與人格。

學校教育要承擔的就是教會孩子適應規則,掌握知識,學會學習。

只有家長教得好,老師教得好,孩子才能學得好。

  • 老師要尊重家長對家庭教育的選擇

首先,學校組織的在線學習是家庭生活和家庭教育的組成部分,在線學習的內容、方式和安排,要把握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差異,既要服從學校教學的一般規律,也要服從和服務於家庭生活和家庭教育的一般規律,與家庭生活有機協調。

其次,老師要對家庭日常生活教育,在理念、內容、方法和組織實施各方面,實施有效的指導。要充分利用家庭教育生活化、隨機、靈活的特點,指導家長充分挖掘家庭活動和家庭群體生活的寶貴育人資源,提高家庭生活的育人品質。

再次,要積極鼓勵家庭和學生自主開展有教育意義的小製作、小發明、讀書和觀影分享、家庭話題研討、智力遊戲等學習活動,組織班級網絡交流,宣傳和推廣同學們在在家學習中所創造出的鮮活經驗和做法。

  • 家長要多體諒老師的辛苦

老師一個人要管理一個班級甚至幾個班級的學生,確實沒辦法對所有學生都面面俱到,更不能像家長一樣事無鉅細地照顧好孩子。

老師不是無所不能的,尤其是居家學習這段時間,條件更是有限,但是每一位老師都在儘自己最大的努力。

家長和老師教育孩子的理念也不盡相同,差異是一定存在的,但老師也在想辦法讓學生學好,讓家長滿意。居家學習,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家長的思維影響孩子的思維,家長的胸懷影響孩子的胸懷,家長對老師的態度影響孩子對學習的態度。

  • 最好的三角關係是:家長支持老師,老師支持孩子

學校教育非常重要,但無論多麼重要,都離不開家庭教育與之相互促進,互為補充。

日本教育家多湖輝分享過一個故事:一位植物學家的兒子拿著一株不知名的小草請教老師,但老師不認識。於是,老師和顏悅色地對他說:“你的父親是一位著名的植物學家,不妨去請教他,老師也想知道小草的秘密。”

第二天,孩子又來找老師:“爸爸說了,他也不知道小草的名稱。他還說,老師您一定知道,只是一時忘記了。”說完,孩子順手還把爸爸寫的一封信交給了老師。

老師打開信,上面詳細的寫明瞭小草的名稱和特性,最後還附著一句話:希望這個問題由老師回答,想必更為妥當。

這位家長的做法非常高明,他用自己的方式支持老師,幫助老師塑造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其實這也是支持自己的孩子!

特殊時期,特殊的教育模式,需要老師和家長,攜手共同面對。

請記住,老師教得好,家長教得好,學生才能學得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