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吃飯,美國不惜鼓勵全民“找屎”

為了吃飯,美國不惜鼓勵全民“找屎”

隨著農耕生活越來越廣泛,人類逐漸放棄遊牧的生活方式定居下來,進入農耕社會。農耕技術與人類文明在互相依存、互相促進中緩慢發展。

在農耕社會開始後的幾千年中,人類逐漸積累了一些種植糧食的經驗。

比如他們知道把動物的糞便和腐爛的植物放在地裡,會增加糧食的產量。

在很多地方,人們還總結出了豆類和其他糧食間種或者輪種的方法。不過,人類並不知道為什麼這些操作會使糧食增產。

直到19世紀,科學家們才搞清楚了氮肥對農作物的價值。

原來,動植物體內有大量的氮元素,這些氮元素可以通過糞肥和腐爛的植物促進農作物的生長。

而豆類植物的根系中棲息著根瘤菌,也能夠把空氣中的氮氣轉化為植物可以利用的氮肥。

為了吃飯,美國不惜鼓勵全民“找屎”

隨著人口數量的緩慢增長,人類對糧食的需求也不斷增加。

在此之前,增加糧食供給的途徑是開墾更多的耕地,種植更多的糧食。

到了19世紀中期,人們逐漸意識到人口的增長越來越快,而便於開墾的土地越來越少,因此,增加糧食的畝產量,就變得極為迫切。

人們已經認識到肥料對增產的價值。在當時的種植基礎上,如果施以充足的肥料,那麼糧食的產量有時能增加數倍。

然而肥料從何而來卻成了個大問題。

養殖動物獲取糞肥顯然行不通,因為養殖動物需要飼料,飼料的獲得也需要肥料。

種植豆類作物來“固氮”也難擔大任,因為土地是有限的,增加豆類作物的種植,就意味著少種其他的糧食。

長期以來,人們就已發現海鳥的糞便是優秀的氮肥。

為了吃飯,美國不惜鼓勵全民“找屎”

南美洲西岸的海洋中有許多海島,海鳥在上面棲息,留下了厚厚的鳥糞,有的地方甚至有幾十米厚。

後來的分析顯示,那些積累了千百年的鳥糞中含有豐富的硝酸銨,肥效是普通糞肥的幾十倍。

於是,鳥糞一時間成了重要的物資。

19世紀50年代,英國進口的海鳥糞最高時達到了每年20萬噸,而美國也達到平均每年7.6萬噸。

這些鳥糞是經過千百年才積累起來的。在人類的瘋狂開採下,它們實質上成了不可再生資源。

為了獲得更多的鳥糞,美國政府在1856年通過了《鳥糞海島法案》,授權任何美國人在任何地方,如果找到了有鳥糞、無人居住且不歸任何政府管轄的島嶼,就可以佔有並且進行開採,政府會為這種佔有和開採提供保護。

於是,“找屎”成了當時的創業風口,無數企業家瘋狂地在太平洋搜索有鳥糞的荒島。

為了吃飯,美國不惜鼓勵全民“找屎”

根據後來的記載,大約有100個“糞島”依據這個法案成為美國的領地。

1859年7月,一位名叫米德爾布魯克斯的船長在茫茫的太平洋中發現了一個小島,宣佈其歸為己有並以自己的名字為之命名。不過,歷史資料中並沒有他在島上開採鳥糞的記錄,或許他只是宣告了所有權而已。

1867年,另一位船長獲得了這個島的所有權,然後將其改名為“中途島”

在太平洋中,它距離北美洲和亞洲的距離大致相同,有著重要的軍事價值。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和日本在這個島上打了一仗,就是著名的“中途島戰役”。

為了吃飯,美國不惜鼓勵全民“找屎”

通過《鳥糞海島法案》成為美國領地的那些島嶼,在鳥糞被採完之後也就失去了價值。

後來,美國政府也放棄了它們中的大多數,而鳥糞沒有被開採的中途島,則因為二戰中的一場戰役名揚天下。

現在,它是那些沒有被放棄的“糞島”中的一員,作為美國“國家野生生物保護區”被保護了起來。

太平洋雖然廣袤,但其中的鳥糞也是有限的。

20年間,這些鳥糞已被開採殆盡,美國人“找屎”的風潮逐漸冷卻。

肥料問題依然困擾著人類,好在人們注意到南美洲西海岸的阿塔卡瑪(Atacama)沙漠中蘊藏著豐富的硝酸鹽礦。

為了吃飯,美國不惜鼓勵全民“找屎”

當時,那一片地區屬於玻利維亞和智利的地盤,但並沒有明確的歸屬。

為了爭奪控制權,智利和玻利維亞之間發生了戰爭,而跟玻利維亞結盟的秘魯也捲了進來,這就是19世紀的太平洋戰爭。

戰爭從1879年開始,1883年結束,最終智利獲得了勝利,玻利維亞和秘魯戰敗。

玻利維亞不僅因此失去了硝酸鹽礦,還失去了海岸線,從此變成一個內陸國家。

而智利的硝酸鹽礦,成了當時世界肥料的來源。

遠在歐洲的英國、德國都需要依靠從智利進口硝酸鹽礦來保障糧食生產,以及生產炸藥。

木蘭薦書

為了吃飯,美國不惜鼓勵全民“找屎”

那些我們所熟悉的食物其實並非生來如此,在陪伴人類的漫長歲月裡,它們有著屬於自己的進化史,很多食物其實在最初是被世人誤解的,後來才逐漸為大眾所接受和認可。


人類一步步把野草馴化成果腹的糧食;“催熟”在打破水果儲藏時空限制的同時也被投以質疑的目光……

● 關注木蘭讀書,分享讀書、電影和有關美好的一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