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帶來突發危機,來談談疫情過後的餐飲行業發展問題

餐飲行業作為最久遠、最傳統的產業之一,在此次疫情中首當其衝,受到的影響也最為直接。疫情的突發性讓整個行業快速進入到一個“過渡期”,也正是因為疫情的推動,讓餐飲業線上和線下的業態與競合,行業正發生著變化。

餐飲正被重新定義

疫情爆發前,大部分的餐飲門店主要依託於單一渠道流量,其營收渠道也僅僅只有線下堂食的來源。但自從疫情爆發之後,傳統的經營模式已不再適用於整個市場,客戶被限制出門,沒有客戶來源,堂食無法銷售,也沒有多餘的渠道來運營,餐飲企業只能“關門”。而全渠道運營成為增強門店盈利能力以及門店應對單一渠道流量的抗風險能力必要法門。

疫情帶來突發危機,來談談疫情過後的餐飲行業發展問題

轉型時機正在成熟

疫情使線下場景被關閉,用戶只能待在家裡,消費場景受限,而線上就成為商家連接消費者的唯一渠道。而線上獲客成本逐漸接近零利潤或者接近線下成本,就會遇到增長瓶頸,從而逐漸轉到線下。

當線下和線上成本幾乎一致,那麼就會融合,不再分什麼線上線下,而可能就是發揮各自作用,共同完成用戶整個購買體驗。尤其是這次疫情過後,餐飲平時只關注線下,可能也不得不去了解線上的玩法。具體的比如外賣會有新一輪的爆發,或餐飲品牌的品牌周邊物的電商化。

疫情帶來突發危機,來談談疫情過後的餐飲行業發展問題

餐飲與外賣:相互成就,更需借力在線服務

疫情階段,餐飲做外賣在短短的時間裡經歷了“主動—被動—再主動”的過程:從外賣不斷髮展之時偶爾為之的主動嘗試到疫期扎堆上線,再到藉助在線化實現重新自我定位,可以說,疫情加速了餐飲和外賣兩個業態的品質升級,實現了相互成就。

外賣已成為一種生活方式,藉助在線化工具的基礎設施,外賣增長將會更加迅猛。

疫情讓更多商家和顧客建立了對線上消費信任的基礎,原本全靠門店流量的商家也開始有意識拓展線上銷售渠道。在此階段快-跑-者/為廣大運營者建立一站式外賣解決方案,解決商家與用戶的實際需求。

疫情帶來突發危機,來談談疫情過後的餐飲行業發展問題

紮實修煉內功,把握未來數年的機遇

對於餐飲業而言,順利熬過“疫情期”固然重要,但藉此一“疫”深化轉型、修煉內功,更為關鍵。生意不是一時的,把握未來數年的機遇才能成為贏家。而未來的這三個問題值得我們去重視:

第一,抓住消費碎片化機遇,將建立自有用戶流量池作為運營重點。通過後臺總數據,對客戶來源、消費偏好、行為等進行分析,把用戶留在自己的平臺上(公眾號,小程序等)用戶行為深度線上化的同時,線上行為軌跡也大範圍分化,購買與高度分散的內容、社交圈子綁定。

流量碎片化,這是挑戰,更是機會——碎片化的流量格局開始減弱頭部平臺的流量壟斷,餐飲品牌更有機會建立自有用戶“流量池”。

第二, 做好新用戶沉澱,最大化消費者價值,機會點包括:提供多品類的線上業務及應用場景,線上獲客在多場景下進行轉化,為用戶貼上精準標籤,更利於平臺持續運營,打通用戶在品類和場景間的互通。

第三,紮實運營,修煉內功,自建與合作相結合,積極建立生態體系的合作伙伴網絡及“生態運營”能力,進一步拓展合作的空間、模式和夥伴。

疫情帶來突發危機,來談談疫情過後的餐飲行業發展問題

疫情中的一切都是挑戰,而疫情後會催生餐飲業新的消費樣態已成定局。當線上線下流量互補、互相激活的機制逐漸形成,外賣、無接觸、無人配送會持續展現潛力,那麼,以餐飲為代表的實體經濟,藉助互聯網進行轉型,面對“黑天鵝”事件,更有韌性。面對消費習慣開始改變的大眾,多一個選擇,多一種可能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