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解阿里巴巴的合夥制度丨學做自己的合夥人模式

私信小編“績效”兩字,免費發送60分鐘薪酬績效管理內部培訓視頻。

導讀

2010年,阿里集團的18位創始人辭去“創始人”身份,集團開始嘗試合夥人制度。馬雲認為,“合夥人作為公司的運營者、業務的建設者、文化的傳承者,同時又是股東,最有可能堅持公司的使命和長期利益,為客戶,員工和股東創造長期價值。”據透露,在阿里巴巴至少工作5年以上的人才有資格當選集團合夥人。

阿里的合夥人制度始於2009年,但直到2013年才隨著上市臨近對外公佈。該制度是阿里獨創的管理制度,它並不同於傳統意義上的合夥人制度。傳統的合夥人制度要求合夥人共同為企業經營的盈虧負責,而阿里合夥人則不必承擔這樣的責任。

瞭解阿里巴巴的合夥制度丨學做自己的合夥人模式

成為阿里合夥人至少需要滿足三點

1、在阿里供職超過五年;

2、具備優秀的領導能力,高度認同公司文化;

3、獲得至少四分之三合夥人的表決同意。

馬雲在對外宣佈合夥人制度的公開信中,著重強調了第二點,“阿里巴巴合夥人的產生必須基於——在阿里巴巴工作五年以上,具備優秀的領導能力,高度認同公司文化,並且對公司發展有積極性貢獻,願意為公司文化和使命傳承竭盡全力”。這和阿里設立合夥人的初衷是一致的。阿里希望通過建立一個既能堅守阿里巴巴集團的文化和價值觀,又具有持續生命力的組織,以保障公司102年的持久發展。

瞭解阿里巴巴的合夥制度丨學做自己的合夥人模式

這樣看來,阿里合夥人的人選其實非常有限,基本只能在公司內部的高管中產生。不過阿里也表示,將適時擴大合夥人的人選範圍。未來,公司以外,如客戶、商業夥伴,以及阿里生態系統中的其他參與者,都可能成為阿里的合夥人。

目前,阿里合夥人一共有34人。一般來是說,外界習慣將這34人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以馬雲、蔡崇信為代表的創始團隊,共有7人,分別是馬雲、蔡崇信、吳詠銘、彭蕾、戴姍、金建航和蔣芳。

第二類是在2004年以前進入公司,由阿里自己培養起來的合夥人,共12人,分別是陸兆禧、姜鵬、彭翼捷、童文紅、王帥、吳敏芝、張建鋒、張宇、蔡景現、倪行軍、方永新、孫利軍。

第三類則是在2004年之後進入公司,來自財務、法務、技術等各個領域的高級管理人才,共15人分別是程立、樊路遠、胡曉明、井賢棟、劉振飛、邵曉峰、Timothy A. STEINERT、王堅、武衛、俞思瑛、曾鳴、張勇、俞永福、鄭俊芳、趙穎。

瞭解阿里巴巴的合夥制度丨學做自己的合夥人模式

阿里合夥人中還有一類特殊的合夥人——“永久合夥人”。目前,阿里的永久合夥人只有馬雲與蔡崇信兩人。按照規定,阿里的永久合夥人有權一直作為合夥人直到其自己選擇退休、死亡,或喪失行為能力或被選舉除名。永久合夥人可以通過選舉產生,也可以由退休的永久合夥人或在職的永久合夥人指定。

事實上,這一合夥人制度與美國大型律所採用的“有限責任合夥”非常接近,即由一個或一些承擔無限責任的管理合夥人,連同一群承擔有限責任的合夥人為核心組成的合夥。

中小企業該如何設計合夥人模式?

OP內部事業合夥人

推薦使用OP合夥人模式,一種讓員工既出錢又出力,不佔用股份,還富有激勵的創新合夥人模式

合夥人模式為何風靡、企業主追捧?

1.員工既出錢更要出力。

2.合夥人出錢卻不佔有公司股權。

3.合夥人分享的是超價值,向市場要利益分配。

4.合夥人並不分走股東的既得利益,而是不斷做大股東利益。

5. 合夥人的收益不僅與出資相關,更與團隊超價值、個人貢獻價值關聯。

6. 合夥人踐行的是現代企業體制,將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

7. 合夥人將管理者轉變為經營者。

8. 合夥人使管理團隊實現高度利益趨同。

9. 合夥人既留人、吸引人,更強調激勵人。

10.合夥人將傳統的虛擬股份、增值獎勵股、在職股高度融合!

事業合夥人和阿里巴巴的合夥人還是有一定區別的,更加適合中小企業留人、激勵。

瞭解阿里巴巴的合夥制度丨學做自己的合夥人模式

合夥人的操作要點

管理層共同參與,根據業績貢獻出錢成為合夥金;

共識平衡點目標;

商定超出基值的分紅辦法;

給予合夥人一定的收益保障;

根據實際貢獻大小分享超值成果;

可以選擇毛利潤作為分享對象。

合夥人模式的關鍵

公司要保證員工資金安全,像放置銀行一樣,不會有風險,並且會至少可以獲得和銀行同等比例的利息;

合夥人的分紅,收益要按時按量按約定發放,一分都不能少;

合夥人得到的收益必須由貢獻度和出錢額結合而定,避免合夥人只是出錢坐享其成。

總結

當員工收入高了,開始關心企業的經營成果了,而且注重自己的價值與貢獻是,這樣的激勵既能把人留下來,更能激勵他去創造。

合夥人對公司最大的價值,其實是員工的工作心態變化。公司不缺員工那點錢,但是員工有投錢,整個人狀態是不一樣的。他會真正站在公司角度去思考,去努力,去創造最大價值。

KSF增值加薪、PPV產值計薪,加薪卻不增加企業成本。通過機制,激發員工潛能、提升人效、讓管理者關注經營結果,讓員工自己為自己幹,實現企業增利、員工漲薪的目的。

全國最實用、最快效、獨創的“KSF薪酬全績效模式 、PPV量化薪酬模式”如何系統地設計、落地?

★《全優績效》——最適合本土企業的兩大創新績效模式大揭秘,

私信小編“書本”兩字,獲取《全優績效》一書

本書提供讓員工加薪、卻不增加企業運營成本的績效管理方案。

一本讓員工自動自發、拼命工作的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