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爹”謝廣坤:把我縱上天,就別說我作!“愚孝”到底有多可怕

導讀:由本山傳媒出品,已經在中國上演連續14年的大型鄉村題材電視連續劇《鄉村愛情》已經到第12部了。作為這部電視劇的線索和“主人公”雲集家庭“老謝家”,依舊引起觀眾和網友的關注和熱議,“作爹”謝廣坤,在這一部中“作”出了新境界,簡直是“我老我有理!”

“作爹”謝廣坤:把我縱上天,就別說我作!“愚孝”到底有多可怕

一、盤點謝廣坤的“作妖”事件

1.王小蒙歐洲考察回國,謝廣坤號召全村人迎接。王小蒙歐洲考察回來,謝廣坤花錢僱的打鼓的、吹喇叭的人,滿村子給人炫耀,讓全村人去接自己的兒媳婦,結果永強和小蒙有事情,晚點回來。這可把謝廣坤氣壞了,給小蒙甩臉子不說,而且罵永強“怕老婆”。

2.“虐待”大孫子謝騰飛。謝騰飛原本是一個孤兒,得到了謝廣坤的領養,在前幾部我們都知道他對謝騰飛可謂是捧在手裡怕摔,含在嘴裡怕化,就是他的“心尖尖”一樣。但是有了親孫子、親孫女以後,就各種嫌棄謝騰飛,甚至不讓他去上學,留在家裡幹農活。

“作爹”謝廣坤:把我縱上天,就別說我作!“愚孝”到底有多可怕

3.爭奪“象牙山冰泉”代言人。謝廣坤和其他村民爭奪代言權,可謂是花樣輩出,先是拉攏“老好人”親家王老七,又是放下身段請求和“競爭對手”劉能和趙四合作,最後死皮賴臉地搶佔了謝大腳的代言機會。

4.誤傷兒媳王小蒙,大鬧老親家。因為謝鵬飛的教育問題,王小蒙找謝廣坤理論,不想被謝廣坤誤推,頭撞在門上,流血了。王小蒙回孃家“逃難”,謝廣坤咄咄相逼,大鬧親家家。

“作爹”謝廣坤:把我縱上天,就別說我作!“愚孝”到底有多可怕

5.尋死覓活,裝病、打120、上吊……一系列方法,求關注,博同情。王小蒙帶孩子住到孃家,謝母也去了女兒家,謝廣坤這個演技高超的“戲精”也是需要“觀眾”的,於是他就自導自演了一系列鬧劇。

“作爹”謝廣坤:把我縱上天,就別說我作!“愚孝”到底有多可怕

6.亮出“殺手鐧”式損招,“惡語傷人六月寒”,詆譭兒媳和白清明有私情。謝廣坤使出最後的“殺手鐧”,那就是口不擇言,惡語傷人。這個時候老好人王老七也忍不了了,直接動手打了謝廣坤,應了觀眾的那句話“謝廣坤就得親家治”,然而還是沒治住。

謝廣坤有賢惠體貼的老伴兒、優秀的兒子兒媳、聰明可愛的孫子孫女,還經常自詡為“象牙山首富”。按道理說應該是家庭興旺、兒孫滿堂,盡享天倫之樂,與世無爭的“黃金歲月”。然後他卻如此作妖,害得雞飛狗跳。這又是為何呢?

北有謝廣坤,南有蘇大強

老哥倆的作妖行徑可謂是歧途同歸,不相上下。謝廣坤致電蘇大強,老哥們一定要挺我呀!一紙訴狀要申冤:“把我縱上天,就別說的作!”

謝廣坤、蘇大強這兩個“作爹”的確讓人在痛恨之後哭笑不得,但是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作爹”?什麼社會現狀造就了這樣的“作爹”?老哥倆的訴詞“把我用上天,就別說我作!”是很有道理的,他們要死要活、作天作地的背後,其實每一步都有“孝子賢孫”的子女的推波助瀾。

中國是一個推崇“孝道”的國度,“百善孝為先”。

1.《爾雅》中對“孝”的理解:“善事父母為孝”。

2.說文解字:“孝”字是“老”和“子”的結合,“子”扶持“老”即為“孝”。

3.儒家提倡孝,孔子講:“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從古代經典中我們讀出了“孝”,但是經典中倡導的“孝”應該是父慈子孝的“正孝”,而並非不分好壞的

“愚孝”

二、謝廣坤“作妖”背後的歷史淵源

1.《二十四孝》故事裡就有那麼多值得年輕人好好去學習的“孝子”。孝感動天、埋兒奉母、老萊娛親、割股醫親……(然而在我們現在看來有的觸犯法律,有的違揹人倫,有的滑稽可笑)

“作爹”謝廣坤:把我縱上天,就別說我作!“愚孝”到底有多可怕

2.《論語·八佾》被後世誤解為“君叫臣死,臣不死,臣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子為不孝。”

我們現在而這些“愚孝”故事,故事中的人物不會讓我們感動,反而讓我們覺得匪夷所思、滑稽可笑。經典被誤讀,卻還有那麼多人當做“人生信條”。

三、愚孝的“毒瘤”,危害社會

1.《北史》顧協的故事。講的是一個叫顧協的人,為了給亡母盡孝而在六十歲才娶妻,導致無法延續後代的故事。

2.社會的“畸形”發展。

①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媽寶男”,害苦了妻子們,讓愛人受盡委屈,還缺乏理解別人的立場。影視劇裡的代表有《都挺好》裡面的蘇明成和《一樹桃花開》裡的羅耀輝。

“作爹”謝廣坤:把我縱上天,就別說我作!“愚孝”到底有多可怕

②女兒們生生地被逼成“伏弟魔”,她們在盡孝念頭和喪孝情緒中被來回折磨,甚至耽誤了自己的工作,錯過了自己的愛情。“供血站三巨頭”樊勝美、曾慧敏、蘇明玉紛紛上榜,近期又新添了《安家》裡面雷厲風行卻早已內心千瘡百孔的房似錦。

“作爹”謝廣坤:把我縱上天,就別說我作!“愚孝”到底有多可怕

三、“愚孝”的表現

對父母絕對盲目地服從,沒有自己的主見和價值判斷,遵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配觀。

典型代表有以下幾對:

①焦仲卿和劉蘭芝。(自掛東南枝,雙雙赴黃泉。)

“作爹”謝廣坤:把我縱上天,就別說我作!“愚孝”到底有多可怕

②梁山伯與祝英臺。(千古一跳,化蝶雙飛)

③陸游和唐婉。(只落得“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的悲慘結局。)

四、對社會的啟示

1.我們社會所提倡和傳承的是“父慈子孝”的“正孝”,而並不是“唯命是從”的“愚孝”。任何事情都是過猶不及的,骨肉親情之間也需要給彼此空間,這樣會更加溫暖。

2.“規勸”也是一種孝。婦孺皆知、口口傳頌的《弟子規》中就有“親有過,諫使更;怡其色,柔其聲。”父母有過錯一定要指出來,只是方法和語氣上面要儘量溫和。

“作爹”謝廣坤:把我縱上天,就別說我作!“愚孝”到底有多可怕

3.擺正態度,家庭平衡。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社會角色,是兒女,同時也是丈夫或者妻子,更是自己孩子的父母。一個人有多重身份,只有扮演好每一個角色,才能在“孝道”中不至於迷失自我。

“作爹”謝廣坤:把我縱上天,就別說我作!“愚孝”到底有多可怕

4.合理盡孝,不被道德綁架。孝應該是發自內心的人倫禮節,而不應該是道德綁架,不應該是倚老賣老,無理取鬧的“遮羞布”。

結語:我們生活在一個以“孝”為美德的美好國度,我們深愛自己的父母雙親,也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社會大愛,但是我們拒絕被道德綁架,拒絕成為“媽寶男”或者“伏弟魔”。我們推崇“正孝”,拒絕“愚孝”。讓謝廣坤和孫大強式的“作爹”變身為體恤子女的“親”爸爸。

-END-

(我是璞玉待琢,一個可以從影視劇中發現現實問題的“小作者”。文字原創,圖片來自網絡,如侵則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