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白发老城 国泰民安

城纪丨白发老城

人在岁月中慢慢变老,城在发展中日渐年轻,老城的味道渐行渐远,心中的眷恋与日俱增。老城是流淌历史与记忆,宛若白发间散发着的温暖星光,照亮我们走向未来的路。

———题记

白 发 老 城


作者 顾川泰山


崇丽俨然的庙宇,青砖黛瓦的院落,临街虚掩的门楼,光亮古朴的石板,老树婆娑,依偎着斑驳的墙,牌坊、石碾、老井、斜阳……这是泰安老城留给我们的记忆。


泰安:白发老城 国泰民安

泰山下岱庙内绣球花迎风绽放


建置名称


泰安因泰山而设,因泰山而名。泰山,《虞书》谓之“岱宗”,《禹贡》谓之“岱”,《周礼》谓之“岱山”,《尔雅》《论语》谓之“泰山”。《风俗通义》云:“岱者,长也;万物之始,阴阳交代。”其远亘太古,是远古帝王和夏商周三代之祖的发祥地,华夏文明的肇始地,人类文明的精神家园。泰安,“履而泰然后安”(《周易·序卦》),“亨通泰平”(《周易·泰卦》),“天地交泰”(《易·象》),寓“泰山安则四海皆安”“国泰民安”之意。清人宋思仁《泰山述记》云:“泰安之为郡、为州、为县,实以泰山故也。”

泰安建置,春秋前已经出现,但“泰安”称谓较晚,定型于金代。

春秋时,此处设博、博邑,故址在今泰山区邱家店镇旧县村北一带。秦时,改设博阳县,为济北郡郡治。秦亡后,项羽在此置济北国。汉初改为博县,又先后为济北郡治、博阳郡治、济北国都城、泰山郡治等。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年),汉武帝为祭祀泰山,设奉高,故址在今岱岳区范镇故县村,泰山郡治从博县迁至奉高,兼摄博县。北齐天保七年(556年),废除奉高县,郡治(时改泰山郡为东平郡)再迁至博县(今旧县村)。隋大业二年(606年),改博县为博城,属鲁郡(即原兖州,时东平郡已废)。唐乾封元年(666年),高宗封禅泰山时,改名乾封。五代前,在东岳庙(今岱庙)一带已有岱岳镇建置,隶属于乾封县(五代后晋间,朝廷设置岱岳镇使及岱岳镇都虞候等官职,以掌镇事,“岱岳镇”之名始见于文献)。宋开宝五年(972年),太祖赵匡胤诏令“县近庙者,迁治所就之”,将县治继迁至岱岳镇。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宋真宗封禅泰山,因感念上天“赐符(即天书)于泰山”(《大宋天贶殿碑》),遂改县名为奉符;又筑新城于东南三里,故址在今泰安市区南部旧镇村一带。


金天会六年(1128年),金军占据泰山一带及奉符县城(时北宋已亡)。金天会八年(1130年),金廷策立刘豫建大齐政权(年号“阜昌”,时为阜昌元年,始建都于河北大名,后迁东平府须城,称“东京”)。刘齐政权于奉符县境设立泰安军)(军是当时地方行政区划名称,与府州同级),此为泰安得名之始。7年后,刘齐政权被废(史称“废齐阜昌”),泰安复属于金。金大定二年(1162年),复还旧治,泰安军治又迁回岱岳镇。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改泰安军为泰安州。


元、明因之,不过隶属不同。元时初隶于东平路,后隶于中书省。明代又隶属济南府。洪武初废奉符县并入泰安州。


泰安:白发老城 国泰民安

城市一角


至清,雍正二年(1724年)改泰安散州为直隶州。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州为府,称泰安府,附设泰安县,隶于山东布政司,由此确立泰安府、县。


历史上的治所多有变迁,故民间有“三迁而定泰城(实为四易其址)”“今日泰安城,旧为岱岳镇”之说。由此,也奠定了泰城山城一体的发展格局。


地理形势


泰安:白发老城 国泰民安


老泰城历千余年而确址于岱岳镇,并非偶然,是关乎“天时、地利、人和”的考量。


“天时”是帝王封禅祭祀泰山线路的西移。秦、汉帝王封禅,走的是泰山东麓。比如,汉武帝登山走的是泰山东麓大直沟沿线。其于瀛、博共界割置一县,赐名“奉高”,以供泰山;还在今邱家店镇石碑村一带建明堂;在今泰城东郊东城村一带建行宫泰山宫(又称奉高宫)。隋、唐以后,登山线路西移至红门一线。隋文帝于开皇十五年(595年)春至泰山,虽未上山,却在金山南麓青帝宫行祭祀礼。唐高宗、玄宗,宋真宗均沿红门中溪登封,并于社首山举行禅地仪式。东路一线渐废,与之对应的县治西移自是必然。


“地利”是指此处优越的地理形势。老泰城,“岱岳奠其后,汶水经其前,溪山峻隘壮东南之襟带,陵谷崎岖扼西北之咽喉”。(民国《重修泰安县志·卷一·舆地志》)《曹公渠碑》亦云:“(泰城)北依岱岳,南彰徂徕,汶水远抱,泮水近环,西峪、东峪映带左右,号为名胜矣。”此处在传统的堪舆文化中为“金城环带”格局,左青龙(梳洗河),右白虎(奈河)、前朱雀(徂徕山),后玄武(泰山),山、水、城呼应一体,体现了古人在选址上的讲究与智慧。明查志隆《岱史·第三卷·形胜考》云:“堪舆家曰:泰山之麓,水交流,孔林独茂,盖指泮、㴎、梳洗、汶渐而言,吾夫子之生也,岂偶然哉。是故其终也,曳杖之歌,泰山自任。公姓振振,世录罔替,则岳灵之笃于孔氏者其有穷乎!”泰山岳中之孔子,孔子人中之泰山。泰安山水的影响竟可远涉孔氏,可见地利之胜。


泰安:白发老城 国泰民安

幸福的小城生活


“人和”是指其深厚的人文底蕴。寺庙是旧时民众聚集的中心。岱岳镇的建立,以东岳庙(岱庙)为中心,彼时已是四方辐辏之地。早在大唐年间,此处已规模初具。岱庙东南有会真宫(今军分区院内),旧称奉高宫,一说创建于西汉,原有李白、吕纯阳诗刻。“宋真宗东封,尝斋于宫之穆清殿,以宴群臣父老者也。”(聂鈫《泰山道里记》)又有资福寺(今资福寺街泰安六中址),旧称冥福禅院、崇法禅院,初创于唐开元年间(713至742年)。后唐长兴四年(930年)《冥福院地土牒碑》(地土牒,官府发给寺院的准许土地免税的证书)中,记有“大郓州街”“小郓州街”“北街”“大寨里”“寨西门里”“寨城东”“李子园”“张中舍”“地藏院”“雍家庄”“西斛市”“清酒务”等地名文字,有的地名一直沿用下来,可见那时的布局与繁盛。据此,宋时迁治以就岳庙亦为顺理成章的决策。


不同的地域滋育着特色的区域文化。古老的泰城,“风俗淳朴而尚俭索”(张从仁《文庙记》);“人情朴厚,俗有儒学”(马端临《舆地考》);“士尚诗书,民执常业,视昔益加美焉”(李锦《泰安州志》)。这种风俗一直延续至今,为泰山文化铺垫了深厚底蕴。


城廓规模


泰安老城起于岱岳镇,初时便已筑有城寨官邸,派有专掌镇事的官员。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设泰安州署于岱庙东,故址在今泰山区委院内。然此前皆为土城,疏松易颓。明嘉靖年间(1522年至1566年),济南通判王云兴奉檄修筑城池,易土以石。清乾隆《泰安府志·卷六·建置》云:“(城)周七里六十步,高二丈五尺,厚二丈。池阔三丈,深二丈。四门:东曰静封、西曰望封、南曰乾封、北曰登封。郡人马经有记,刻石登封门内。”对于之后的拓建重修,《泰安府志》亦有详细记载:“(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沂州兵备任希祖檄知州郑聚东重修。崇祯十二年(1639年),守道蔡懋德增修四隅,各出棱角,周围三丈许,创四楼。今东南角楼尚存,祀魁星其上。城以岱麓为基,城外东北皆旷野。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知州傅镇邦、张锡怿相继招徕营房舍以卫之,遂成市巷。乾隆十三年(1748年)春,知县汤任奉旨重修,培以土石,高厚方广如故。改四门名:东迎暄、西岳晏、南泰安、北仰圣。又各建敌楼并石桥四座。”再据民国《重修泰安县志·卷二·城池》云:“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知府朱孝纯以坦堞多圮,率士民捐资重修。咸丰三年(1853年),知县张延龄奉上谕劝捐重修。民国十二年(1923年),邑人李恩泰等筹捐,泰安监商公业隆洋一万二千元重修,民国十三年(1924年)秋峻事。”


老泰城的规模,东城墙旧址为今虎山路,西城墙旧址为今青年路,南城墙旧址为今财源大街东段,北城墙旧址为今岱庙北街。据《泰安历史文化遗迹志》(市史志办主编)测准,范围在北纬36°11′16″—36°11′47″,东经117°7′23″—117°7′54″;海拔:北门处为157米,南门处为147米。南北长约1000米,东西宽约800米,面积约80公顷。整个老泰城的框架,可东西以升平街为轴,南北以通天街及岱庙内甬道为轴,呈“+”字格局,而府、县衙署及重要建筑集中在轴线两侧。清末民初,由于津浦铁路的开通,老泰城格局被迅速打破,中心西移,城区扩大,街道向西拓延至火车站一带,“人民顿形饶裕”。(民国《重修泰安县志·卷一·疆域》)“建国初,城区建成面积2.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2.4万。”(1996年《泰安地区志》)


随着城市的发展,各种建筑设施遍布旧城内外。“济南泉多,泰安神多。”有神便有庙,历史上的泰城有多少庙宇,数不胜数,仅道光《泰安县志》统计的各类道观寺院便有185处之多,其面积占到城区面积的一半左右。历史上的名门望族也纷纷迁至泰城定居。有明以来,便有萧大亨萧氏家族(城中)、范惟粹范氏家族(城东)、封尚章封氏家族(城东)、施天裔施氏家族(城中)、赵国麟赵氏家族(城东)、赵尔巽赵氏家族(城南)等,在当时广有影响,成为旧城特有的文化现象。


清季以降,特别是20世纪上叶,由于连年兵燹(xiǎn),老泰城遭受重创。至新中国成立前夕,旧城的门楼、角楼毁坏,仅剩城墙根基。新中国成立初期,拆除旧城墙,填平护城河,修筑道路;“文革”间,拆庙毁像,断碑毁迹,历史遗迹荡然无存。


老街老巷


泰安:白发老城 国泰民安

小城的早晨


街巷是一座城市的骨架和脉络。街,《辞海》释为城市的大道;巷,释为小于街的屋间道,类似于胡同。同样是行人通过的地方,但与“路”的区别在于:街、巷、胡同处于人类聚集区内,路则偏重指道路,两地之间几百上千里,谓之道路而非街巷。


古之街巷与今天的称谓又有所差异。旧时对一座城市的经营,除几条主要街道有所规划外,多数街巷是自然形成的,人们结邻而居,或同族聚集,或异姓杂处,或生产经营,或生活祭祀,随着人口渐众,规模渐大,则街巷渐具。所以,古时的街巷实际上是一个片区、一个面,类似于现在的村居(社区)。现在的街巷则更关注于道路的特征,是一条线。如今,若提起某条老街老巷,老户居民则以手画圈:“喏,这片都是。”盖缘于此。


街巷是历史的时光机。她连接古今,沟通未来,是一座城市经济历史文化的见证。街巷演变的过程,就是一座城市变化发展的历史。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泰安县志》对当时街落有生动描摹,反映彼时兴盛繁荣的景象:“城内遥参亭前,酒楼饭庄相挨,货郎掮客错杂其间。中间的广场里,有戏台四五座,还有斗鸡、蹴鞠、说书、相扑等杂艺。数千人如蜂如蚁,各占一方,锣鼓讴歌,热闹非凡。南门外是通往省城与京师的大道,每日车水马龙,川流不息。西门外,自旧校场南抵社首,烟火数千家,大街百货杂陈。沿河一带,粮食、蔬菜、鱼、果、薪炭、器物,无所不具备。北门外,西通新街,东连铜器行,市肆鳞次。每当香客云集,锣鼓喧天,直达红门以上。半夜,灯火如繁星罗布,蔚为壮观。”至新中国成立前,主要街道车站街、财源街、大关街、升平街,总长2公里,连贯东西,均为条石板路,沿街商号百余家。


街巷名称有其独特的地域文化内涵,是这座城市的历史符号,带着深深的经济、政治、文化、风俗和地理风情等印记,是极其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文献资料查阅和实地走访,初步得出与街道相关的地名179处,其中街78处、胡同44处、桥17处、园(院)15处、庄7处、道4处、路3处、巷2处、湾2处、荡子2处、场1处、池1处、市1处、峪1处、崖头1处。在命名使用上,有不少是约定俗成,并无统一的原则和标准,却恰能较好地反映当时的自然和人文风貌。泰安老街老巷按命名特征,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因建筑物名。泰城因泰山而兴,神多、庙多、古建多是旧城的重要特征。诸古迹作为当时地理标志性建筑,便成了街巷命名的参照依据。比如,迎暄街、仰圣街、关帝庙街、龙王庙街、府前街、资福寺街、南关大街、校场街、清真寺街等,均因建筑物命名,是泰安街巷最常用的命名方式。


因姓氏命名。族聚是旧时重要的安居方式。一个族群就有可能形成一处片区街巷,或某街巷的居民主体。在地名命名时,很自然地便以家族姓氏作为专名。比如,东施家胡同、西施家胡同、范家胡同、李家胡同、柴家胡同、徐家园等。


因地形地貌名。泰城依泰山而建,环水如带,地貌丰富,自然实体名也成为街巷名的重要来源。比如,顺河街、圣泉街、青山街、灵山前街、运舟街、北海子、南海子、洼子街、葫芦套等。


因生产生活名。有人的地方便有生产经营、日常生活。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在老城及周围按照经营分类,出现了许多专业街市,如:柴火市街(东迎翠街)、运粮街、丝市街(白衣堂街)、铜器行街(永福街)、镯锣巷(祥符街)、粮食市街、大车档、驴市等。基于生活需要,人们又随手命名了打水胡同、米粉胡同等,也作为老地名留在当地居民的记忆中。


因历史人文名。泰安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有些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以街巷名的形式传承下来,如傅公街、萧家湾、赵家花园、英武街、胜利大院、共和街、灵芝街、祥符街等,成为当时历史文化的载体和反映。


因吉祥嘉言名。社会安定有序、生活幸福安康,是百姓的愿望。百姓将其用于街巷名称,寄托美好的愿望。比如,福全街、全福街、永福街、明德街、太平胡同、全胜街、平安巷、财源街、茂盛街等。


因居住点名。有些聚落或偏僻或零散,还不完全具备城市街巷意义,作为一种过渡形式,其用名也随意。比如,五马庄、三里庄、灵山庄、封家园、娄家园、贾家场、后家池、徐家园、张家园、林家荡子、丁家荡子等。


其他还有以方位命名,诸如北新街、东太尉街、西太尉街等。以特定人群命名,如路工街等。


革故鼎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泰城,因泰山而置、而址、而兴,建而圮,圮而建,几多轮回。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泰城发展日新月异,城区空间得到巨大拓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批准的《泰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2017年修订)》,城区规划面积207.7平方公里,中心城人口规模135万人。同时,更加注重古城保护,围绕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07年国务院公布)建设,规划历史城区东至虎山路,北至环山路,西至蒿里山,南至灵山大街,总面积276公顷。其中,古城区范围东至虎山路,南至财源大街,西至青年路,北至岱庙北街围合的街区,面积73公顷。


随着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旧区的改造与拓建,老城设施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有的名字也被弃用或变更,代之以新的姿态展示着时代的变迁。但文化依然,风情依旧,每每穿行于大街小巷,偶见一屋一墙、一门一窗、一砖一瓦,就会牵动那遥远的记忆,仿佛看见老街老巷渐行渐远的身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