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劇人"白凱南:師承馮鞏,賈玲的完美搭檔,如今扮演小丑博取同情

如今已經38歲的白凱南,23歲師承著名相聲演員馮鞏,27歲登上春晚的舞臺。

看似順風順水,可如今卻成為飽受爭議的"非喜劇"演員,白凱南的喜劇之路又在何方呢?

成長曆程

白凱南出生在藝術氛圍相當濃厚的家庭當中,父親是歌唱家,母親是舞蹈演員。

在家庭氛圍的薰陶下,他從小對舞蹈便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在2004年從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班畢業後,師從馮鞏,便正式踏上了藝術的道路。

馮鞏對這位徒弟的嚴格是出了名的,在一次春晚彩排後,因白凱南忘詞,便在下臺後痛罵了近三十分鐘,這讓白凱南倍感壓力。

在師父漫長的批評,指導中,他最終沒有頂住壓力,在散會後,躲在車裡爆哭。

此事之後,白凱南意識到兩件事,一是表演作品由不得半點馬虎,二就是師父對自己的重視。

成名之路

在2010年,由於師父的引薦,白凱南和賈玲組成搭檔,站在春晚的舞臺上。

用作品《大話捧逗》為全國觀眾帶來了一段令人難忘回憶,同時也獲得當年曲藝組"三等獎",可謂是一夜爆紅。

隨後又用作品《愛拼才會贏》《新笑聲客棧》等為觀眾帶來歡樂的同時,又收穫大批粉絲,提升自身知名度。

錯誤轉型

在經歷過爆紅之後,白凱南做出了迄今為止可能是最錯誤的選擇,火速轉型演員並投入到綜藝的錄製當中。

彼時的他擁有許多人夢寐以求的資源,有作品, 有名氣,人緣好並有師父的支持。

但是令人遺憾的是轉型的失敗,親手將之前積攢的口碑全部葬送。

白凱南在2014年一年的時間內,光速拍了三部電影分別是《窮途》《我爸比我小三歲》《摩卡行動》,三部電影票房全部撲街。

為了掙快錢,放棄和賈玲搭檔,參加了十一個綜藝,時至今日已經參加了七十二個綜藝節目。

讓自己過度曝光在公眾面前,沒有時間沉澱自己的作品,以致於和喜劇行業漸行漸遠。

而昔日的搭檔賈玲參加喜劇節目,創作喜劇作品,自始至終都在鑽研自身的專業,慢慢的在作品和口碑上超過了白凱南。

這讓白凱南意識到了自己的危機。

艱難前行

從綜藝咖想再轉回喜劇行業談何容易,幾年時間工作重心完全不在喜劇上,轉型又需要大量的作品,在短時間內創作出大量的作品,難度可想而知。

如今再去看白凱南的作品,直觀感就是鬧,他自己演的累,觀眾看的更累。

觀眾可能已經看膩了以鬧為主,以扮醜為主的喜劇作品。

可是白凱南沒有意識到,繼續用"過時"的表現手法進行演繹,得到的結果只能是差強人意。

在參加《歡樂喜劇人》進行表演的時候,硬加進"苦情戲",將"煽情"當做得高分、順利晉級的"小竅門"這顯然是行不通的。

例如賈玲在小品《你好,李煥英》中的表演,不誇張不吼叫,安安靜靜的把故事講完,讓觀眾們笑的前仰後合的同時潸然淚下,更讓後臺演員為之所動,這才是有深度的好作品。

在《歡樂喜劇人》的比賽上白凱南飾演的小丑輸給了演員張浩,整場表演下來,白凱南演的小丑看起來格外的辛酸,用唱跳支撐起整個節目。

表演的喜劇作品沒法讓觀眾笑,到了煽情的片段又沒法讓觀眾們哭,被淘汰也是情有可原。

"大潘"潘斌龍曾說過,喜劇舞臺就是屬於認認真真搞笑的人。

張浩也說過:喜劇的舞臺難道不就是讓觀眾笑嗎?

有網友稱:張浩這句話是在隔空向白凱南發出挑釁。但事到如今話中的意思估計只有張浩本人知道。

被淘汰在我看來也許不是壞事,白凱南該沉澱自己了,將作品裡的"放"收一收。

在此也希望白凱南重回巔峰給觀眾們帶來更多優秀的喜劇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