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為什麼要讀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附43部合集(電子書)


最全!為什麼要讀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附43部合集(電子書)

為什麼要讀矛盾文學獎獲獎作品?

因為——茅盾文學獎就相當於中國的諾貝爾文學獎。

1981年,根據茅盾先生遺願,將其25萬元稿費捐獻出來,設立了茅盾文學獎,當時決定由巴金擔任評委會主任。

此獎項的設立旨在推出和褒獎長篇小說作家和作品。當時規定每三年評選一次,參與首評而未獲獎的作品,在下一屆以至將來歷屆評選中仍可獲獎。

首屆評選在1982年確定,評選範圍限於1977年至1981年的長篇小說。“茅盾文學獎”是中國第一個以個人名字命名的文學獎,是中國長篇小說的最高獎項之一。

茅盾文學獎當時規定每三年評選一次,現每四年評選一次,凡在評選年度內公開發表與出版,能體現長篇小說完整藝術構思與創作要求,字數13萬以上的作品,均可參加評選。評選年度以前發表或出版的,經過時間考驗的優秀之作,在得到評委會不少於半數委員的贊同後,亦可參評;

多卷本長篇小說,一般在全書完成後參加評選;

鑑於評選工作所受的語言限制和各種具體困難,凡是用少數民族文字創作的長篇小說,均要求以漢文的譯本出版後參加評選;

同一作者不宜連屆獲獎。

最全!為什麼要讀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附43部合集(電子書)


茅盾文學獎的評獎過程公平公正,獲獎作品也有質量保障。反觀魯迅文學獎,獲獎的作品良莠不齊,更離譜的是,居然會出現評委獲獎的情況(這就好像足球比賽中裁判長距離帶球攻門取勝),這樣一比,茅盾文學獎的含金量,在國內還是首屈一指的。

2.談談我讀過的僅有的幾個茅盾文學獎的作家和相關作品。

a 莫言的《蛙》,作品和作者獲得諾貝爾獎完全不過份,對於生命的審視、舊文化習俗的崩塌的描繪、時代的刻畫及反思,都是小說的精彩之處。這是我欣賞的少數國產長篇中的一個。

b 王安憶的《長恨歌》,纖細精緻的筆觸刻畫了老上海的城市面貌與生活瑣碎,寫盡了那時那地那處境的女人的高傲與辛酸。王安憶坦言自己模仿了雨果寫巴黎的方法,但我覺得,拿《長恨歌》的開篇--視角遞進放大,由遠及近地描寫上海----來說,比之《巴黎聖母院》古建保護碩士論文文獻綜述式的寫法,更令我欣賞。

c 格非,我沒讀過《江南三部曲》,只讀過《褐色鳥群》。裡面的數個短篇,形式上很有博爾赫斯的味道,但內容上略顯空洞。

d 蘇童的《黃雀記》,小說故事內容和寓意都沒有太多新鮮之處,反應的現實也沒什麼鋒利的點。倒是《十月》等雜誌上看過幾個蘇童的短篇,行文風格、技巧都是不錯的。

e 遲子建,沒讀過她的獲茅盾獎的作品,讀過她的《世界上所有的夜晚》那個集子,裡面有《日落碗窯》等幾個短篇,行文溫柔徐緩,有溫度,但也僅此而已。

f 宗璞,只讀過語文課本里的她的《紫藤蘿瀑布》,記憶已經模糊了,只記得是課本文章不錯的那種。在讀曼斯菲爾德的集子的時候,看見了一次她的名字。十幾二十個短篇裡,宗璞只翻譯了一個,但確實寫得最聰明的一個,展現了曼斯菲爾德的技巧與智慧。

g 霍達的《穆斯林葬禮》。寫得很糟,既沒有宗教的思想深度和歷史淵源,又缺乏嚴肅文學的誠實性。

這樣歸下來,可以看出,茅盾文學獎的含金量在逐年提升。個人覺得,近來得獎的作者,較之之前的得獎者,大多都有明顯的超越。

“茅盾文學獎”是中國第一次設立的以個人名字命名的文學獎,是中國長篇小說的最高文學獎項之一。茅盾文學獎由中國作家協會主辦,根據茅盾先生生前遺願於1981年設立。文末領取!

最全!為什麼要讀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附43部合集(電子書)

茅盾文學獎1-9屆全作品電子書目錄:

最全!為什麼要讀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附43部合集(電子書)


最全!為什麼要讀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附43部合集(電子書)


最全!為什麼要讀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附43部合集(電子書)


最全!為什麼要讀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附43部合集(電子書)


最全!為什麼要讀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附43部合集(電子書)


最全!為什麼要讀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附43部合集(電子書)


最全!為什麼要讀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附43部合集(電子書)


最全!為什麼要讀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附43部合集(電子書)

本文分享的資源版權屬於原出版機構,本資源為電子載體,傳播分享僅限於家庭使用與交流心得、參考和輔助購買決策,不得以任何理由在商業行為中使用!

簡單完成2個步驟,就可以領取(高清電子版):

1、首先,要點擊關注本人,並轉發本文。

2、然後,在我的頭像旁邊,點擊“私信”,發送數字“327”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