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焦慮症患者才能懂的9件事

1、焦慮症≠常人的焦慮

焦慮是所有人都經歷過的正常甚至有益的情緒。但是焦慮症患者向正常人傾訴感受,往往是不能被理解的。與部分人的看法相反,焦慮症不僅是精神狀態,更是一種精神健康疾病。未經治療的焦慮症可能會嚴重影響工作或學習,影響參與家庭和其他社會關係,甚至無法享受正常的日常活動,這跟正常人的焦慮情緒有著質和量的差異。


2、症狀不僅體現於心理,還有身體

即使焦慮症是一種“精神”健康障礙,但它不只是影響思想和心理。焦慮症狀可通過軀體反應顯現出來,甚至有些是嚴重的。例如,有過驚恐發作的人可能會感到頭暈,乏力或呼吸急促。恐慌症可能是焦慮症的一種或單獨的疾病。廣泛性焦慮症的身體症狀通常表現為肌肉緊張,心悸、不真實感、易怒,煩躁不安和各種感官上的不適。


3、焦慮症是中美兩國最常見的精神疾病

很多人認為抑鬱症才是最常見的精神疾病,實際上排在第一的是焦慮症。但是,焦慮症和抑鬱症之間可能存在關聯。


4、恐懼感十分真實

正常人往往很難理解,並認為患者持續不安的恐懼感很可笑、不合理,但實際上焦慮症患者感到的恐懼感非常真實,如臨大敵,如面向懸崖。


5、驚恐發作勢不可擋

驚恐發作是突然出現的強烈恐懼或強烈不適感,在幾分鐘之內達到頂峰,並可能同時會出現幾種身體和認知症狀,包括但不限於心悸,發抖、噁心,頭暈、瀕死感、以及怕自己發瘋,怕自己猝死的強烈恐懼感。有限的驚恐發作可在數分鐘緩解,但地獄式的驚恐發作,無論你如何“飄然、接受”都很難解決,這時候鎮靜劑才是最好的選擇。


6、焦慮症和抑鬱症可能共病

焦慮和抑鬱症並不少見。焦慮可能是臨床抑鬱症的症狀,抑鬱可能是焦慮症的症狀,臨床上,焦慮引起的抑鬱症並不罕見。


7、焦慮症發作通常在晚上

焦慮症在夜間發作並不罕見。當患者嘗試入睡時,可能容易感到身體緊張、抽搐和心跳過速,從而導致失眠、入睡困難、容易驚醒。(我個人的驚恐發作通常都是在晚上8點左右)


8、你真的很難“克服它”

家人朋友總是說:不要擔心,要克服它。但是作為患者,克服是很難做到的事,要接受也是十分困難,很多身體症狀甚至疑病想法完全不受控,就像感冒無法控制流鼻涕一樣,患者本人是非常難熬的。


9、這不僅僅是心理問題

普通人對焦慮症的最大的誤解,可能是認為它只是一種心理狀態。許多人認為焦慮並不重要,認為這只不過是每個人都經常遇到的日常煩惱。但是焦慮症則不然,如果不及時治療,很可能會往越來越嚴重發展,甚至對身體造成其他健康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