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對中藥材生地價格行情分析

 一、生地的基本情況
  生地具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功能,用於熱病舌絳煩渴、陰虛內熱、骨蒸勞熱、內熱消渴、吐血、衄血、發斑發疹等症。生地的功效種類很多,是很多配方和中成藥不可缺少的一味藥材。


專家對中藥材生地價格行情分析


  生地野生家種均有,生地總量中家種生地較多,現在山西、河南為兩大主產區,其中山西產量大約佔全國的65%以上,山西生地主要分佈在晉南地區的襄汾、絳縣、萬榮、冀城等縣,河南主產於武陟、溫縣。地黃喜溫暖、光照充足的氣候條件,怕乾旱和積水。4月中旬種植,10月逐漸進入休眠期就可以收穫。生地種植的*特點是不能重茬種植。
  前幾年生地價格大幅度上升,農戶種植面積增加,由於生地不能夠重茬種植,現可種生地的土地相對以往減少很多,農戶多外出包地種植生地。生地種植摘蕾、病蟲害防治等很費工時,且加工需要相對苛刻的條件,所以種植過程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前幾年隨著物價大幅上升、人民幣貶值以及勞動力價格的上升,生地的成本漸漸提高。*近生地市場進入銷售淡季,近期人氣不高,少見大貨走動,市場多為零星購銷,價格基本保持穩定,現混級貨售價10元左右。
  二、現在的種植情況
  生地現在的價格對種植的影響:生地的生長週期為2年,一年為育苗期、一年為繁殖期。產地農戶多是採用種苗繁殖,故生地的實際生長週期為1年,是一種生長週期很短的藥材;同時生地是一種畝產量很大的藥材,一畝土地可以產幹品生地500公斤以上;按照現在的價格生地一畝土地一年的毛收益為6000元左右。


  雖然生地種植成本有所提高,但這個價格對於農民來說還是有豐厚利潤的;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生地種植面積也不是特別大,前幾年價格一直處於很高的價位,農戶種植面積大幅提高造成現在可種植面積減少了,而且前幾年一直處於較高價位,農民習慣了高價位,價格下降對於生地種植面積影響還是顯著的。
  生地的種植面積是利好和利空兩種消息的函數,據產地藥商反映今年4月份生地種植時期價格比較穩定且價位較高,今年種植面積沒有有效的減少,與去年種植面積相似。
  三、生地的價格趨勢及庫存量
  在上一輪藥材上漲行情中,生地沒有像三七、太子參、麥冬、白前一樣風光,但生地的行情也有不錯的增長。從2009年中藥材上漲行情開始,生地在種植時期價格開始小幅上升,但幾年生地的種植面積沒有擴大;生地的價格就這樣隨著大牛市的行情,價格也不斷走高,到2010年生地的價格突破兩位數到達10元/公斤,*後又一次在種植時期價格大幅上升,在短時期內達到13元/公斤。
  2010生地產新時期正是中藥材這輪上漲行情*瘋狂的時期,生地的價格不但沒有受到產新的影響下降,而是逆勢達到15元/公斤的高價;生地的價格在大牛市的支撐下保持堅挺狀態,但是在2011年產新時期生地並沒有再次上演價格上漲的好戲,*終於下半年中藥材市場進入下降和調整時期,在沒有人氣的幫助下價格也逐步下滑。

  四、生地的後市觀察
  在這次上漲行情中,生地雖然沒有十分驚豔的表現,但是價格上漲確實刺激了生地種植面積,生地在這次上漲行情作用下留下一定量的庫存。
  生地價格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前幾年種植的面積大於生地實際的需求量,在供給與需求的作用下價格逐漸下滑。現在距離生地產新還有3個月的時間,生地用藥處於淡季,且仍有一定的庫存量,在沒有人為等其他因素干擾下,生地將還有一定的下降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