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打細算,油鹽不斷

俗話說:精打細算,油鹽不斷。過日子是這樣,財務規劃也是一樣。“你不理財,財不理你”。規劃財務也需要瞻前顧後,才能吃穿常夠。

一、什麼是財務規劃?

理一生之財,是為了平衡一生的收入差距。人一生當中,有時收入大於支出,有時支出大於收入,財務規劃是為了讓人生各個階段都有足夠的錢。

精打細算,油鹽不斷

財務規劃的目標是確保財務安全,追求財務自由。

  • 財務安全:確保生活不會因為一些突如其來事情而發生重大改變。
  • 財務自由:被動收入足以應對生活當中所有開支,工作只是為了實現自我價值。
  • 人從一出生到終老,一直都是一個消費的過程。但是我們賺錢的時間卻有限,大概25歲到60歲之間,我們要在有限的時間內賺到一生所需的花費。但一個人無論有多成功,也無法避免意外和疾病的來臨,所以幸福的人生需要提前規劃。
  • 人生的道路有多長是我們未知的,但從我們出生開始到迴歸自然,始終有一條線伴隨我們終身,這條線就叫做消費線。因為我們一生都在不停地消費,而我們賺錢的時間卻是有限的。
  • 假如我們從22歲開始步入社會到55歲退休,我們真正工作的時間只有30年左右,這是我們的奮鬥期,也是家庭責任最重要的人生階段,這個期間我們賺錢不僅要解決自身的日常生活開支,孩子的教育費用,父母的贍養費用以及未來買車購房,醫療養老的費用等等。
  • 同時還要將這短暫時間所賺到的錢留出一部分作為盈餘,一般人會用盈餘來做兩件事:養小孩和養自己。養小孩,比如養大一個孩子需要花大約49萬左右;另外我們還要養自己,因為每人都會慢慢變老,我們也都希望老的時候有足夠的養老金。
  • 但很多人不一定能賺夠人生一輩子要用的錢,假如在人生最重要的打拼階段不幸發生意外和疾病,或者因為事業和破產都有可能令到我們的收入中斷甚至為零,那我們的責任就不能完成。
精打細算,油鹽不斷

二、財務規劃工具的選擇

說到工具,就不得不提財務規劃的三要素,即:安全性,收益性,流動性。

財務規劃工具的選擇其實就是三者之間的平衡:沒有完美的工具,只有完美的組合。每一種工具在財務規劃當中,都有其不可替代的性質。而年金保險有其特有的不可替代性,即專款專用,穩定正收益以及複利增值。

專款專用體現在人生固定的兩筆開支:養老金以及教育金。

1.養老金

時間不一定會造就一位偉人,但一定會造就一位老人。社保雖然可以解決一部分養老金,但是那仍舊是遠遠不夠的。養老金的缺口,要提早規劃。不給兒女增加負擔成為了現在90後的爸媽們的心聲,那麼年金險的主險+萬能賬戶,相當於一個非常孝順又省心的兒子。

我國社會科學研究院發佈的《社會保障綠皮書:我國社會保障開展陳述(2019)》(以下簡稱《綠皮書》)指出,我國鄉鎮員工基本養老保險已墮入“高名義繳費率、低代替率和低可繼續性”的尷尬境地。

《綠皮書》指出,近些年來,我國政府不斷加大對鄉鎮員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補助力度,補助數額現已從1998年的24億元上升到2017年的8004億元,增長了332.5倍,20年內各級財政補助鄉鎮員工基本養老保險的總數額達4.1萬億元。

不過,即便如此,《綠皮書》仍指出,現在我國鄉鎮員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均勻代替率不到50%。

所以說我國目前的養老現狀非常嚴峻:

  • 老年撫養比不斷攀升,2018年達17%,也就是不到6個人就要養1個老人。
  • 社保基金缺口約10萬億,延遲退休成為必然趨勢。
  • 養老金替代率45%,跌破國際警戒線55%。
  • 慢性病普遍,60歲以上老人患病率超過50%,醫療花費是在職時期3倍。
  • 失能失智高發,2016年我國失能、失智老人佔老年人口18.3%。

養老金提前準備,刻不容緩!

2.教育金

在面臨子女教育問題上,不是孩子等著錢用,而是錢等著孩子用,並且必須要專款專用。

近期一張“小學生暑假開支表”曝光,家長表示:花掉我半年多工資!

精打細算,油鹽不斷

所以說,教育的支出,也是家庭資產支出非常重大的一項,具有緊急性和不可推延性。

比如這次的疫情,很多留學生在家過完年要回去上學的時候,突然機票價格暴漲,並且需要從第三國迂迴才允許入境,機票錢、酒店錢,一下額外支出數萬元甚至十餘萬元。

因此教育費用,必須要提早做規劃,保障資金安全,同時要有一定的流動性。

那麼這兩大必須的支出,應該如何做好規劃呢?

  • 銀行的錢流動性太高,是用來消費的,而不是用來存的,銀行理財往往理的永遠是本金,無法做到資產穩健增值。並且隨時可能被支取。比如突發性消費,衝動消費,都可能被隨時支取挪用。
  • 而各類投資工具及投資方式,在追求收益的同時,也要考慮風險,比如前一陣的P2P公司大面積跑路。以及虛擬貨幣的各種崩盤,都對我們的投資本金造成了一定的威脅。
  • 而買房或者建房,出租房產,也會帶來各種麻煩,諸如:疲於與各種房客打交道,緊急變現能力差,房屋折舊造成的損失等。而以後可能還會涉及到房產稅等等支出。

所以想要實現財務規劃的目標,要麼用本金賺錢,要麼用時間賺錢,越早規劃越輕鬆。

就像這張爬坡圖,越早開始爬坡,雖然時間越長,但是坡度也就越緩,要到達目標也就越省力。

精打細算,油鹽不斷

而年金保險,正是這種可以靠時間取得穩定正收益的一種工具。就算前四年都有穩定的高收益,到第五年一旦虧損,也可能前功盡棄。而每年都有一個持續的中等收益,雖然看似不多,但是持續不斷,最後的結果可能是相當驚人的。

精打細算,油鹽不斷

穩穩地幸福,比心跳的感覺更美好。持續的正增長,就像龜兔賽跑中的龜,持續穩定的努力付出,必然會得到更好的回報。

愛因斯坦曾說過:複利是世界上第八大奇蹟,它的威力甚至超過了原子彈!

2018年6月14日,第十屆陸家嘴論壇中,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郭樹清出席並發表演講,演講中提到

“高收益意味著高風險,收益率超過6%的就要打個問號,超過8%的就很危險,10%以上就要準備損失全部本金”。

三、年金的獨特性

相較於以上幾種投資方式,年金保險有其特有的功能。年金保險,是指以被投保人生存為給付保險金條件,並按照約定的時間間隔,給付生存保險金的人身保險。在前幾年的繳費期,體現了年金保險的強制儲蓄功能,防止規劃好的教育金和養老金被諸如衝動消費等臨時性非必須的花銷所打亂。而過了繳費期,則可以擁有一個終身相伴的現金流,一直呵護到終老。

目前的經濟形勢,全球都處在一個量化寬鬆的階段,因為疫情的影響,全球各大股指暴跌,全球各大央行紛紛放水救市,其導致的蝴蝶效應就是貨幣的貶值,利率的下降。而雪崩之下,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中國的金融市場以及央行的貨幣政策,一定也會隨之調整,降息在所難免。並且央行行長周小川也曾表示,儘量減緩中國進入零利率和負利率時代。所以說對中國市場而言,零利率和負利率,也只是時間問題。

而帶有萬能賬戶的年金保險,則可以及時的鎖定一個相對較高的保底收益率,當前鎖定保終身。也許現在看不出來,但是當國內利率接近零的時候再看,一定會感嘆當年的明智選擇。

如果其他投資渠道不理想,年金險萬能賬戶裡的資金可以享受5%以上的複利,輕鬆取得睡後收入。當外界市場復甦,有更好的投資機會出現,則隨時可以拿出來80%的資金去投資,進可攻退可守。所以說有足額年金險保單做後盾,公司資金週轉,投資理財低點接盤,都是輕輕鬆鬆的事情。

精打細算,油鹽不斷

四、總結

幸福的人生,是有準備的人生;保障全面,則可以解決父母之憂,解決子女之憂,解決一切後顧之憂。你永遠不知道“風險”和“明天”哪個會先到,那麼需要我們做的就是未雨綢繆,當風險不幸降臨時,也能把損失降低到最低。各類投資工具及投資方式,在追求收益的同時,也要考慮風險,天上沒有掉餡餅的事,越是覺得錢好賺,那麼越可能是個騙局。辛辛苦苦賺來的錢,不要交了智商稅。

穿不窮,吃不窮,沒有計劃一世窮。增產不節約,好似無底鍋;節約不增產,太陽底下水碗。增產節約,點滴成河。緊緊手,年年有。合理規劃,錢財無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