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順醋業--迴歸正業的醋,能再次飄香嗎?(深度第一篇)

這段時間受到疫情影響,引發全球資本市場巨震。市場中瀰漫著各種抄底及金融危機的各種聲音,但小獵豹熟知,當下其加倉抄底or減倉割肉,不是拍腦子做決定,而是審視手上持倉個股邏輯而做出的判斷。

與其花時間在預測當晚美國股市,歐洲股市市場漲跌等,不如好好研究公司的基本面和行業,瞭解公司經營受到疫情影響短期修復的可能性。如果疫情帶來的只是情緒恐慌的波動影響,那麼處之泰然的撿便宜貨,不正是我們“夾頭”最高興的事?

別人恐懼,我貪婪,別人貪婪,我恐懼。這是你的能力決定的,也是決定你跑贏市場的能力。

首先,我們無法預測國外疫情拐點出現在何時,但是我們堅信人類肯定可以戰勝本次疫情。這點大家應該都認同吧,如果不認同,大家將不必往下看該文。

恆順醋業是國內四大名醋之一的鎮江香醋,目前是國內毋庸置疑的食醋第一品牌。對於一家公司業的研究,小獵豹主要是從五大方面:

一、追本來溯源,看公司歷史發展的成與敗,研究“根”生長的地方。

二、好行業出好公司,食醋行業賽道優質與否?能抗海天等龍頭的“暴擊”?

三、重壁壘是核心,公司產品實力如何?

四、看預期有夢想,改革是否能釋放動能?

五、模糊的準確,預測未來公司業績增速與估值?

一、追本溯源,瞭解於立足過去。

投資是投資未來,但未來是具備巨大不確定性,何人又能準確把握呢?而從公司的歷史切入研究,有助於我們尋找公司過去的優缺點,尋找公司過去的確定性。請注意,這裡是過去的。

恆順醋業做醋歷史深厚,從清朝1840年創建,一個歷史悠久不折不扣的老字號,而這正是消費類商品的競爭力。這種競爭力是其他對手無法短時間通過任何渠道獲取的,也是無可替代的差異化能力,上百年曆史的老字號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極高。

2001年恆順醋業上市,進入資本市場的恆順享受資本的“紅利”,開始各種資本投資,先後進入光電產品,房地產,建築安裝工程等等,回頭看,這是多麼不務正業的投資,公司也為此付出慘重的代價,錯過調味品快速發展的10年,而海天和廚邦也因此一騎絕塵。

到了2015年公司開始聚焦調味品主業,剝離各種副業,公司整體經營情況漸趨穩定,發展開始迴歸正軌。新產能生產線也正在建設,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2015年之後,公司調味品佔比不管提高,目前接近95%,毛利率提升到調味品平均水平,19年三季度為44%,證明公司的產品競爭力比較穩定,錯過10年還能保持良性成長,這是公司拐點的表現。

歷史對比調味品醬油龍頭海天味業的數據:

如果用調味品中的醬油和醋做對比,海天是醬油龍頭,市佔率在20%,恆順是食醋龍頭,市佔率在10%。在市佔率上,海天是恆順的2倍。在營收體量上,恆順16.9億,海天170億,相差10倍,數據是18年營收,因為19年恆順還未公佈。當然由於醬油和食醋市場空間有較大的的區別,不能相同並論。但在營收增長上,海天也將近恆順的2倍。.

公司業務上雖然是迴歸調味品主業,但由於公司是國企,在員工及高管股權激勵上可謂是“無動於衷”,目前沒有一個高管持有公司股份,而海天高管持股基本是都上千萬股,董事長龐總直接持有2.5億股,這部分資產就超過300億。而且,公司高管的工資在業內是微不足道,平均工資在30萬年薪,這可是年薪,海天龐總等基本都是400萬的年薪。一家沒有高管持股的公司,且工資還不如業內同行的10分之一,是很難把高管跟公司的利益綁定在一起。

到這裡,大家是不是會覺得海天的確定性會比恆順高?是的,沒錯,海天味業的確定性高。而由於確定性強,被市場廣而傳之,其收益性就會大大打折。而恆順醋業由於被人詬病,或跑出預期,或者靚麗的收益大有可能。

分析公司過去的“是與非”,可以使我們更好對了解公司,知道企業做了什麼,有什麼值得期待。

二、行業決定公司

大行業才能出大公司,萬億級別的白酒行業才能出近萬億茅臺,大家電行業才能出幾千億格力和美的。但調味品中多數細分子行業都屬於“小行業”,跑出上千億市值的公司,可能性較低,目前業內只有海天味業一家獨大(3000億市值),醬油老二的中炬高新也只有300億的市值,心裡有底,別跟某些大V一樣,動不動喊千億市值不是夢。不要被忽悠去做夢,記住“你的命”。

行業的特殊性

前面對我們對比醬油,但醋不同醬油,地域屬性極強,這是受到我國傳統飲食文化的影響,山西老陳醋,鎮江香醋,四川保寧醋,福建永春老醋為四大名醋,割據四方。可以說,食醋行業內沒有絕對龍頭企業,恆順醋業雖號稱出行業老大,但其市佔率只有12%。

醋要全國化推廣是極其困難,每個地方的飲食口味不同,而且也有屬於當地的文化體系,比如山西老陳醋口味偏重,而鎮江香醋口味清淡,都因當地飲食習慣而定。短時間要全國化推廣,對於食醋來說或將勞而無功。

理解這個因子,我們就可以得出,恆順醋業要做大做強,不能從大舉打入“別人”的地盤,一旦你看到公司有此行動,那麼就是你堅定賣出的邏輯。

行業上下游

食醋的上游主要為高粱,糯米等農作物,對上游的依賴性不強。下游主要是餐飲消費和家庭消費,對渠道的依賴度較高,餐飲渠道有先發優勢,廚師對其烹飪技巧的掌握以及師傅教徒弟的方式,易守難攻。家庭消費,一般是商超及雜貨鋪,商超是最重要的渠道,商超往往需要靠促銷力度來競爭,包括商品擺放位置等等,會有較高的銷售費用投入,其粘性不如餐飲渠道。

恆順醋業目前在渠道方面還較大的提升空間,這點將在後續“看預期有夢想”中重點論述。

行業空間

行業的天花板是公司產品市場是仍有多少的增長空間,才會趨於飽和。這是我們投資一家公司之前必須深入研究的一個指標。

行業空間可以分為增量空間與存量空間。增量空間是市場規模與潛在需求的增長,往往需要透過未來 看現在,蛋糕可以做多大,粗放式競爭。存量空間是一個有到優的過程,往往會是強者恆強,贏家通吃。有時候,判斷行業拐點或者需求拐點的出現,將是我們獲取超額收益的前提。

當然,行業如果存在產業升級,或有新需求等情況的出現,久的行業天花板將會打破,而這往往會讓行業帶來持續的增量空間,好比汽車行業類,手機行業等新創新的出現。

回到食醋行業,目前食醋遠不到行業天花板,而在消費升級和民眾對健康意識的提高,行業在處於新增空間和存量空間並存的階段。因此,我們在計算的時候,需要將增量和存量市場一起算,再用公司的滲透率或市佔率(需結合提升空間),則可模糊確定算公司的成長空間。下文會重點分析恆順醋業的成長空間。

增量空間方面

食醋行業規模過去5年的複合增長率18.7%(醬油同期只有10%),這是調味品裡面還處於發展期的子行業。但是否量價齊升,我們需把行業模式拆開銷量和價格來分析。

根據行業數據,銷量過去5年的複合增長率4.5%,價格同期增長率是13.5%。可見,確實量價齊升,且價格是主導。由於調味品人均消費低,生活必需品,銷量和價格往往不會成為反比。

量:對標國外(日韓),食醋人均消費量還有2倍提升空間。對標國內,消費升級疊加餐飲持續擴容,銷量提升趨勢確定性強,但大規模提升可能性不大,畢竟飲食習慣的改變需要潛移默化。

價:主動提價2-3年一次,且成功率極高。產品結構優化,高端產品佔比提高,是行業發展的確實,這點是醬油走過的路子,醋必將會複製。

存量空間方面

根據中國產業信息網數據,2018年我國大小醋企共計 6000 餘家,其中品牌企業只佔 30%,剩下70%均為家庭式小作坊。年產能在10萬噸以上只有恆順,水塔,紫林這三家,其中恆順醋業是唯一一家年產能30萬以上。

從上面數據,可以得到行業的規模化生產程度低,集中度低,這就帶來存量市場的競爭。民眾收入增加,健康意識提高,食品安全意識提高,行業將向名、優品牌企業靠攏,一個有到優的過程。產品結構的升級,將打開行業後續的的增長空間。

本章小結,恆順醋業的過去,錯過調味品行業高增長的十年,公司痛定思痛,迴歸主業,並將做到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高管股權激勵等改革是後期看點,綁定高管利益,是做大做強的前兆。行業有增量和存量並存的增長空間。

那麼接下來恆順醋業的後續研究側重點,將在於:

1、回到公司基本面,公司產品實力如何?

2、靠什麼掙錢?掙誰的錢?業務是否能保持持續擴大?

3、公司值得做“夢想預期”。改革是否能釋放動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