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冰川下存放著遠古病毒?到底有多厲害

大家好歡迎來到北緯講異事。

地球的兩極分為南極和北極,同時也是地球上終年溫度最低的地方,冰雪終年不化,南極又比北極要大得多,有更為廣袤的冰天雪地,至於南極存在的有多久,從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南極?這估計能追溯到遠古了。

南極冰川下存放著遠古病毒?到底有多厲害


深邃而神秘的沃斯托克湖位於南極大陸東部俄羅斯沃斯托克南極考察站3.7公里厚的冰層之下,長230公里,寬50公里,深達800米,和北美的安大略湖面積相當,是世界最大的冰川下湖泊,終日不見陽光和空氣,是地球上生存環境最惡劣的地區之一。近日,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的克里斯特納研究了從沃斯托克湖上方冰層提取的樣本後發現,沃斯托克湖已被冰層覆蓋1500萬年。

研究者使用遙感技術繪製了沃斯托克湖的地形圖,發現其一端較淺,一端較深,兩個湖盆被一道海底山脊分隔,山脊處可能有海底熱泉噴口。

湖水溫度常年保持在零下3℃,但奇怪的是湖水卻始終保持液態,專家推測是上方冰層壓力所致。

南極冰川下存放著遠古病毒?到底有多厲害


通過研究沃斯托克上方冰層融水的樣本,科學家發現了微生物存在的證據。

克里斯特納說,“沃斯托克湖已與世隔絕上百萬年,很可能擁有獨特的生態系統。”在這種生態系統中,微生物依靠湖水中的礦物質獲取養料,和地球表面普遍存在的基於光合作用的生態系統截然不同。

初步的基因研究發現,冰湖中存在多種極端環境微生物,既包括單細胞生物,也包括多細胞生命體,數量達上千種,有的種類甚至極其罕見。

專家表示,不排除冰湖中存在遠古病毒的可能性。

南極冰川下存放著遠古病毒?到底有多厲害


2007年,科學家在南極馬林斯峽谷的永凍冰樣本里發現了休眠800萬年的細菌。在將其試復甦後,這種細菌以驚人的速度每70天分裂一次,但幸好它對人體無害,這個分裂速度雖然是70天一次,但是想想幾百萬年過去了,也是很恐怖的。

2017年二月,美國科學家在墨西哥地下礦洞中發現了5萬年前被困在礦物晶簇中的的細菌,在重見天日後,這種細菌迅速繁殖。研究發現這是一種基因排序特殊的新型類芽孢桿菌。令人恐慌的是,它對目前70%的抗生素具有抗藥性。

專家分析認為,礦洞的生存環境極其惡劣,長達400萬年不見陽光,食物極端稀少,這些細菌在與其他微生物的競爭中自然演化出某種抗性。

南極冰川下存放著遠古病毒?到底有多厲害


研究的結果也表明,這種細菌只對天然抗生素具有抗藥性,但天然抗生素占人類目前使用的抗生素的99.9%。

現在全球都在關心的環境問題就是氣候變暖,有學者指出,如果地球溫度持續增溫,南極大陸冰花融化,很有可能會釋放出冰雪下面的遠古病毒,遠古病毒如果很有得到有效控制,很有可能毀滅人類。

南極冰川下存放著遠古病毒?到底有多厲害


這種言論的可信度有多少呢?

目前為止,雖然發現了部分新細菌,但科學家認為這沒必要大驚小怪。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經常有新型菌類被人類發現,冰川融化的病毒也只是其中的一種罷了。並且這些細菌和病毒對人類來說是第一次發現,卻不能否認它們早已在地球“安家”的事實。

這點就大程度證明了,即使冰川下的遠古病毒被真的釋放出來,也不會對人類造成太大危害。

就算髮現最古老的病原體,我們也不必為此擔心。古老的病原體必須要與相匹配的“目標”組合,才能達到某種對人類不利的效果,但後者早已滅絕在這個地球上。不過由於冰川融化,確實會給海洋帶來大量新物質,海水中的細菌結合方式也變得更多,有利於循回微生物的進化過程。

南極冰川下存放著遠古病毒?到底有多厲害


可見遠古病毒毀滅人類的說法可信度不高,但是隨著氣候變暖,冰川融化所帶來的問題還是很多的,海平面上升,陸地面積減少。這個可能是最當緊的了。而且再次引發冰河時代也不是不可能的。還是好好愛護我們的地球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