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靠綜藝“回春”後,就有機會演唱電影原聲?

歌手靠綜藝“回春”後,就有機會演唱電影原聲?

1905電影網專稿“今年的音樂類節目《歌手》和《天賜的聲音》(網絡熱度)都太平了,感覺還沒有合適的人適合接下來唱電影主題曲。”從事了3年影視作品原聲宣傳工作的小優向我們吐槽到。

如今,《歌手之當打之年》賽程已經過半,一直牢牢佔據同時段的收視冠軍。而另一檔音樂類節目《天賜的聲音》雖然大咖齊聚,但整體表現平平。後者從複雜的賽制到怪異的剪輯,都被不少觀眾批為“天賜的尷尬”。

首播於2013年的《歌手》,已經熬過了七年之癢,卻依舊面臨挑戰。“當打之年”的陣容在播出之前,就被外界公認是歷屆沒看點的,絕大多數都是老面孔。以“奇襲”作為全新賽制,但話題更多是“雲錄製”,以及節目初始,歌手黃霄雲在選擇奇襲對手的爭議。

歌手靠综艺“回春”后,就有机会演唱电影原声?

新一季《歌手》同樣沒有獲得過高的評價,一改往屆的標準,向更有網絡熱度的歌手拋出橄欖枝。一方面是讓他們作“補位/奇襲”身份更有說服力,另一方面也為了更走近年輕觀眾——節目組在今年首次沒有招募“50歲以上”的評審。

歌手靠综艺“回春”后,就有机会演唱电影原声?

走紅短視頻平臺的歌手隔壁老樊參加《歌手》

畢竟,對於觀眾而言,大家關心的並不是賽制,而是真正能令人驚豔的音樂演出。

那麼,這群更符合當下網絡潮流的年輕歌手是否又會藉著綜藝節目,開啟他們的“當打之年”呢?這仍是一個未知數,不過我們可以從過去那些同類型的綜藝節目中,細數出參與者和電影的勾連。

爆款節目能讓歌手現象級回春

幾乎每一位參加了綜藝節目的歌手,在有了熱度之後,都得到了更多機會的曝光和商業活動。

綜藝節目《中國好聲音》第一季熱播,導師楊坤以“32場演唱會”成為當年熱詞。與此同時,百度指數同樣顯示,他個人熱度峰值至今處在《中國好聲音》第一季期間。

歌手靠综艺“回春”后,就有机会演唱电影原声?

因參演錄製《我是歌手》第一季而爆紅的黃綺珊,雖然打著有好作品才會出歌的旗號,但是賽後就為電影《咒絲》演唱了主題曲,同時也能發現她參加比賽後7年的發歌量,遠遠超過了之前13年。更不用說,她近年頻繁在同類型的綜藝節目中露面。

歌手靠综艺“回春”后,就有机会演唱电影原声?

黃綺珊參賽前後的作品數量(未含以藝名小霞推出的專輯)

同期參賽的歌手林志炫,更是在節目之後經歷了一段爆紅期。在當年第一季度之後,他個人的百度搜索指數上漲了92倍。同時在淘寶上,他過往所有的專輯都出現了現象級的售罄。

很顯然,爆款綜藝節目足以帶動參與者的各種數據,讓其成功地回到主流市場之中。一時間,不少歌手都渴望加入到這類綜藝節目中。2015年成為《中國好聲音》和《我是歌手》兩檔節目的巔峰年。

《中國好聲音》有周杰倫首次參加綜藝節目的噱頭,平均收視率在4.8%左右;《我是歌手》的平均收視率達2.725%,李健在節目中推薦的《哈扎爾辭典》在書店脫銷。

歌手靠综艺“回春”后,就有机会演唱电影原声?

同年以踢館歌手身份參加錄製的李榮浩,雖然早已在參賽前,以一首《李白》獲得了各大音樂頒獎典禮的認可,但是真正讓他出圈的還是靠《我是歌手》。即便近年來,他頻繁登上熱搜,成為話題中心,但百度指數顯示,他的個人熱度峰值依舊處在《我是歌手》第三季期間。

歌手靠综艺“回春”后,就有机会演唱电影原声?

這一切都為後續同質化綜藝節目逐漸氾濫埋下了伏筆。

火爆程度竟有時效性?

《我是歌手》《中國好聲音》爆紅之後,音樂類節目開始以各種不同維度的“創新”而湧出。《蒙面歌王》《天籟之戰》《樂隊的夏天》《中國有嘻哈》《明日之子》《創造101》……不管是上星衛視還是網絡平臺,都鉚足了勁推出相關類型的節目。

歌手靠综艺“回春”后,就有机会演唱电影原声?

在近5年裡,幾乎有一定地位的歌手,都至少上過一檔競演類綜藝;大部分的新人歌手都是從選秀節目出道。在這些節目的作用下,觀眾很快開始進入一個審美疲憊的狀態。

判斷一檔節目的熱度是否真的夠強,有一個相對比較直觀的角度可以評測。那就是你去看節目播出之後,相關藝人的商業邀約,尤其是影視作品OST(原聲帶)數量。”一位曾擔任某檔音樂類節目的藝人統籌,把她的觀點告訴了我們。

她告訴我們,近年有兩檔節目類節目一直在暗自較勁,即便其中一檔節目總能有不錯的音樂推出,甚至會成為翻唱者後續演唱會上指定的演唱曲目,但較另一檔節目來看,它後續的商業性就要弱很多。

根據她的觀點,我們整理出了2015年至今部分歌手在參加《歌手》前後的影視作品原聲錄製情況。

歌手靠综艺“回春”后,就有机会演唱电影原声?

從表格中可見,徐佳瑩在參加完節目錄制之後,單就2016年整年,就有多達6首原聲歌曲的錄製。而在此之前,她僅有2首的紀錄。而像陳潔儀、老狼等因節目“回春”的歌手,均有獲得不錯的影片邀請。

但從2017年開始,參與節目錄制的歌手在後續電影邀約上就要少了很多。“一方面是很多大牌歌手不願意接電影主題曲,而另一方面則是同質化節目湧出之後,很多歌手會被代替。”小優解答了我們的疑惑。

“電影在上映前夕,宣傳人員只想通過各個維度來增加熱度,所以啟用當下熱門歌手來演唱主題曲或者概念曲,是最有可能實現‘1+1>2’的可能。”2017年,《中國有嘻哈》的問世後,其中歌手的選擇就變得更加多元,一定程度上代替了《歌手》中的歌手,“而且從預算上來看,那些從音樂節目中選秀出來的歌手會更低。”

歌手靠综艺“回春”后,就有机会演唱电影原声?

在小優看來,這些熱度都是有保質期的。“火箭少女101在《西虹市首富》中的《卡路里》絕對是近年最成功的歌曲營銷案例之一,加上那一年剛出道的熱度,她們那群人成為了2018年下半年很多宣傳公司最希望合作的歌手之一。”

歌手靠综艺“回春”后,就有机会演唱电影原声?

據統計,火箭少女101成團的半年內,或團體、或單人,為10部影視作品演唱了歌曲。但隨著後續新的綜藝節目問世,以及《卡路里》的“錦鯉效應”減弱,火箭少女101在2019年第二季度開始,相應的邀約就明顯變少了。

當然,這也和去年其他綜藝爆火有關。《樂隊的夏天》出圈之後,暑期檔的《跳舞吧!大象》就立馬買了刺蝟樂隊的代表作《火車駛向雲外,夢安魂於九霄》。

歌手靠综艺“回春”后,就有机会演唱电影原声?

到了賀歲檔,樂隊依舊是去年最強熱度。新褲子樂隊被《兩隻老虎》邀請做了主題曲《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痛仰樂隊也為《吹哨人》寫了新歌《彎道人生》。

歌手靠综艺“回春”后,就有机会演唱电影原声?

在熱度遞減,新綜藝接棒,新人再度湧現時,這些人終究會被代替。單就看去年賀歲檔和原計劃今年春節檔上映的影片,更多還是選擇了張傑、譚維維、李宇春等更具國民性的歌手來演唱主題曲。

歌手靠综艺“回春”后,就有机会演唱电影原声?

李宇春、譚維維、張傑等人為新片演唱主題曲

雖然這群人也是通過選秀節目出道,但都是依靠多年作品的積累,得到了更多人的關注和認識。網絡有記憶,但有時候記憶力很弱,如果沒有高質量的作品,只是憑藉一時的熱度,通過流水線製作的歌曲博聽眾認識,顯然不會成為長久之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