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力:讓你值錢的思維能力

你對人脈的定義是什麼?

你瞭解真實的自己嗎?

你敢走出舒適區嗎?

經常問自己這三個問題,你可能會活得擰巴但不會活得糊塗。

我們羨慕大神把一個人活成一支隊伍,卻不知道,要做到這點,除了有強執行力,還要有高效鏈接需求和資源的能力。

高效鏈接,不代表迷信。一個人微信好友數量已經有5000+,再利用六度空間理論還有機會鏈接到意想不到的人脈和資源。可資源越多,維繫關係需要耗費的時間和精力越多。

《搜索力:幫你解決人生難題的思維能力》一書中提出人脈和資源不是越多越好,盲目追求人脈和資源,會讓你陷入焦慮和絕望。依靠搜索力,持續精確的撬動最大需求和資源比擁有資源更重要。

搜索力:讓你值錢的思維能力

搜索力包含以下五大方面。

一、與其追求人脈,不如找對一類人

人際關係網有強弱之分。家人、朋友、同事屬於強關係,網友、普通朋友屬於弱關係。強關係意味著有共同的交際圈,面對的問題基本類似。弱關係偶爾會有交集,朋友圈很少重疊。無論經營哪種關係都不要去討好,以免失去平衡。

現在社會上資源並不稀缺。擁有資源並不代表會對你有幫助,千萬不要沉迷廣撒網式資源鏈接,在處理實際問題時,找對關鍵某類人,比找到一群資源更重要。

搜索力:讓你值錢的思維能力

關鍵人分為三類,以《安家》為例:

一是徐姑姑式內行型人物,熟知行業內幕,專業且在行業有一定影響力,能掌握第一手資料;

二是小健健式善交際型人物,這類人不一定有很專業的知識,但交際廣闊跟各類人關係都不錯,可以將信息快速傳播;

三是房似錦式有個人魅力的人物,有自己的原則,也有感染力,是值得信賴的合作伙伴。

鏈接好這3類人可以解決我們生活中遇到的絕大多數問題。

二、喚醒內驅力,誠實面對慾望

有些人活了一輩子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喬布斯說“活著,是為了改變世界”,所以他成了傳奇;稻盛和夫說“我是為了改變自己”,所以他把工作當成磨練靈魂的道場;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熔爐》中女主角說“我們一路奮戰,不是為了改變世界,而是不讓世界改變我們”,所以,她不畏強權一直在與人性與黑暗做鬥爭。

瞭解自己是為了勇敢的探索未知世界。要做什麼?為什麼要做這件事?為什麼要這麼做?怎麼做?要達到什麼樣的結果?在做重大決定前,問自己五個為什麼,有助於弄清自己真實想法。

搜索力:讓你值錢的思維能力

美國社會學家提出,人對自己的看法往往存在認知偏差。你眼裡的你和別人眼中的你大不相同,你會放大了你的優缺點,你沒有自己想象中自信或自卑,勇敢或膽怯。

從以下四個方面探索真實的自己:

我與世界的關係

我更偏愛什麼樣的信息

我的決策方式

我會選擇怎樣的生活方式

遇事猶豫不決時,也可以藉助外力,引導你打開封印的潛意識,找到真實的意願。

三、系統思考第一步,要有搭建框架的能力

碎片化學習最大的弊端就是知識沒有系統性,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看似學了很多,卻很難形成知識閉環,只是沒有閉環積累越多人越糊塗。所以,要建立系統思維,就必須有搭建框架的能力。知識有框架,人生也有框架。

搜索力:讓你值錢的思維能力

怎樣搭建人生框架?

多維度思考:傑克韋爾奇在《商業的本質》提到:把生活想象成兩條高速公路,一條代表你擅長的事情,一條代表你真正喜歡做的事情。兩者交叉點就是你最理想的選擇。以離職為例,如果你認可工作是為了未來能夠更好的生活,那就可以從社會、職業、生活、未來這四個維度進行分析。

核心價值:客觀認識自己的優勢和侷限,不妄自菲薄;持續地進行自我探尋,塑造核心價值,打造自己專屬標籤;摒棄一蹴而就的想法。

潛龍勿用:這是一條用人法則,不是教我們不要用人才,而是要抱著不用的心態去用人才。運用在自己身上就是到一個陌生環境不要隨便發聲,要先入境隨俗,深入瞭解他們的現狀,做過分析後再提出建議。這也是為何論語中講“子入太廟,每事必問”。孔子對禮很熟悉,但再博學的人也有知識盲點,虛心求教既是禮儀也是學習的過程。

事以密成:有些事必須幹,你幹就是了,絕不要高談闊論。實驗表明,如果你將計劃公開,就會降低實現的可能性。因為這個行為已經讓你提前享受了成功的快感。韓非子“事以密成,語以洩敗”意思也是計事情因保密而成功,因洩密而失敗。

先舍後得:國學大師曾仕強說,要了解一個人,可以問他這個問題:“你認為呼和吸哪個更重要?”如果回答“吸重要”,那這個人你要敬而遠之,他老打別人主意,滿腦子鬼主意。如果回答“呼重要”,那麼說明這個人度量大,懂得為別人考慮。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呼不出去就吸不進來。很在乎吸的人,只想著從別人那裡獲得點什麼,卻很少為別人付出。人要學會舍才有得。

四、化繁為簡,找出關鍵問題

能一秒鐘看清本質的人和花半輩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本質的人,自然會有不一樣的命運。要想活得漂亮,就要活得明白。這好比買衣服,糊里糊塗選擇一大堆酷炫時尚但不是自己風格的衣服,不如認認真真挑出一件適合自己的基礎款。

俗話說,貪多必失。選擇本身不難,難在如何能在眾多選擇中挑選出對自己最有利的,這是一種智慧。所以應對複雜世界,看透事物本質,最重要的是找出關鍵問題。

那怎樣才能看透本質,化繁為簡找出關鍵問題呢?

高緯度思考,低緯度執行。培養高屋建瓴的氣魄,能站在系統全局看問題。但落地執行時,要有行動力,這樣才能在小事中發現更多可能和機會。一個銷售,如果只想著賣貨成交,溝通時胡編亂造欺騙誘導那他賣的越多,對品牌的傷害越大。另一個銷售,在溝通成交過程中,能站在客戶角度,不強推強賣,客戶購買是心甘情願,效果好復購多,那品牌也會贏得美譽。兩個銷售格局高低立現。

為人生找到目標。不管人生處於哪個階段,都能找到目標。再把目標拆解為最小單元,單點突破落到實處。前段時間清華學霸計劃表火了,計劃表上時間和學習目標都拆分很細緻,24小時在學霸那裡每小時都有安排。網友忍不住高呼“贏在細節和執行力”

搜索力:讓你值錢的思維能力

借力才不費力。不要大包大攬,把自己弄的很忙併不是件好事。要學會將不屬於自己的工作分配出去,把精力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作為管理者不用事必躬親,從全局把控,要清楚每個人的優劣勢,合理利用人才。

五、正確談價值才會有價格

你希望別人提起你,是想起你很有能力,還是會想起某些事情,非你不可?面試時,過五關斬六將終於走到“談薪”這一步,怯場了。大多數人不敢談價格是因為不知道自己價值有多大。

價格是指交易時的貨幣數量,價值是指被承認的市場轉化,價值是通過價格來衡量的。換句話講,價格是指工資,價值是指個人在企業裡發揮的作用。

想要提高市場價格,就要認清自己的價值,在能力範圍內,擴大發光發熱的邊界。在能力範圍外,有目的性的提升自己。總之一句話:讓自己值錢比有錢更重要。

搜索力:讓你值錢的思維能力

那麼,想要提高個人價值要從哪幾方面做起呢?

首先,必須要有效能意識。無論是打工還是創業,個人效能直接與關鍵結果有關。

所謂效能,就是單位時間內的產能。重點強調的是在單位時間做出的結果,這個結果在項目中的重要程度。常有人問,如果比爾蓋茨1000元掉地上撿還是不撿?比爾蓋茨一秒鐘能賺1000美元,那他還會為了1000元浪費1分鐘嗎?

辦公桌雜亂無章,電腦裡文件夾亂七八糟,找資料猶如大海撈針;

做事沒有規劃,經常被突發事件打斷,陷入各種小事難以脫身,眼看下班時間到,最重要的事情沒做完,只好加班加點;

踏實肯幹,常常為了項目跑前跑後,明明是最辛苦最負責的那個,論功行賞卻不配擁有姓名;

嘴裡高呼“幹就完事”,至於幹什麼,要幹到什麼樣的結果,卻一無所知,日復一日毫無長進。

以上場景是大多數人的工作日常,30分鐘和3小時基本無異。久而久之,就會低效能而不知。

再看看精英狀態:今日事今日畢,事事有交代會有覆盤,定期對資料分類歸納,提前規劃1-3個月生活及工作計劃,重視身體健康有合理的運動計劃。

因為有效能意識,他們會對時間、精力、效率三個方面有著嚴格的管控,所以事事未雨綢繆事事從容。這就是精英與普通人的區別。

其次,放大價值

千萬不要做悶頭拉磨的驢子。即使是圍著磨臺一遍又一遍地轉圈,也記得要看磨出來的稻穀的粗細。

工作中我們不缺做事的人,缺的是抬頭看正前方、盯著目標行動的人。接受任務時,要跟上級確定需求,制定行動計劃裡要有一項明確的可衡量標準。想讓別人看到你的價值,就用具體數據來證明你的貢獻吧。

最後,切忌眼高手低

常言道,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意思是小事都做不好,怎麼能有大作為?好高騖遠眼高手低是許多人的通病。所以我們經常能聽見這樣的抱怨:為什麼一句文案你要我改20遍?你是不是對我有意見?

雖說任何時候不要懷疑別人說話的動機。但能問這樣問題的人,或是對自己的作品很滿意,或是對你不滿意。自私狹隘也好,直率坦蕩也罷,有人願意指出你的不足不該是件幸福的事嗎?遇見這樣的“傻瓜”也是讓人哭笑不得。

意識決定行動,行動決定未來,綜上所述,強大的搜索力解決的不是行動而是意識。一旦擁有1%的搜索力,就能幫我們解決90%的問題。

總結

在讀這本書時,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用生活實例引導讀者思考,其中涵蓋了看透本質的底層邏輯、如何培養內驅力、自我意見建立法、刻意練習、結構化清單等內容,能夠幫助我實踐“讀一書而不足以知一書”的閱讀好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