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情、逃避、還是仙境?為何詩人都愛桃花,告訴你桃花的三重境界

每年春天,桃花盛開,燦若雲霞,讓人賞心悅目,感受到大自然的生命與活力。

在欣賞桃花豔麗的同時,你可曾想過桃花在傳統文化中的歷史淵源?

概而言之,桃花有三重含義,從單純的美麗,往紅塵低處引申,桃花則變成低俗的“色情”;而往神仙縹緲處引申,桃花則又有“仙境”的含義。

今天,王和尚,就來分析下,桃花背後的文化深意,來感受中華文化的深邃與複雜……


色情、逃避、還是仙境?為何詩人都愛桃花,告訴你桃花的三重境界

△ 王和尚說詩:桃花怎麼會有色情的含義


01:桃花的基礎含義:美麗、女性化、甚至略帶色情

桃花是中國土生土長的植物之一,據考證,早在六七年前的河姆渡新石器時代,桃花已經在人們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詩經·桃夭》中曾有記載“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上古時期,人們就用桃花比喻待嫁的新娘,形容她如桃花般嬌美的容顏。並且,桃樹多子,也藉此比喻新娘入嫁之後能夠多子多福。


由此可見,人們最早認識到桃花的美麗,並以此比喻女性的容貌。比如,三國時期,曹植有詩說“南國有佳人,容華若桃李”,南北朝時期周弘正有詩說“婿顏如美玉,婦色勝桃花”都將女色比作桃花。


色情、逃避、還是仙境?為何詩人都愛桃花,告訴你桃花的三重境界

△ 豔若桃李


而我們熟知的“人面桃花”,則形容女性的美麗,“桃花眼”則形容多情的眼睛,而“桃花運”則又多指邂逅的愛情。因此,桃花作為女性的比喻也就順理成章了。


更有甚者,桃花有時又代表著濫淫的女色,比如南朝劉孝綽曾有詩說“此日倡家女,競嬌桃李顏”,將娼門之女比作桃花,桃花就帶有色情的含義了。


色情、逃避、還是仙境?為何詩人都愛桃花,告訴你桃花的三重境界

△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桃花既帶有世俗的含義,往下引申,則變成“縱慾”的象徵。桃花象徵著春心的萌動,灼灼桃花變成女性美的代表,桃花的開放與春情的爆發具有相似的含義。

南北朝岑之敬敬曾有詩說“路傍桃李節,陌上採桑春。聚車看衛玠,連手望安仁。”在路邊採桑的少女看到路旁的英俊男子,不禁春心萌動,而此時也正是桃李開放的季節。


因此,桃花,既有美麗的含義,又由此引申到女性的容顏,乃至帶有一絲色情的含義。


色情、逃避、還是仙境?為何詩人都愛桃花,告訴你桃花的三重境界

△ 桃源仙境


02:桃花的精神境界:遺世獨立,瀟灑無慾,文人嚮往之地

關於桃花最著名的典故是“桃花源”,大詩人陶淵明生活在東晉末年,當時社會動亂,生活困苦,他就幻想出一個“世外桃源”,在這裡生活的人們與世無爭,無慾無求。這是陶淵明內心避世的表現,從此也給歷代文人尋找到一個可以消極逃避的“理想之地”。


至此,桃花則又有了另一重含義,即避世逍遙之處。唐朝劉禹錫曾有詩說“門前洛陽道,門裡桃花路。塵土與煙霞,其間十餘步。”他將“洛陽道”比喻成文人士子為名利奔波的塵世之途,將“桃花路”比喻成通往隱逸灑脫的歸隱之路。


色情、逃避、還是仙境?為何詩人都愛桃花,告訴你桃花的三重境界

△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從此,桃花源也變成教人嚮往的精神國度,在此可以保養天性,瀟灑無慾,也可以避難安居,再無憂愁。


明朝大才子唐寅一生經歷坎坷,在追求塵世幸福的路途中屢遭失敗。在35歲時,他看破世情,在桃花塢建立別墅,稱“桃花庵”,並且寫《桃花庵歌》以明志。其中有“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裡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別人笑我忒風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在詩中他自比“桃花仙”,過著無慾無求的生活。


色情、逃避、還是仙境?為何詩人都愛桃花,告訴你桃花的三重境界

△ 風流才子唐伯虎


要知道,唐寅在現實中遭受挫敗,隱居桃花庵,每日詩酒自娛,藉此掙脫世俗的羈絆和個性的壓抑,他對富貴充滿了鄙視,以宣洩他滿心的憤懣。


而他之所以著眼於“桃花”,應該和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有著直接的傳承關係。桃花也變成遺世獨立,瀟灑但是耿介,無慾而又坦蕩的象徵了。


因此,桃花雖然是實景,在此也有幾分仙境之意了。


色情、逃避、還是仙境?為何詩人都愛桃花,告訴你桃花的三重境界

△ 桃花仙子


03:桃花的神仙之境,長生,縹緲,超越世俗的精神淨地

桃花本身就帶有仙境玄幻之意。關於桃花有許多神奇的傳說可以印證。在《山海經》中有記載,在東海之中,有一座大山叫做度朔山,上有桃樹,方圓有三千里之巨。這就是仙山,仙山上的桃樹自然也就有仙氣了。


在《漢武故事》中,漢武帝為求長生,西王母就送他蟠桃,且說“此桃三千年一生實。”可見,桃花是仙境之物,桃花也就與仙人聯繫在一起了。宋朝王仲修曾有詩“願將聖壽齊南極,碧海蟠桃萬度開”,以蟠桃長生,來恭賀皇帝可以福壽綿長。


色情、逃避、還是仙境?為何詩人都愛桃花,告訴你桃花的三重境界

△ 仙境


至此,桃花由現實的美色,向低處變成情色縱慾的象徵,向高處則變成遺世獨立,瀟灑無慾的人間仙境,而最高處則變成縹緲仙境的含義。桃花也就從現實走向縹緲,進入德行高超的精神淨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