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预测详解第五十七卦,节,君子以制数度,议徳行。

节卦,象征节制、节俭。兑为泽,坎为水。泽之容水,会有限量,过度就会溢出,应加以节制。节有止之义,象征节制。节制是美德,能自觉有所节制,处中守正必然亨通。但过分节制,会使自己吃苦,故要适中。

节卦,这个卦是异卦相叠,下卦为兑,上卦为坎。兑为泽,坎为水。泽有水而流有限,多必溢于泽外。因此要有节度,故称节。天地有节度才能常新,国家有节度才能安稳,个人有节度才能完美。

节卦位于涣卦之后,《序卦》中这样解释道:“物不可终离,故受之以节。”一直离散、涣散下去,并不适宜,所以接着要谈节卦。节卦与涣卦相反,互为综卦,交相使用。

《易经》预测详解第五十七卦,节,君子以制数度,议徳行。

节:亨。苦节,不可贞。

苦节:指苦苦地过分节制的意思。本卦辞的意思是:亨通,不要过分地节制,应当持正、适中。

人生启示:节卦强调的是人要有节制。人若是不懂得节制,会变得放纵、任性,会做出过分或越轨之事,这会远离幸福与成功。只有谨慎、适度和机警,能适度地把握和控制自己,自觉地培养节制的习惯,清理不必要的开支,不要被欲望牵引,不要成为欲望的奴隶。当然,过分地节制、将自己束缚得牢牢的,也会失去生命的活力,像草木枯槁了一样,这样也是不合适的。

《彖》曰:“节亨”。刚柔分而刚得中。“苦节不可贞”,其道穷也。说以行险,当位以节,中正以通。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

《彖》中这段话的意思是:节卦,通达。节制的刚柔都要恰如其分,刚要刚得适中,柔要柔得适度。“不要过分地节制,应当持正、适中”,过分地节制是节制之道穷途末路的表现。人们若是高兴了,危险的事情也愿意去做,这时应根据自己的职位不同而加以节制,以适中正确为准,如此才能畅通天下。天地有节制,该寒则寒,该热则热,节制得都有分寸,所以才形成了四季。人类社会规定了典章制度,是为了通过节制而达到既不伤损财富,也不会损害百姓的目的。

《大象》日:泽上有水,节,君子以制数度,议徳行。

《象》中这样解释道:泽上有水,节;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这里指出:泽卦的卦象是兑(泽)下坎(水)上为泽上有水之象,象征以堤防来节制。水在泽中,一旦满了就溢出来,而堤防本身就是用来节制水的盈虚的。君子应当效法节卦的义理,制定典章制度和必要的礼仪法度来作为行事的准则,以此来节制人们的行为。

此卦名为节。《说文》中说:“节,竹约也。”也就是说节的本义是竹节。竹节把一根竹子分为数节,使每一节都有一个适中的长度,并且把每节竹子连接起来,所以“节”字的引申义是节制、限制、节俭、衔接、关联的意思。天气的变化使一年形成四季,这四季就是四个节。“节”使每个季节的时间保持适中,既不过长,也不过短,并且把四季按顺序连接起来,我们平时所说的过节,其实指的便是跨过时间上的这个衔接环节的意思。迁移的人们不可能永远处于漂泊状态中,肯定会找到属于自己的乐土。于是在乐土与漂泊之间便有一个过渡的“节”,所以換:卦的后面是节卦。这也就是《序卦传》中所说的:“物不可以终离,故受之以节。

《易经》预测详解第五十七卦,节,君子以制数度,议徳行。

初九,不出户庭,无咎。《象》曰:“不出户庭”,知通塞也。

户庭:指户院围墙的出入口。本爻辞的意思是:不迈出庭院,没有危害。

从卦象上看,初九爻属于阳爻居刚位,有好动之象。但是初九位于兑卦的初始,兑卦象征少女。古代提倡大家闺秀要“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要节制自己的行动,显得有教养,要是经常出门,不懂得约束自己,名声则不好。从整个卦来看,初九好动,但是与上面的九二逆比,被其阻拦,所以上行受阻,最好呆在家里。

《象》中这样分析本爻:“不出户庭”,知通塞也。这里指出:“不迈出庭院”,说明知晓通则当行,阻则当止的道理。

占得此爻者,最近不要外出,最好是呆在家里,虽然这与你好动的本性不符,但是你一定要管束一下自己。要深居简出,自甘寂寞,只要不出门,就无灾。

九二,不出门庭,凶。《象》曰:“不出门庭凶”,失时极也。

这句爻辞的意思是:因过分节制而不跨出门庭,会有凶险。

从卦象上看,九二属于阳爻居柔位,也是积极好动的。而且其与初九不一样,九二处于震卦〔九二,九三,九四)之中,震代表着长男,这与少女不同。在古代社会,女人要大门不出、二门不进,男人则要积极外出,到外闯荡,去承担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尤其是家里的长男,责任更加重大。九二这一长男却遇到柔位,柔媚于坎难,向艰难屈首低头,守在家中,当进而不进,当出不出,这样会与社会脱节,会有凶险。

《象》中这样分析本爻:“不出门庭”,失时极也。这里指出:“因过分节制而不跨出门庭”,因此失去了适中、妥当的时机。

占得此爻者,应该摆脱当前的整天呆在家里的局面,要到外出走一走,去交往各种朋友,见见世面,做自己该做的事情。整天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与世隔绝,你将会失去许多重要的机会,这对你是非常不利的。

六三,不节若,则嗟若,无咎。《象》曰:“不节之嗟”,又谁咎也。

本爻辞的意思是:本该约束节制的,却不能节制,事后却嗟叹后悔不已,没有祸患。

从卦象上看,六三以阴爻居刚位,既不当位又不居中,行为失正,因行为不能节制,有失职之咎。但其事后能及时发觉,有着改过迁善之心,所以没有过《象》中这样解释本爻:“不节之嗟”,又谁咎也!这里指出:“本该约束节制的,却不能节制,事后却嗟叹后悔不已,”,这样的话,谁还能再责备他占得此爻者,你要注意约束自己的言行,如果你不能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又听不进别人的劝告,就只能事后后悔了。虽然没有人责备你,但是这对你并没有好处。

象的意思是:因自己不节制导致悲伤,又能责怪谁呢?

六二是下卦兑的上爻,总有喜悦之意,而处于喜悦之中的六三爻便会有喜悦过度的形象。这就是乐极生悲,所以六三会哀叹悲伤。这就好比有个人,沉溺于娱乐中不能自拔,结果钱也花光了,还欠了不少债,所以到头来会心中悲伤。不过也没有什么大的灾难。

六四:安节,亨。《象传》曰:安节之亨,承上道也。

从卦象上看,六四以阴爻居柔位,当位得正。其上承九五,与九五属于亲比关系,下与初九正应,上下关系融洽。上面遵从君主,下面接受贤士的监督,并以此为动力对自己实行节制,故而能亨通。

《象》中这样解释本爻:“安节之亨”,承上道也。这里指出:“安然实行节制,可获亨通”,说明谨守柔顺尊上之道。象辞意思是:安于节制的亨通,是顺承九五的天道。

六四身为重臣,所以他可以从君王那里得到很多好处。可是六四并不铺张浪费,而是像平时一样适度地过日子。这样的大臣当然会受到国君的器重,所以“亨”。

占得此爻者,在各个方面都能做到节制,而且自己非常愿意这么做,度也掌握得很好。这样在各个方面都可获亨通。

九五,甘节,吉,往有尚。《象》曰:“甘节之吉”,居位中也。

甘节:指心甘情愿地节制。本爻辞的意思是:能心甘情愿地节制,可获吉祥。前行一定会受到褒奖。

从卦象上看,九五以阳爻居君位,持中守正,做事能讲究分寸,不偏不倚,而且做为君主,也是甘愿这么做,以给自己的臣民起到表率作用,得到百姓的拥护,吸引更多的贤士前来辅佐自己。

《象》中这样解释本爻:“甘节之吉,位居中也。”这里指出:“能心甘情愿地节制,可获吉祥”,这是由于居位中正的缘故。

九五为君王,自然不能像老百姓一样地节俭了。因为毕竟还是要与诸侯交往,交往中如果太小气是不行的,所以国君要有国君的节俭。也就是慷慨而不奢侈,奖赐不超过标准,享乐不超越限度。总之就是不能超过君王应当拥有的标准,这样才能符合勤俭之道。如果国君像守财奴一样小气,那么是治理不好天下的。

占得此爻者,可能是一个单位的领导或是孩子的家长,你应该在各个方面节制自己,这样给下属或孩子起到表率作用,你会得到他们的尊敬的。

《易经》预测详解第五十七卦,节,君子以制数度,议徳行。

上六:上六:苦节;贞凶,悔亡。《象传》日:苦节贞,其道穷也。

本爻辞的意思是:因节制过分,则会感到苦涩,若坚持不改,会发生凶险。如果能对过分节制感到懊悔,则凶险有可能消失。

从卦象上看,上六属于阴爻居于柔位,当位得正,但是其属于节卦的最高位,又不居中,不能守中,有越过中道而行极端之节道之象,苦苦地加强节制而不知松动,知塞而不通。

《象》中这样分析本爻:“苦节贞凶”,其道穷也。这里指出:“因节制过分,则会感到苦涩,而且会发生凶险”,因为过分节制必然导致末路穷途。

上六处于极亢之位,所以节俭过了头。前面讲了,这种“苦节”是不符合正道的,所以上六的结局凶险。可是他并不为自己的凶险而感到后悔。这应该说是守财奴的通性,只要守住财,虽死无悔。就好比故事中说的那样,守财奴被老虎咬住了,他的儿子来救他,弯弓搭箭正要射死老虎,结果这个守财奴却说:我儿小心,不要伤了虎皮,否则就不值钱了。”这种节俭过度的行为,我们不要效仿。

占得此爻者,你已经有节制过头的倾向了,比如虽然节俭是美德,可是为了节省钱你吃不好穿不好,这就是节制过度了。不要过度节制,若过度地约束自己,生活得像个苦行僧,事业上也放不开手脚,这样对你不利。当务之急,就是在自我放任和自我节制之间找到一个折中点,因为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过度地节制都是行不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