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腸癌早發現,早治療

簡單地跟大家分享一下直腸癌相關知識。今天接診了一位50多歲的患者。病人的相關症狀是比較典型的一位直腸癌症狀。她的主訴是間斷地大便帶血或便血3月餘,平常生活中,我們無論哪個部分有出血的症狀,就一定要高度警惕癌變。但是大便帶血或血便往往比較容易被患者忽視,因為大部分人都知道痔瘡和肛裂會有便血,所以患者自己不由自主地給自己診斷為這倆個病,熬熬就好了。這就導致了早期直腸癌的漏診,加重直腸癌的轉移,從而延誤了救治。患者第二個症狀就是大便性狀改變,可能好多人不瞭解何為大便性狀改變。簡單地解釋就是比如平常大便正常,現在改拉稀大便,黏液便,不成型大便。她的第三個症狀就是肛門墜脹感,和頻繁的便意,有便意但大部分時間是無大便可排,我考慮這種墜脹感和便意是腫瘤物刺激直腸神經引起的。最後一個就是患者排便次數明顯增多。這個患者我高度懷疑她是一個直腸癌的病人,在我強烈要求下,她去做了一個結腸鏡檢查,最終結果證實了我的懷疑。

現在好多病人抗拒做結腸鏡,因為他們聽人說做結腸鏡很痛。其實完全不用緊張,因為如果操作者不帶袢進鏡,患者是完全可以耐受的。即使你真的忍受不了,可以選擇無痛腸鏡檢查。一個早期的大腸癌患者是完全可以治癒的。我接診做過大腸癌手術的患者存活20多年是完全沒問題的。還有一類大腸癌通過早期結腸鏡檢查發現並治療是可以徹底預防的,就是大腸息肉演變來的一類大腸癌,因為息肉演變成大腸癌需要5-10年,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提前干預,將息肉徹底切除,我們就把癌變的風險給避免了。

那麼哪些人需要做結腸鏡提前篩查呢,我個人建議是第一類有跟我上面這位患者相類似症狀的人群,一定要到正規醫院去做相應地檢查,排除癌變。第二類就是沒症狀但高危的人群,這個高危人群是年齡45歲的患者,有慢性膽囊炎,或闌尾炎或高脂血症或他的一系親屬有大腸癌病史等,建議儘早做結腸鏡檢查。

關注健康,關愛生命。

直腸癌早發現,早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