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林缸怎麼玩?看完就知道了!雨林生態缸及其搭建的基礎認知

對於雨林缸,尤其是那種水陸兼具的雨林缸,可能會被認為這不就是水陸缸嗎?只不過是加了一層罩子而已!

誠然,在某些方面上來說,雨林缸可以看作是水陸缸的延伸,升級,但是相比於水陸缸,雨林缸人為干涉的程度更深,風格更加多樣,植物的選擇性更多,受外界環境影響的程度更小,打個比方來說,水陸缸是露天的農田,那麼雨林缸就是果蔬大棚。


雨林缸怎麼玩?看完就知道了!雨林生態缸及其搭建的基礎認知


關於雨林缸的定義有很多,植物箱,寵物箱等等,個人傾向於植物箱的說法,只是後來,玩家們發現,雨林缸中一些用來點綴的小動物活的很好很自在,再到後來,一些玩家發現,雨林缸總相對穩定的環境,對於一些對環境要求較高的動物來說,很適合,所以,漸漸的,就有了針對專門的寵物而搭建的雨林缸。


雨林缸怎麼玩?看完就知道了!雨林生態缸及其搭建的基礎認知

箭毒蛙工作室中的排缸


雨林缸的設計

  • 缸體的尺寸

一般意義上的雨林缸,是基於模仿熱帶雨林景觀的,所以,在設計上,為了便於模擬熱帶雨林中,從上至下的植物群落分層,都會在高度上有所要求,也就是說,雨林缸通常都為高缸,比如90×45×90(釐米)。而隨著發展,雨林缸已經不僅僅是侷限模仿熱帶雨林景觀,已經可以說是一個實現各個氣候區域景觀,或者培養一些特定植物群落景觀的植物溫房,比如蘭花缸,食蟲缸,多肉缸,沙漠景觀缸等等,還有就是針對一些寵物而設計的缸體,比如一些地棲類的爬寵等等,所以也不乏有了矮缸的出現。


雨林缸怎麼玩?看完就知道了!雨林生態缸及其搭建的基礎認知

食蟲植物缸


  • 通風

絕大多數的植物,是接受不了悶養的,也就是說需要一定的通風,所以,雨林缸缸體在設計的時候,一個重要的點就是通風的設計。而結合溼氣下沉等因素,雨林缸中的通風風向,都是從下至上的,也就是說,空氣從雨林缸的底部進入,從上部出去,以此形成一個循環。

雨林缸的通風設計,一般是在雨林缸的下沿,通常是缸體前開門的下沿部位,設計一排進風口,在缸頂,設計風扇口,也就是出風口,風扇啟動時,反抽,將雨林缸中的空氣抽出,這樣,上方出氣,下方進氣,以此形成一個循環。通風不需要24小時開啟,利用定時器,每天固定開啟一段時間就可以。


雨林缸怎麼玩?看完就知道了!雨林生態缸及其搭建的基礎認知


還有需要注意的是,不僅僅是全封閉的雨林缸需要進行通風,使用網狀缸頂的雨林缸,同樣是需要進行通風的,因為溼氣一般都是下沉的,網狀頂的雨林缸使用通風,可以平衡缸內部的溼氣,另外就是在噴淋後,我們需要通風加速缸內植物葉面上的水分蒸發,有很多植物是很怕葉面積水的。

  • 排水

雨林缸,基本都會配有噴淋,也就是說會不斷的有水進入缸內,久而久之,這些不斷加進去的水,會逐漸下沉至缸底基質內,基質內的水位會不斷的上升。而對於大多數的地生植物而言,根部是很怕長時間泡在水裡的,所以,設計一個方便排水的排水口,就很有必要了。

排水口設計,通常不是在缸底部直接開口,而是在缸的背面開孔。通常在距離缸底5到10釐米之間的高度處開口,排水口在缸內部分,安裝有可旋轉的出水口,方便在缸內有水域設計的情況下,控制缸內的水位穩定。


雨林缸怎麼玩?看完就知道了!雨林生態缸及其搭建的基礎認知


  • 噴淋口的設計

雨林缸內的植物,除非是一些特殊的缸體,比如沙漠植物缸之類的,通常都是需要較高的溼度的,所以一個自動的噴淋系統就比較重要了。

依靠外部儲水桶以及噴淋泵,將水抽上來,通過霧化噴頭,將水霧化進行噴淋,增加缸內的溼度。

所以在設計雨林缸的時候,尤其是全封閉的雨林缸,其缸頂設計時候,需要預留有噴淋管的走線槽和噴淋頭的安裝口,如果這些比較麻煩的話,最起碼要在缸頂周邊預留幾個孔,方便噴淋霧化噴頭的安裝。

  • 門的設計

雨林缸都是封閉的,而為了平時維護方便,一般都需要設計有方便開啟的門。

雨林缸的門,通常來說有天地軸,也就是對開門的那種,還有就是推拉門。當然,還有那種很不常見的,可拆卸的那種,可以參考一些爬寵飼養箱推拉門的拆卸方式。


雨林缸怎麼玩?看完就知道了!雨林生態缸及其搭建的基礎認知

天地軸對開門


雨林缸的造景基礎認知

常見的雨林缸,也就是常說的一般商品雨林缸,造景一般都很套路,簡而言之,就是擺上幾枝沉木枝椏,苔蘚打底,積水鳳梨亂插,再舔一些蕨類。這樣的缸千篇一律,由於一些積水鳳梨獨特鮮豔的顏色和不常見的形態,初看上去,有幾分驚豔,但是看多了,看久了,也就乏味了,厭了,因為沒有絲毫自然的美缸。

雨林植物,一般植株都較大,並且很難找到與其形態類似的植物代替,就算有,也無法進行代替,因為那就失去了雨林缸原本的意義,雨林缸,原本就是用來飼養雨林植物的。所以,雨林缸無法像水草造景缸或者水陸缸那樣,可以在相對較小的空間中,營造出一個相對宏大的景觀,雨林缸,著眼的,應該是自然界中的某一角,比如一個植物群生的巨樹枝椏,一個延伸至水面上方的藤曼的樹杈等等。


關於雨林缸視角的問題,以後會說到,這裡就不多說了,說回正題,下面說說雨林缸在搭建時候的一些技巧。

  • 假底的製作

對於純陸地,沒有水域設計的雨林缸而言,假底是必須的。假底的主要作用是積蓄聚集噴淋下來的水,避免基質和植物根系泡水。假底中的水需要定期進行清理,這時,設計好的排水口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

常規的假底製作,使用的都是格子板和紮帶,做出一個架空的平板,再鋪上一層紗網,阻擋基質掉落到蓄水層,雖然簡單,但是製作起來比較麻煩,而且需要一定的動手能力。製作的時候還得注意一定要穩,因為假底上方是要鋪基質甚至放沉木等造景素材的,一旦垮塌,所有都要重新來過。所幸,現在已經有現成的託板買了,買回來,直接套上腳架,鋪上紗網就能用,還是很方便的。

  • 背景板的製作

很多人在做雨林缸的時候,都喜歡做一個背景板,用來鋪苔蘚種植一些附生蘭之類的附生植物。很早之前的背景板製作比較麻煩,那時候雖然有發泡劑,但是都是白色的那種,在固定好背景板的尺寸後,還需要塗上一層玻璃膠,再黏上一層椰土,來達到種植背景的效果,非常的麻煩,也有用蛇木板的,但是蛇木板黃水的厲害。

現在製作背景板就比較容易了,有了雨林專用的發泡劑,而且根據不同的場景,有沉木色和黑色兩種發泡劑。我在做背景板的時候,一般是噴好發泡劑後,直接鋪香樟樹皮,這樣做出來的背景板會顯得更加自然一些。


雨林缸怎麼玩?看完就知道了!雨林生態缸及其搭建的基礎認知


如果在植物設計的時候,背景板上設計有種植蕨類等植物的話,可以在製作背景板的時候,在種植位置固定幾個植物種植籃進去,蕨類等植物成活就更加容易一些。

  • 雨林缸中的一些小技巧
  1. 苔蘚類的植物雖然可以直接鋪在發泡劑或者沉木上,但是,有時候溼度不夠的話,可能成活率就不能盡如人意。市面上所售的植纖之類的包裹介質,雖然保水效果不錯,但是價格非常的不合理,所以我們可以用一些別的東西來代替,比如生化棉,在種植苔蘚的沉木上,先綁上一層生化棉,再種植苔蘚的話,效果也是很不錯的。
  2. 苔蘚,以及一些附生植物的固定。苔蘚,以及一些附生和攀援性的爬藤植物,在固定的時候,我們通常使用的都是牙籤,但是牙籤使用的時候,通常會有一部分裸露在外面,顯得比較難看,而且有時候固定效果還不是很好,比如固定藤曼植物的時候。其實我們可以用一個回形針,一剪兩半,就會形成兩個U型的東西,固定藤曼植物的時候,將藤曼卡在U型口中,固定在背景板上,即方便又牢固。

關於雨林缸的搭建,要講的其實還很多,比如植物的選擇,植物在缸內的分配,水域的設計等等,限於篇幅的原因,這些會另開文章,有興趣的可以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