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乙辰(“渡過”北京同城群群主)
當前新冠肺炎防控,已經進入嚴防境外輸入的“下半場”。守好國門“第一關”成為關鍵之戰。
在很多國家紛紛關閉國門自保的時候,中國依然堅守一個負責的大國姿態,這種做法贏得了全世界的尊重。
但是,疫情變化節奏快、境外軌跡信息獲取難、歸國人員誠信有差別、入境檢測壓力大——這些因素使得國門每天面臨巨大挑戰。
在這個特殊時間段,我應召參加了這場“國門抗疫戰”。
(一)
在我的職業生涯中,有十幾年是在日本媒體擔任駐京記者,在語言方面有自己的專長。經過有關方面的篩選和甄別,突擊學習最新的外交部和北京市防控政策之後,我緊急上崗,在境外人員疏散中心接待入境人員。
我的工作是防疫一線中的一線,直接面對剛下飛機的旅客。當旅客遞來護照,甚至在你面前換口罩時,壓力和焦慮都是難免的。
在航班密集抵達時間段,等待辦理手續的旅客會排起了長隊。有些小孩因為勞累和驚嚇放聲大哭,我們不僅要快速登記入境人員信息,還要送上水和餅乾,安撫情緒,不厭其煩地提醒大家戴好口罩。
有幾個確診病人是從我這裡登記後被送走的。消息反饋回來,在我們內部工作群也引起不小的騷動。但怕歸怕,到了上崗時間,卻沒有一個人退卻,大家在用行動闡釋什麼是勇氣和責任。
為了安全,我們配備了高等級的防護服。但一套防護服成本200多元,為了節省,大家自覺採取的“土辦法”,12小時不吃不喝,避免打開防護服,代價是在密閉的環境下忍飢挨餓。
我上崗第一天才知道,有一位70後女翻譯,上班時間不敢喝水,口舌生瘡,堅持工作七天後病倒了。我就是為了接替她才火速上崗的。
我們每天關注著航班的變動,估算著接待的旅客量。第一天,當我看到幾十輛機場大巴一字排開,旅客井然有序地疏散,這個場景讓我震撼。各個環節有條不紊,這個時候讓你不得不佩服我們國家的的動員和執行能力。
中國應對災難的能力已經和2008年汶川地震時不可同日而語了。那時連大型直升機都沒有,趕往震源地的方式是靠解放軍的腿和舟橋部隊的船隻。這次災難我看到更多的是秩序,而不是驚懼和混亂。
政策根據疫情變化不斷升級,3月19日之前很多可以居家隔離的政策被取消了。有些人是下了飛機才知道政策調整,在經歷了近10個小時的飛行和轉機後,很多人難免有不滿情緒。
極端情況下,人性也會暴露無遺。有的人會趾高氣揚指著馬路對面說:
“馬路對面就有我家的別墅,過會兒有人開專車來接我!你們為什麼不放我走??”
“我要打市長熱線投訴!酒店這麼貴而且需要我自費?這也太不公平了!”
我們儘管心裡有氣,語言上也必須保持理智和文明,就事兒論事兒,按政策和程序去處理。
遇到有些無理要求,我們請示之後也果斷拒絕。比如一位女士藉口自己是某國使館下屬機構人員,要求居家隔離,被拒絕後甚至搬用維也納外交公約來威脅,我們據理力爭,最後說服他們接受集中隔離。
(二)
尼采說過:一個人知道自已為什麼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種生活。
在參加國門抗疫前,我和大多數人一樣,經歷了近兩個月的蝸居煎熬,情緒也是起起落落。期間不斷有“渡過”的群友和我聯繫溝通,有不少人病情已經嚴重到無力自拔,我耐心聽著他們傾訴,很理解在疫情加劇的情況下,很多人不堪重負,甚至到了崩潰的邊緣。
我能堅持下來,這一切得益於去年到現在“渡過”對我的幫助。
時間往前推算,我接觸“渡過”社群快滿一年了。在我生命最嚴峻關頭,彷彿走進一個至暗隧道,磕磕絆絆,匍匐前行,遇到張進老師和“渡過”,就像遇到了光,遇到了力量,遇到了愛。此時此刻,我能頂得住,這也許就是認知的力量或者說是信念的力量吧。
在國門抗疫的日子裡,我把自己在“渡過”學到的知識,分享給一起工作的同事。一位外辦的幹部連續8天睡不著覺,臉色發黑,甚至一度暈倒,我給她講解一些心理上的基礎知識,幫助她平復情緒。
工作間隙,我擔任的“渡過”陪伴者工作也沒有停滯。我和一些北京和外地的朋友建立了陪伴聯繫,雖然沒有見面,但互相鼓勵,相約疫情結束後一定要見面。
為了自身、也為了他人安全,我們被安排機場附近的快捷酒店住宿。很多人包括我都是去了快一週了才敢告訴家人。我們最怕的就是被家人質問:“你自己不怕,就不怕把病毒傳染給家人嗎?!”
前幾天突然降溫,我們準備的衣服都不夠,一位女翻譯回家取衣服時被家人拒之門外,想上一下衛生間也被家人轟了出來,被要求去樓下上物業的廁所。事後她還自我解嘲說,終於知道樓下物業的廁所長什麼樣了!
前一段時間網上流行一個視頻。說的是一個4-5歲的小男孩在家裡憋壞了,指著窗外對媽媽說要出去玩,帶著哭腔對媽媽說:“媽媽,我想出去玩,我要和冠狀病毒一起玩…….”我把這個故事講完,大家哈哈大笑之餘又都短暫沉默:我們不就是天天和病毒一起玩的人嗎?
有些朋友問我:嗨,老劉你害怕嗎?
我想說:“每天的生活是如此充實,每天帶著期待和希望活著,我來不及恐懼,比起恐懼我更想好好補補覺。”
(三)
這次參與國門抗疫,我不是以記者的名義,而是以志願者的身份參與。但這風險一點兒也不亞於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災難時不時總會來臨,只不過換了一張面孔而已。
思緒又一次帶我回到了2008年那場大地震。5月13日早上,我從成都打車進入都江堰市,面對的是湧出城市的人流。不斷有人拍打著汽車的頂蓋,要付1000元高價求司機帶他們離開。
一整夜沒有睡覺的我,在一座倒塌的居民樓下睡著時,一塊水泥塊從天而降,砸在距我腦袋就幾十公分的地方。大難不死的幸福感只有經歷了極度的驚懼才能感知。
這次災難對人的打擊必定也是滯後的。疫情會持續到什麼時候?誰也不能準確預測。但我們知道,這場悲劇已經很難說是某一個人的悲劇。災難面前,所謂的偏見、歧視、仇恨都不值得擺在檯面,這是人類共同的命運。
疫情總會過去,雨後的晴天會更加湛藍。就像是2008年汶川地震之後一樣,老縣城永遠成為廢墟,新縣城光彩照人,活下來的人的幸福指數倍增。
太陽如常,明天一切都會是新的。我們沒有資格為暫時的穩定沾沾自喜甚至幸災樂禍。我們應該通過尋找生命力量的自覺認識,實現精神對災難的跨越!
關於“渡過”
心理障礙患者互助康復社區
本公號文字、圖片版權均為作者和公號所有,未經同意禁止商業應用。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閱讀更多 渡過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