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欣賞的眼光、高質量的陪伴,培養優秀孩子

用欣賞的眼光、高質量的陪伴,培養優秀孩子

家長在培養孩子過程中可謂煞費苦心,但有時過於看重孩子是否成才,而忽視了成人這一至關重要的素質教育。

近日,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小學生家庭教育現狀調查》課題組對北京、黑龍江、江西和山東四省市2萬名家長和2萬名小學生分別進行家庭教育相關問題調查。

結果顯示,家長對健康安全(65.95%)、日常學習(53.58%)關注度較高,對人際交往(37.89%)、自理能力(33.75%)、性格養成(28.09%)、興趣愛好(19.47%)、情緒情感(11.93%)等關乎子女未來成長的發展性因素關注度較低。

從數據不難看出,家長對孩子有些“苛刻”。“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孩子在學業教育的重壓下是否快樂成長也不容忽視。

用欣賞的眼光、高質量的陪伴,培養優秀孩子

有調查顯示,近六成學生對學習感到不同程度的“累”,且隨年級升高直線上升。

超過81.5%的學生放學後仍有不同程度的額外作業,親子溝通中有近五成家庭將學習作為主要話題。

子女成績好壞還直接影響家長的教育方式:成績好的能獲得更多自主權,親子溝通更融洽;成績較差的受到更多約束,情感需求容易被忽視。

這種以學習為標尺的評價方式,無疑會影響家長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判斷和自信,不利於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和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用欣賞的眼光、高質量的陪伴,培養優秀孩子

孩子的世界裡,父母是第一任老師,更是他們世界觀、價值觀形成的模仿者,家長的教育及行為方式對孩子的成長和發展影響深遠。

科學正確的教育方式,除了設立學習目標,還應從“軟性教育”入手。

滿足好奇心。好奇心不僅能激發興趣,還能培養良好的行為方式。

生活中,孩子由於好奇,可能會“搞破壞”,做些有冒險性、創新性的探索。

此時家長不要將其視為不乖或大聲呵斥,這樣會泯滅孩子的好奇心,時間長了會讓他們變得膽小怯懦。

用欣賞的眼光、高質量的陪伴,培養優秀孩子

應該讚美孩子的新發現,和他們一起探索、揭示奧秘。

不過,不是所有東西都可以讓孩子嘗試,比如刀、電等,家長應告知孩子遠離。

尊重想法。家長別總是將自己的想法強加於孩子,每當孩子有新想法時,不要覺得他們幼稚,毫不掩飾地否定。

孩子雖小,也有自尊心,這樣做會慢慢讓孩子變得沒主見、不自信,不願意向他人表達想法。

家長要學會尊重,覺得對的幫孩子一起執行,不對的也要共同商量。

用欣賞的眼光、高質量的陪伴,培養優秀孩子

用欣賞的眼光看孩子。如果家長平時總是用挑剔的眼光看孩子,或只拿成績作為評價標準,時間久了會使孩子自暴自棄。

相反,用欣賞的眼光看孩子,會使他們的心靈如沐春風,行為也會更謙和有禮。

生活中,建議家長經常讚美孩子的長處,用平和的語言向孩子說明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進,讓孩子正確認識自身優缺點。

用欣賞的眼光、高質量的陪伴,培養優秀孩子

願意在孩子身上花精力。想要培養優秀孩子,高質量的陪伴必不可少。

高質量的陪伴不是完全掌控孩子的時間,而是利用碎片化時間陪孩子做他們想做或有意義的事。

在和孩子相處中,充分溝通和分享,讓孩子覺得和父母亦師亦友,建立起足夠的信任感。同時,不要將工作中的壓力和壞情緒展現給孩子。

用欣賞的眼光、高質量的陪伴,培養優秀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