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趟“地雷阵”勇当“领头雁”

掌上济宁讯(记者 孙逊)“全市‘重点工作攻坚年’暨提升干部执行力动员大会,向全市发出了‘开局就是战斗、全年都要攻坚’的‘百日攻坚’动员令,吹响了攻坚拔寨、决战决胜的冲锋号。”邹城市委副书记、市长杜庆节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邹城市将闻令而动,冲锋在前,尽锐出战,全面展开“一二三四五六”工作布局,全力实施 “四个十大专项行动”和“四看四树”活动, 攻山头、治乱相、树样板、守底线,说了算、定了干、按期完、见实效,勇当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领头雁、领跑者、主力军。

杜庆节说,邹城市将以“十大攻坚”站头排、打头阵。充分发挥11个指挥部、40个专班“集团军”“尖刀连”“特战队”作用,突出抓好总投资943亿元的130个重点工程项目、20项重要事项、10件为民实事,迅速启动4个园区村、6个压煤村搬迁和5500亩挂钩指标挖潜,全力抓好12家砖瓦窑、46家石材加工、4家电厂10台发电机组的关停、整合、替代等“四增四减”工作,集中抓好33家房地产开发企业、256家纳税过百万元以上企业、506家“四上”企业、106个市政工程复工复产、达产达效,率先在全市全面复工复产、恢复生活秩序;率先通过“视频连线”,集中开工24个总投资138.5亿元的重点项目;率先通过“网上签约”,招引落地总投资98亿元的22个数字经济和9个省“十强”产业项目,奋力跑出发展“加速度”。锁定16处农贸市场管理、20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852个村的联合供水和301个村的生活污水等四大短板,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确保如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实现“三连冠”。压实各级主体责任,增强园区承载功能,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壮大项目梯队库、人才储备库,针对在谈、在手的12个500强企业项目和10个外资到位项目,强化要素保障,加速落地一批重大项目、批量打造一批“邹鲁英才”,确保年内到位省外“十强产业”资金41亿元、外资到位1亿美元以上。率先完成园区体制改革,落实“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加紧落地一批50亿、20亿、1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力争年内培植3至5个过百亿主导产业集群。突出抓好对上争取、对内挖潜、对外购买等工作,确保完成5000亩以上土地供应;科学合理地划好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率先编制完成三级国土空间规划。加快建设商业水街、小胡美食城、铜锣湾、奥莱嘉等示范街区,打响“溢彩邹鲁”夜间经济品牌。聚焦项目支撑、节会经济和文旅品牌,突出抓好母亲文化节、机器人大赛等品牌活动,积极构建具有邹城特色和竞争力的旅游产品体系。以“十大示范”树样板、搞创新。咬定承担的62项中央和省市改革试点任务,大胆闯、大胆试、大胆改,力求每个领域都推出一批在全国全省叫得响的工作品牌、样板标杆。年内深入实施“红色堡垒”工程,深入实施“十百千”示范工程,持续深化流程再造、制度创新,健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综合评价办法,积极实施镇村景区化改造,实施社会治理“双创双评”示范镇村创建,着力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四位一体”机制,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以“十大整治”治乱象、赢民心。针对各级巡视巡察、上级督察检查和群众反映强烈、需要尽快解决的“微腐败”、“中梗阻”、隐形“四风”、私挖盗采砂石资源、工程招投标管理、破坏营商环境等10个方面80种现象,敢啃“硬骨头”、敢拔“硬钉子”,精准发力、靶向施策、逐项整治,切实提升群众满意度、幸福感。以“十大底线”补短板、强弱项。勇涉“深水区”、甘当“守夜人”,全力打赢精准扶贫、生态环保、金融风险防控“三大攻坚战”,坚决守住底线、不碰红线,设立“书记市长直通车”、“三中心”挂图作战平台、勇于创新奖、攻坚克难奖,形成干部“三用三不用”风向标,敢做、敢当、敢拼,切实以攻坚的精神、姿态、节奏,誓夺“重点工作攻坚年”全面胜利。

杜庆节表示,重任在肩,唯有担当。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大会精神,头拱地、往前冲,在“攻山头”中挑战“新高度”、在“治乱相”中扫清“地雷阵”、在“树样板”中擂响“奋进鼓”、在“守底线”中当好“守夜人”,彰显执行力,为邹城高质量发展筑牢“底板”、夯实根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