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李隆基當上皇帝第一件事,就是幹掉姑姑太平公主?

qzuser214257048


當兩個強勢的人碰到一起,必定是要你死我活的,特別是為了爭奪最高權力,在武則天的影響下,唐朝的幾位女人都有一顆不安定的心,有了武則天的榜樣,唐中宗李顯的韋皇后、女兒安樂公主還合謀毒死了李顯,在和李隆基聯合除掉韋后和安樂公主後,太平公主到達權力巔峰,因為李隆基不象他的父親李旦和伯父李顯那麼軟弱,自然要和太平公主相碰,兩人也就勢同水火了。



太平公主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小女兒,唐中宗李顯和唐睿宗李旦的妹妹,武則天對李治的兒子們極力打壓,就算是自己所出也不客氣,可以說因為武則天的野心,李治的兒子們活的很苦,殺的殺,貶的貶,活著的人也整天提心吊膽的,總怕哪天死期到來,而對於太平公主,武則天卻非常寵愛,這也使得太平公主權力很大。

據說太平公主在幼年的時候遭到表哥賀蘭敏之的強姦,因為這件事也讓賀蘭敏之丟了榮華富貴和性命,本來賀蘭敏之這人就很荒堂,和自己的外祖母楊夫人也就是武則天的母親亂倫,又仗著得寵將已經定為太子妃的楊思儉的女兒強姦,武則天本來就很惱火,現在將自己最寵愛的女兒強姦,武則天就痛下殺手,將賀蘭敏之流放後又下令處死。

太平公主在第一段婚姻期間,倒也安分守己,沒有什麼不軌事件,所嫁的駙馬是城陽公主的兒子薛紹,兩人還生下了二子二女,不過婚後沒幾年,薛紹的哥哥薛顗參於唐宗室謀反,薛紹受到牽連,餓死於獄中。


過了兩年,武則天將太平公主許配給武修暨,為了讓太平公主嫁給武修暨,還特意把武修暨的妻子處死,太平公主在薛紹死後,可能是受到了刺激,在第二段婚姻期間大肆包養男寵,與朝臣通姦,武則天寵愛太平公主,太平公主也很懂的做人,將自己的男寵張昌宗進獻給武則天。

在武則天時期,對於這位愛女,武則天也經常和她商議政事,這也使得太平公主“喜權勢”,不過太平公主也很畏懼武則天,並沒有恃寵而驕,行事還是很低調,只是躲在幕後,武則天雖然不允許女兒公開議政,但太平公主還是獲得了不小的權力。

在武週末年,因為皇嗣問題,武李兩家矛盾尖銳化,太平公主雖是武家兒媳婦,不過還是站在李家這邊,而太平公主昔日的情人張昌宗害死了太平公主另一個情人高戩,使得太平公主對二張也憤恨不已,公元705年,張柬之等人擁護著李顯發動了政變,誅殺二張脅迫武則天退位,太平公主也參與其中,因為有功而受封“鎮國太平公主”,政治上也從幕後走到了臺前。


李顯雖然坐上了皇帝的寶座,卻是生性懦弱,使得他的妻子韋后和女兒安樂公主也想成為武則天第二,勾結武三思等人專政亂權,把朝廷弄得烏煙瘴氣,而安樂公主和太平公主成為了政敵,還曾經想利用李重俊事件害死太平公主,韋后和安樂公主雖然有成為武則天第二的想法,能力卻不知道差了多少,兩人還傻傻的將自己權力的保護神李顯毒死,眼見李唐又出現了危機,太平公主與李隆基密謀,兩人聯手發動了“唐隆政變”,誅殺了韋后集團。

這場政變將韋后集團剷除,也將李旦擁上了皇位,立下了大功的兩個人都得到了好處,太平公主晉封萬戶,地位更加顯赫,李隆基被封為皇太子,李旦有什麼事情都要問宰相:“這件事和太平公主商量過了嗎?”“與三郎商量過了嗎?”


兩位哥哥的軟弱,讓太平公主得以干政,並且得到太平公主舉薦平步青雲擔任要職的人不可勝數,權傾朝野的太平公主為了達到長期的權勢地位,知道年輕的李隆基不好控制,就開始對李隆基下手,想要另立一個懦弱聽話的人當太子,以後好成為她的傀儡,太平公主先是散佈流言說李隆基是庶子不應當被立為太子,還把宰相邀截到宣政殿光範門內,明目張膽的勸宰相更易太子,還在李隆基身邊安插了很多耳目,這些種種行為讓李隆基很是不安,自然對太平公主懷恨在心。

712年,有慧星出現,太平公主藉機說這是皇太子李隆基要奪權的徵兆,本想著以此陷害李隆基,讓李旦廢掉李隆基,沒想到唐睿宗李旦雖然軟弱,卻並不昏庸,看到太平公主和太子之間的鬥爭愈演愈烈,怕這樣下去大唐江山又要大亂,就借勢把帝位讓給李隆基,自己當了太上皇,只是仍然掌握了朝政大權,這樣還可以保護太平公主。


對於妹妹和兒子,李旦都不想傷害,本以為這樣可以緩和兩人之間的矛盾,沒想到反而加劇了兩人的矛盾,這是因為太平公主的勢力過於龐大,朝中七位宰相有五位是出於太平公主的門下,文臣武將有一半以上依附於她,看到李隆基當了皇帝,太平公主並沒有收手,反而加速謀逆,還策劃對李隆基下毒。

面對太平公主的圖謀不軌,沉穩的李隆基在積蓄好力量後果斷出手,決定先發制人,713年,李隆基親率李令問、王守一、高力士等人帶兵,先殺了太平公主黨羽左右羽林大將軍常元楷、李慈,控制了羽林軍,接著殺了宰相岑羲、蕭至忠,將太平公主的黨羽誅殺殆盡,太平公主見大勢已去,逃到山寺,三天後返回,李旦為太平公主求情恕其死罪,被李隆基拒絕,最後賜死於家中,李隆基也得以掌握了皇帝應有的權力。


歷史紅塵


唐玄宗李隆基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美女殺手,在他奪取最高權力的過程中,就殺死了伯母韋香兒、上官婉兒,堂姐安樂公主,姑母太平公主等權傾天下的美女。

唐玄宗李隆基晚年遇到安史之亂,又殺死親侄女榮義郡主(安祿山的兒媳)與安祿山的妻子康夫人,馬嵬驛兵變唐玄宗李隆基又被迫處死心愛的絕代佳人楊玉環。

至於唐玄宗李隆基在繼位以後為什麼要殺死姑母太平公主,主要是為了爭奪最高權力。

公元710年6月,推翻武則天的武周王朝恢復唐朝的唐中宗李顯突然去世,傳言是被皇后韋香兒與她的女兒安樂公主等人毒死的,雄心勃勃的韋香兒想效仿武則天做女皇帝,安樂公主一直想做皇太女,韋香兒立年幼的李重茂為皇帝,她自己垂簾聽政,並派韋家子弟掌握兵權,大唐王朝再次面臨滅亡的危險。

在大唐王朝岌岌可危的情況下,太平公主聯合侄子李隆基密謀發動兵變。

公元710年7月,李隆基帶領親信發動唐隆政變,太平公主也派兒子薛崇簡等參加兵變,並與閨蜜上官婉兒裡應外合,把皇太后韋香兒、安樂公主等人斬首示眾,李隆基又趁機斬殺上官婉兒,以剪除姑母太平公主的羽翼。

唐隆政變以後,太平公主又親手廢掉唐哀帝李重茂,擁立唐睿宗李旦,掌握了朝政大權,太平公主從此與皇太子李隆基由盟友徹底變成政敵。

太平公主企圖廢掉皇太子李隆基獨攬大權,但唐睿宗李旦卻把皇位傳給唐玄宗李隆基,自己做太上皇。

唐玄宗李隆基繼位以後,朝政大權仍然掌握在太上皇李旦與太平公主的手裡,唐玄宗手下的七個宰相有五個是太平公主的親信,另外兩個是太上皇李旦的親信,禁衛軍將領也都是太平公主的黨羽,太平公主還派宮女企圖毒死唐玄宗李隆基。

公元713年,在命懸一線的情況下,唐玄宗李隆基決定先下手為強,發動先天政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處死忠於太平公主的幾個宰相與禁衛軍將領,逼太上皇李旦還政,至此唐玄宗李隆基完全掌握了最高權力。

大勢已去的太平公主向哥哥太上皇李旦求饒,想保住性命,可是此時唐朝的最高權力已經完全掌握在唐玄宗李隆基手裡,她的哥哥李旦愛莫能助,最終李隆基下令處死太平公主與她的子女,太平公主的四個兒子中只有支持李隆基的薛崇簡沒有被殺。


厚德載物49847


電視劇《太平公主》大熱的時候,“瑪麗蘇”這個詞還沒有流行起來。太平公主的愛情和交際圈,遠沒有電視劇之中那麼唯美。當然,李隆基也不可能愛上自己的姑媽,更不可能對太平公主說出“您是最完美的女人”這句話。

太平公主一生並不太平,這要從她混亂的童年說起。

太平公主是武則天和李治的小女兒,武則天一共生過兩個女兒,如果史書沒有冤枉她,第一個女兒是被她親手掐死的。武則天對這個小女兒極盡寵愛,按照她自己的話,太平公主和她非常像。《舊唐書》之中對太平公主外貌的描寫是“豐碩,方額廣頤”。武則天說的不僅僅是太平公主的外貌,而是她熱於權術,喜好參政的性格。

武家的人倫關係亂到令人咋舌,武則天的母親和外孫賀蘭敏之私通,武則天的姐姐和高宗私通,武三思和弟妹韋后私通,賀蘭敏之成人之後玷汙了太子妃楊氏,武則天自己也是男寵成群……太平公主從小耳濡目染,最可怕的是,太平公主剛剛8歲的時候,可能已經在外婆家被賀蘭敏之玷汙(《舊唐書·賀蘭敏之傳》),武則天對母親和外孫私通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動到自己的女兒,她忍無可忍,就將賀蘭敏之給弄死了。

在這樣畸形的大環境之下,太平長大了。她和薛紹的婚姻並非因為她的一見鍾情,而是源於吐蕃的和親。武則天不想讓自己的女兒前往吐蕃和親,無奈之下遵從了李治的選擇,將太平公主許配給了薛紹。

薛家是大家族,武則天剛開始看不上薛紹,原因是薛紹兄弟的妻子並非貴族。武則天這種想法是極為諷刺的,因武家本就是個地位地下的小族,武則天的父親是個木材商而母親楊氏根本不知來自何處,為了給自己的臉上貼金,武則天曾說楊氏是隋朝宗室的後代。無論武則天怎麼挑三揀四,太平公主還是和薛紹成婚了,婚禮極度奢華,據說路上的宮燈多得燒焦了樹,為了運送大量的嫁妝,把縣衙的牆都給拆了。

薛紹和太平公主婚後7年生了四個孩子。這一年武則天納了新寵馮小寶,逼得薛紹認馮小寶為叔父,薛紹不從,他本是大家族出身,覺得這是在侮辱門楣,薛家兄弟意圖謀反,事情敗露之後,薛紹被武則天關進牢裡活活餓死。

太平公主失去了丈夫,她埋怨武則天,無論武則天給她多少賞賜她都不言謝。而一直對薛家不滿的武則天正好乘機給太平公主找了武家子弟武攸暨,武攸暨是有妻室的,武則天就毒死了他的妻,逼兩人結婚。太平公主和薛紹在一起的7年之中並沒有豢養男寵,也不醉心於政治。但嫁給武攸暨之後,她徹底變了一個人。

太平公主一生參與過三次大政治事件,第一件就是替武則天解決了驕縱的男寵——假和尚薛懷義。薛懷義本並不姓薛,武則天為了讓他冒充大族才強迫他姓薛的。太平公主當時殺薛懷義是什麼心情?可能是想到當年武則天因為薛紹的清高自傲而痛下殺手,可能是想到丈夫在牢中活活餓死的淒涼,想到這骯髒的男人也配姓薛……太平公主讓一群宮中夫人將薛懷義亂棍打死,屍體燒成灰,後混上泥燒成磚砌牆。

對薛懷義的殘忍狠毒,實際上是太平公主的另一種報復。但在武則天當政時期,太平公主知道她的權勢絕對不容侵犯,所以太平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尋歡作樂,斂娶財富之上。

公園705年正月,太平公主第二次參加政變,這是著名的“五王政變”,五位異姓王聯手殺了武則天的男寵張氏兄弟,改“周”為“唐”。太平公主對於朝局的把控是很精明的,她看出了武則天的頹勢,在此次政變之中才顯示出了積極幫助的態度。二張死後,太平公主來到武則天的床前,勸說她寫下了傳位遺詔。

中宗李顯即位之後,太平因功被大肆封賞。不久之後,韋后想要效仿武則天稱帝,710年,聯合女兒安樂公主殺死李顯。

當時的太平公主因為情夫崔堤和上官婉兒鬧翻,上官婉兒投靠了韋后。李顯駕崩之後,傀儡皇帝李重茂登基,韋后垂簾聽政。太平公主聯合李隆基發動政變,一舉誅殺了韋后和安樂公主,並且以長輩的身份將李重茂趕下皇位,擁立李旦登基。太平公主為何這麼做,因為她是李家人,武家媳婦,誰掌權都可以,外姓,張家、韋家,堅決不行。

李旦登基之後對太平公主更是感激,對她和她的兒子們大加封賞,太平公主權傾朝野。李旦非常依賴太平公主,但凡朝中大事都要和太平商量,朝中大臣大部門出自公主門下,公主府宛若一個小朝廷。

當年李隆基因為被太平公主選中誅殺韋后有功,李旦登基之後封他為太子,在朝中逐漸有了自己的黨羽。太平公主那時候對權力已經極為依賴,她即便沒有女王之心,也想要把控朝廷命脈。她清楚果敢英明的侄子李隆基早晚會成為自己的阻礙,所以三番五次提醒李旦將太子廢除,甚至曾經想要下毒毒死李隆基。但李旦太過平庸,根本無法阻擋自己的兒子,最後因為忍受不了朝政的繁瑣,直接將帝位禪讓給了太子。

對於李隆基而言,太平公主當年“點將”有恩,她除了韋后,讓李旦即位,才有了李隆基登基的這一天。但太平公主在朝中紮根太深,曾對李隆基動過殺念;她貪得無厭,在民間橫徵暴斂,百姓怨聲載道;她以金錢收買人心,將朝堂弄得烏煙瘴氣……

李隆基畢竟不是昏庸的帝王,他登基之後一定會肅清太平公主的勢力。太平公主等不了李隆基先出手,打算起兵造反。長子薛崇簡對太平公主的所作所為很是不安,勸她放棄計劃,結果遭到太平公主的毒打。

豈料這個時候武攸暨突然去世,太平公主的出兵計劃被耽擱。公元731年,李隆基先發制人,擒獲了太平公主的家人和親信。太平公主狼狽逃竄,躲入南山三天,求李隆基放她一條生路。李旦出面為太平求情,但李隆基殺意堅決,太平公主被賜死在公主府。她所有的家人之中,唯有薛崇簡一脈活了下來。

太平公主因為武則天享盡榮華,得盡權勢,卻悲慘而死。試想如果武則天沒有因為一己私慾殺死薛紹,太平公主是否會安享晚年?宣城公主的丈夫和薛紹一樣因為觸怒武則天被殺,宣城公主一直平靜得活著,後來得到了李顯、李旦和李隆基的善待。所以太平公主的悲劇一方面是武則天造成,一方面也是她的性格所致。

因為她和武則天太像了。


木劍溫不勝


李隆基要幹掉姑姑太平公主,是為了穩住皇位。太平公主是武則天的女兒,一心想要成為第二個武則天,其野心勃勃,不過也確實有實力,曾一度掌控大權,李隆基在與太平公主的鬥爭中取得勝利,並且殺了太平公主。


武則天去世後,皇位傳給了李顯,李顯有位精明強幹的皇后與公主,皇后便是韋皇后,公主是安樂公主,這對母子也把武則天當成榜樣,同樣也希望成為第二個武則天,於是在李顯死後,她們開始控制皇權。

李隆基與姑姑太平公主這時候有共同的敵人,因此結為同盟,她們為了扳倒韋皇后與安樂公主,密切配合,最後他們二人成功了。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他們也彼此不再需要對方,兩人都覬覦皇位,所以成為了敵人。



起初他們中間還隔著唐睿宗,唐睿宗是他們二人合力送上皇位,目的是為了扳倒韋皇后與安樂公主。不過唐睿宗本身沒多大能耐,其實也就是個傀儡皇帝。唐睿宗也還算明智,夾在二人中間不好受,直接宣佈讓位當太上皇。李隆基與太平公主的爭鬥,李隆基勝了,所以他當上了皇帝,太平公主被處死。


傳奇歷史觀


李隆基與太平公主之間是權利的角逐,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李隆基殺死姑姑太平公主並不稀奇,他的前半生的輝煌也是從殺死太平公主後才開始的(史稱開元盛世)。

李隆基出生於公元685年,小時候曾經出格為王;父親李旦生活在武則天的威嚴之下,常年沒有出頭之日;李旦雖然被立為皇帝卻不能參加政事。或許因為有些大臣想要推翻武則天卻沒有成功,連累了李旦被廢李隆基也被幽閉宮中。

直到神龍政變,那一年李隆基14歲親眼目睹了一場武裝政變。張諫之等人看到武則天年邁有機可乘,果斷髮動政變殺死了武則天男寵奪回了李唐政權,接李顯繼位。

可能是親眼目睹了政變的奇妙之處,李隆基回長安後就暗中籠絡人才,特別注重在萬騎中發展勢力(萬騎是皇帝的撫慰對,早期只有百騎、武則天時期發展成為千騎、李顯發展壯大為萬騎)。慢慢的李隆基就在暗中擁有了自己的勢力,皇帝身邊的特種部隊有很大一部分是支持李隆基的。



李顯軟弱大權旁落韋后,李隆基與太平公主撥亂反正。

由於李顯的無能導致皇權旁落,韋后想要學習婆婆武則天統一天下,做第二個女皇帝。韋后的女兒安樂公主公然賣官鬻爵,韋后也是不加禁止;韋后的兄弟也在朝中擔任重要的職位。嫣然一副從走武則天老路的架勢。

這時候的李隆基和太平公主是盟友,他們一起密謀摧毀了韋氏集團的力量;擁立李旦從新為帝,史稱唐隆政變。



唐隆政變之後,李隆基被冊封為太子。而太子與太平公主成為權利鬥爭的中心。

太平公主不甘寂寞,經常參政議政。可能她希望得到更大的權利,而李隆基成為她權利路上最大的敵人。李旦為了緩解矛盾,將皇位傳給了太子李隆基;沒想到卻激化了矛盾。

在太平公主想要發動政變的時候,李隆基的到消息(情報工作做的比較好)先下手為強幹掉了太平公主的羽翼,最後賜死太平公主(太上皇求情都沒用)。

搞定太平公主史稱“先天政變”,改國號為開元。

李隆基繼位後卻沒有得到最高權利。太平公主是他的政敵,上面還有太上皇管著;通過先天政變殺了太平公主才成為了名符其實的皇帝。


蟻史為諫


這是因為,李隆基非常痛恨唐朝以來女人干政的局面,他上臺後必須徹底改變這一局面。李隆基上臺後,雖然貴為天子,但是很多時候他的權力收到姑姑太平公主的制約,到後來太平公主甚至威脅到了唐玄宗李隆基的安全。所以他必須先下手為強,大義滅親,徹底剷除太平一黨。

我們都知道,自從唐肅宗李治以來,由於李治的孱弱以及需要武則天對抗長孫無忌一黨的政治需要,武則天便逐漸把持朝政,後來更是開創武周,奪取了李唐天下。到後來,神龍政變以後,韋后、上官婉兒、安樂公主等女性政治強人又粉墨登場,咋弄權術,貪圖享樂,敗壞社會風氣,李隆基看在眼裡,恨外心裡,早就想剷除她們。

機會來了,李隆基成功發動唐隆政變,毫不留情地殺掉了才女上官婉兒。從這可以看出,他對干預內政的女人有多麼的痛恨。在他當上皇帝以後,太平公主自恃功高,支持過李隆基發動政變,變得有恃無恐。她的政治勢力非常龐大,足以與李隆基對抗,甚至還比李隆基更加實力雄厚。根據《資治通鑑》記載:“宰相七人,五出其門;文武之臣大半附之。”由此可見,當時太平公主勢力之強大,已經嚴重威脅到了李隆基的安全。在唐朝那個政變不斷的時候,誰敢保證自己哪天就會被姑姑發動政變趕下臺,死無葬身之地。



因此,面對強大的對手,李隆基步步為營,最終幹掉了政治對手太平公主,徹底將大唐王朝的最高權力緊緊的攥在手裡。


峰哥談史


  

太平公主出身於李唐皇家,她的父親是唐高宗李治,母親是赫赫有名的一代女皇武則天。因為是最小的女兒,所以太平公主從小深受寵愛,恃寵而驕,且曾權傾一時,她還曾經廢立皇帝,併為唐玄宗李隆基的繼位鋪平了道路。


唐玄宗李隆基繼位後,為何第一件事就是殺死自己的姑姑太平公主?

那麼對於曾經幫助過自己還是姑姑的太平公主,唐玄宗為何要迫不及待的殺掉呢?

  

其實,這不難解釋,太平公主身為武則天的幼女,本就位高權重,有重要的政治影響力。

  

武則天當政後期,當時的宰相張柬之因為不滿武氏專權,發動了兵變,武則天不久便無奈退位還朝於李家,太平公主因為支持並參與了這次行動,因而被受封為“鎮國太平公主”,一時風光無限。

  

  

她的胞兄李顯繼位後,她被賜予不用像皇太子等人行禮的特權,並因為聰明機警一直為李顯皇后韋氏所忌憚。

  

在李顯被韋氏及其同黨謀害後,李唐朝堂一片混亂,這時太平公主與李隆基共同發起了對韋后及其同黨的兵變,並擁立相王李旦為皇帝。


  

因為李旦生性膽小懦弱,而太平公主殺伐果斷,繼承了武則天的狠辣,所以李旦十分的害怕太平公主,對其絲毫不敢怠慢,且恭敬有加。


這一點當時還是太子的李隆基卻深深的看在眼裡,他那時就明白要想鞏固皇權,就必須收攏權力,而如果要收攏權力,就必須先除掉太平公主。


而太平公主也深刻的明白李隆基對自己的惡意,為了達到控制和監查李隆基的目的,太平公主在太子李隆基身邊佈置了許多心腹,以監視李隆基的一舉一動,


所以李隆基那時並不敢輕取妄動,對太平公主也是表面順從,這時的太平公主的權勢可以說達到了歷朝歷代公主權力的頂峰。

  

忍無可忍,予以誅之。在李旦退位後,其子也就是李隆基繼位,史稱唐玄宗。


對於自己的侄子李隆基太平公主深知其英明果斷,但是她此時卻沒有任何收斂,反而依靠太上皇李旦的威勢繼續作威作福,甚至干涉朝政。


唐玄宗繼位之初,朝堂上的文臣武將大多與太平公主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太平公主甚至想過與人合謀廢掉唐玄宗李隆基,還試過給李隆基下毒,李隆基如果不是對太平公主處處防備,恐怕早就被害了,李隆基與太平公主的關係已經是水火不容。


唐玄宗李隆基自繼位後,一直隱忍不發,養精蓄銳,在時機成熟後,他以太平公主試圖叛亂為由,迅速誅滅太平公主的黨羽,並緝拿太平公主,太平公主因為過於恐懼,在家中自殺而亡。


路之意


李隆基是皇帝,太平公主是他的親姑姑,可是,他一檔上皇帝,卻迫不及待地剷除她,原因不外乎是她威脅到了他的皇權。

太平公主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小女兒,從小便很受寵,武則天對她有多寵呢?

當時,唐朝會用公主和吐蕃和親以達成和平相處的政治目的,所以,吐蕃一聽說唐朝皇帝的皇后有一個女兒,便派人來到長安請求和親,讓太平公主嫁到吐蕃。

武則天聽說吐蕃蠻夷竟然想去自己的寶貝女兒,心裡頓時不高興了,她之前在母親死後便讓太平公主充當道士,為母親祈福,此時最好的拒絕方式自然便是讓吐蕃人知道女兒是道士,所以她便為太平公主修了一座道觀。

太平公主的第一任駙馬薛紹受誣告被以謀反之罪處死後,武則天不忍心讓她當一個沒人疼沒人愛的小寡婦,所以又開始給她物色駙馬。

原本已經選定了武承嗣,偏偏武承嗣生了病,於是武則天又相中了武攸暨,為了讓太平公主嫁給武攸暨,她直接殺了武攸暨的夫人。

可見,武則天對太平公主有多好,便對別人有多狠。

武則天對太平公主的寵愛,是太平公主日後能夠參與政事的一個原因,當然,另一個原因則是因為武則天認為太平公主“類我”,頗懂權謀之術。

不過,武則天遇事難決之時雖然會找太平公主商議,但是卻嚴令太平公主不得向外洩露她讓太平參與政事一事。

太平公主也知事情深淺,更知道自己的母親武則天的為人,因為武則天認為她“類我”,所以她也害怕武則天會認為自己會有擅權或是奪權的想法,從而招來禍端。為了讓武則天放心,太平公主過起了高調的貴婦生活,豪車美宅,怎麼奢侈怎麼過,她是在用“自汙”的方式消除武則天的疑心和戒心。

太平公主作為一個女人,能有這份見識和能力,卻是很不簡單。

武則天認為太平公主“類我”,也確實看得很準,太平公主的權力慾確實是一點也不弱於武則天。

為了能夠獲得更多的權力,也為了擺脫武則天的桎梏,太平公主開始轉向支持李唐宗室,也即武則天的兒子、太平公主的哥哥李顯。

705年,張柬之趁著武則天臥病不起之際,率領五百禁軍將士擁李顯入紫薇城發動了“神龍政變”,誅殺了武則天的面首張昌宗和張易之,隨後逼迫武則天遜位於李顯。

太平公主在這場政變中也予以了配合,也算有一點功勞,所以李顯即位之後便晉封她為鎮國太平公主,和哥哥李旦一樣食邑五千戶,這事別說對於一個女人了,即便是對於男人而言也是一種無數人難以企及的高度。

李顯雖然再一次坐上了皇帝的寶座,但可能是因為長期受到武則天壓制的原因,導致了他性格上的懦弱,致使韋后和安樂公主專權。

更讓人想不到的是,李顯當了五年的皇帝之後,竟然會死在韋后和安樂公主的手上。

李顯一死,韋后立15歲的李重茂為帝,繼續把持朝政,同時也加大了對太平公主和李旦的打壓力度,試圖將皇權攬於自己一人之手,或有成為第二個武則天之勢。

太平公主當然也不會束手待斃,她一看韋后出手對付自己和李旦,便迅速和李旦以及李旦的兒子李隆基達成了一致意見,聯手向韋后發難。

李隆基誅韋后之後,太平公主又和李隆基一起廢了李重茂,然後擁護李旦稱帝。

李旦當了皇帝之後,自然要好好封賞太平公主,這一次,她實封萬戶,萬戶侯是多少男人的夢想呀!她一個女人卻走在了無數男人的前面。

李旦也和李顯一樣,被武則天打壓慣了,懦弱的性格已經刻入了骨髓,所以,他當了皇帝之後雖然沒像李顯一樣被自己的女人給架空,卻被妹妹太平公主給製得死死的。

太平公主的權勢有多大呢?只要是太平公主上奏的事,李顯肯定準奏,可謂是太平公主說什麼,沒有主見的李顯便會聽什麼信什麼。

即便是宰相和朝臣們商議通過的事,只要太平公主沒有點頭,這件事也沒戲。

太平公主的擅權讓李隆基看到了危機,如果再任由她這麼下去的話,恐怕還真有可能會成為第二個武則天,但是,李隆基是不敢明著和她作對的,七個宰相,有五個是她的人,她的人又掌控著禁軍,李隆基一不留神便會沒命,由此可見太平公主權勢之盛。

李隆基不敢和太平公主作對,太平公主卻為了在李旦死後能夠繼續掌控權勢,便想廢了精明的李隆基的太子之位,另找一個懦弱的人當李旦的接班人。

實際上,李隆基曾向太平公主妥協過。

李旦因宋璟和姚崇二人上奏讓李旦將太平公主外放到東都洛陽,但是李旦不忍心,只讓她去了蒲州。此事被太平公主認為是李隆基在挑釁自己,於是李隆基嚇得趕緊向李旦說,爹呀,您快讓姑姑回京吧!

只不過,李隆基的妥協和補救措施並沒有得到太平公主的原諒,她最終還是決定聯合朝中文武發動兵變殺李隆基。

李隆基聽說太平公主要對自己下手,他能怎麼辦?要麼坐以待斃,要麼先下手為強!

李隆基能夠當上皇帝,能夠開創“開元盛世”,能夠“一日棄三王”,便說明他絕對是一個狠人,所以,他肯定會選擇先下手為強——他率先向太平公主下手,派人殺了太平公主的親信,斷了她的臂膀,讓她再無能力向自己發難。

太平公主一聽說李隆基對自己出手了,又聽說自己的人死了差不多了,趕緊一溜煙逃到了南山,三日不敢出。

只是,太平公主終究難逃一死,她不死,李隆基心中難安;她不死,李隆基心中怨氣難消。

所以,李隆基在這場“先天政變”中從李旦手裡拿到了皇權之後,便迫不及待地賜死了自己的姑姑太平公主。


史不知味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這是因為太平公主有政治野心,也有很強的政治能力,她的存在對李隆基是個非常大的威脅。



當年,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聯手,誅殺了轉圈的韋后一檔。

這主要是韋后一黨毒死了唐中宗,並且試圖扶持同黨溫王李重茂上位,架空李隆基他爸李旦。

如果這種態勢持續下去,李隆基和太平公主都有很大危險,十有八九會被韋后一黨除掉。

在這種情況下,兩人聯手殺死韋后,清除了韋氏黨羽,將李重茂趕下皇位,擁立相王李旦復位,是為唐睿宗。

此時,表面上李隆基的勢力較大,他的父親是皇帝,自己則是太子。

然而唐睿宗的權力並不大。

太平公主有很強的政治手腕,又有不少政治關係,她很快拉攏政治盟友,準備對付李隆基。

她曾經強迫唐睿宗廢除李隆基,失敗後試圖採用暗殺手段。

其實,太平公主如果願意,他也可以政變。當時朝中七位宰相有五位是經由太平公主任命,《資治通鑑》說:“自宰相以下,進退系其一言,其餘薦士驟歷清顯者不可勝紀,權傾人主,趨附其門者如市”。文武百官除了姚崇、宋璟等寥寥數人外,大多數都依附太平公主。



唐睿宗也是個聰明人。他雖然心中維護兒子,但表面上仍然維護太平公主的權勢,防止後者下毒手。

唐睿宗的目的是將權力交給兒子,但肯定太平公主的權勢,希望兩人保持政治均衡。

延和元年(712年)睿宗李旦內禪,太子李隆基即位,是為唐玄宗。


然而,李隆基不像他爸那麼懦弱。

他認為太平公主野心太強,權勢又大,不好對付,乾脆來硬的。

先天二年(713年)李隆基宣稱太平公主準備以御林軍從北面、以南衙兵從南面起兵奪權。李隆基與郭元振、王毛仲、高力士等人先發制人,先殺了常元楷、李慈,又擒獲了散騎常侍賈膺福及中書舍人李猷,接著殺了宰相岑羲、蕭至忠;尚書右僕射竇懷貞亂中自裁而死。

太平公主驚慌下逃走,但很快被捉住,只得在家中自殺,只有48歲。

太平公主自殺後“籍其家,財貨山積,珍奇寶物,侔於御府,馬牧羊牧、田園、質庫、數年征斂不盡。”


薩沙


理科男答歷史。

李隆基就是唐玄宗,也被稱為“李三郎”,因為他是唐睿宗的第三個兒子。

他是唐朝皇帝中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同時唐朝也是在他的治理下才達到極盛時期的。

我們都知道唐玄宗時期是一個盛世,叫開元盛世,可以說這個盛世是唐朝的巔峰。

但是在唐玄宗後期的時候,因為李隆基開始貪圖享樂,寵信宦官,所以發生了安史之亂,導致了唐朝盛世的衰落。

那麼我們今天要說的則是,李隆基為什麼幹掉自己的姑姑太平公主。

在唐中宗時期,朝政大權是掌握在安樂公主和韋皇后手中的,後來唐中宗被她們謀殺。

韋皇后想效仿武則天,當第二個女皇帝,但是沒有得逞,被李隆基和他姑姑太平公主攪黃了,她們聯手發動了唐隆之變,也就是殺韋皇后、安樂公主,圍剿韋氏集團。

也正是這場變化,李隆基的父親李旦再次當上了皇帝,而李隆基則被封為平王。

後來,李旦和大臣商量決定將李隆基立為太子。

但是,有人卻不同意,想立他人為太子,這個人就是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是誰呢?她就是武則天的女兒,從小被武則天薰陶,導致她自己也有些強勢。

太平公主參與了唐隆之變,擁立了唐睿宗李旦,她是一名功臣。

也正因為是功臣,所以她開始參與朝政。而在參與朝政過程中,李隆基經常和她作對,妨礙她參政。

就這樣你來我往,兩個人都想除掉對方。太平公主甚至明目張膽的勸說宰相改立太子。

當然,這不是宰相說了算的。唐睿宗呢,在一開始時候是比較偏袒太平公主的,而後期則完全偏向太子李隆基。

終於,唐睿宗感覺到雙方要發生戰爭,怕李唐江山不保,他毅然決然的將皇帝的位置給了李隆基。

李隆基也當上了皇帝。在李隆基上位後的第一件事,就是除掉太平公主,因此發動了“先天之變”。

李隆基除掉太平公主最大的原因便是:雙方是政治上的敵對。

假如李隆基不除掉太平公主,那麼被除掉的就是李隆基。李隆基這種做法,也是無奈之舉。

畢竟自己是皇帝,需要保證自己的安全,更何況當時太平公主已經在蓄力,準備謀殺李隆基。

所以李隆基除掉太平公主是為了自保。

剛才說了,太平公主是武則天的女兒,所以太平公主對皇帝之位有一些覬覦。

她認為自己的母親可以當皇帝,為什麼我不可以呢?

所以李隆基除掉太平公主是怕她像武則天一樣奪取李唐的天下。

在我看來,李隆基除掉太平公主是正確的做法,如果給了太平公主機會,可能真的會發生像武則天一樣的悲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