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戰術大師到走火入魔,深度解析瓜帥傳控戰術失勢的原因

0比2敗北,曼城在遭到同城對手雙殺的同時更是吞下了本賽季的第七次失利惡果,超過了球隊前兩個賽季失利次數的總和。九個月前,瓜迪奧拉的球隊還在英超以98分的歷史級數據衛冕了聯賽冠軍:九個月後,則在28輪後被利物浦狂甩了將近30分。

從戰術大師到走火入魔,深度解析瓜帥傳控戰術失勢的原因

曾幾何時,瓜帥的傳控戰術席捲英倫,難逢敵手,如今硝煙散去,從傳控大師到走火入魔,瓜帥是否還有必要繼續堅持自己的執念?

雙核變單核,滲透能力下降

在瓜迪奧拉的戰術體系中,傳控不僅意味著控制球權,而是在控住球權的同時蠶食對手的防線。但是隨著本賽季大衛·席爾瓦的老去,曼城的中場創造力不可避免的出現了下滑,所謂頂級的戰術需要頂級的球員執行,當瓜帥的戰術失去了頂級的球員,魔力頓時削減了一半。

從戰術大師到走火入魔,深度解析瓜帥傳控戰術失勢的原因

以京多安為首的原“第二梯隊”中場,對中路的空檔缺乏足夠的敏感性,因為在曼城陣地戰進攻中,對手的防線本就不會出現太多疏忽,而缺乏把握轉瞬即逝的空檔的能力,讓曼城的滲透能力下降顯著,更多時候,球員為了求穩,會把球大量的往邊路輸送,這不僅違背了瓜帥戰術中“蠶食”的目的,還給了對手後防線喘息的時間。

從戰術大師到走火入魔,深度解析瓜帥傳控戰術失勢的原因

我們看到,此時熱蘇斯前插時尋覓到一個非常好的空檔,對方的一名中衛被身前要球的斯特林吸引,持球的京多安視野出色,如果挑傳斯特林必定能形成一次不錯的機會。而面對熱蘇斯的舉手示意,京多安卻視而不見,轉而把球交給了邊路套上的津琴科。

球發展到邊路,對手的邊後衛有機會上前延緩,防線中缺失的中後衛也迅速歸位,白白浪費了這樣一次打穿對手的機會,京多安必然是要負全責。本賽季40戰5球4助攻,德國人對進攻端的貢獻缺失很難令人滿意,從數據來看,甚至只比主防守的羅德里出色一點。

而相較而言,即便已經34歲,本賽季28場奉獻3球8助攻的大衛·席爾瓦仍然更加出色。瓜帥的球隊之所以在本賽季下滑,和球隊從德布勞內、席爾瓦雙核變成德布勞內單核不無關係,可以很負責任的說,除了德布勞內,曼城中場的其他球員都算不得頂級,基本很難貫徹瓜帥的戰術思路。

而面對這一事實,瓜迪奧拉對極致傳控的執拗卻從未動搖,對控制場面的講究,要求他的球員既能創造機會,也要減少失誤,這對除德布勞內的其他球員何嘗不是一種苛責?另一方面,更是導致丁丁在場上的負擔過重,本賽季核心地位愈發凸顯,也正是體現出了球隊對他的越發依賴。

從戰術大師到走火入魔,深度解析瓜帥傳控戰術失勢的原因

而作為球隊開展滲透的核心,對手對德布勞內的盯防,從壓迫到傳球線路,甚至到接應隊友,都提供了極致入微的“照顧”。當丁丁持球時,對手有多達六名球員對他的選擇做出限制,尤其是在肋部的區域,三名防守球員中間的空間被壓縮,球滲透過去的幾率被大大減小。

這種依賴,更是讓德布勞內的每一次缺陣都成為了曼城的阿喀琉斯之踵。本賽季丁丁英超共出場26次僅有兩次缺席,而這兩場曼城均告負,一球未進,兩場0比2分別負於狼隊和曼聯;而在第19輪和狼隊的再次較量中,德布勞內第67分鐘下場之後,球隊被連扳兩球逆轉,慘遭對手雙殺。曼城本賽季聯賽的兩次雙殺恥辱均離不開德布勞內缺陣的背景,離開了他,曼城的攻防兩端都顯得力不從心。

中路滲透效率的下降,也讓曼城在陣地戰中的進攻畫風變了樣。邊路45度的起球傳中次數變多,當然,不是說瓜帥的傳控戰術中不會出現這種類型的套路,而是究其全因,這種套路的出現是被迫的,盲目的,這種方式顯然與極致傳控的理念背道而馳,命裡該有八角米,求遍天下不滿升,這或許是瓜帥最大的無奈。

從戰術大師到走火入魔,深度解析瓜帥傳控戰術失勢的原因

缺乏節奏變化,無效控球增多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2018年世界盃上那支星光熠熠的德國隊,小組賽三戰兩負一勝打道回府,全隊充斥著大量的無效控球,無法在對手的進攻腹地形成實質威脅,三場比賽僅有一個運動戰進球。那屆世界盃對於堅持傳控戰術的球隊普遍不友好,包括西班牙隊,也是敗在了東道主俄羅斯的腳下。

從戰術大師到走火入魔,深度解析瓜帥傳控戰術失勢的原因

以法國為代表的效率至上的興起,是否意味著傳控理念的過時?其實並不是這樣,事實上,無論是德國、西班牙還是巴塞羅那,在傳控戰術巔峰的時代,都離不開一個關鍵的因素,即節奏的變換。

千篇一律,中規中矩的傳球僅僅只能保證球權的控制,而對手的防守不是紙糊的,如果沒有瞬間的提速,缺乏由慢向快的轉變,是很難造成混亂的。真正的傳控戰術很像打太極,看似緩慢,實則是引導對手進入自己的節奏,而一旦對手入套,遂迅速發力,一擊制敵。目前來看,瓜迪奧拉的球隊很明顯缺乏這種節奏變化。

從戰術大師到走火入魔,深度解析瓜帥傳控戰術失勢的原因


在這次曼城的進攻中,皇馬的後防線處於高位,通過提速,曼城本可以製造威脅,但是由於熱蘇斯拿球后的過分拖沓,遲遲不出球,讓皇馬的五名防守球員得以對其形成包夾,球權丟失。

事實上,曼城沒有形成提速的原因,是因為皇馬對德布勞內前插迅速做出限制,而身後的羅德里沒有移動到右側去利用皇馬異側的空檔,導致左路局部形成扎堆,這也令京多安的前插失去了意義。面對這樣的情況,曼城的中場應變能力缺乏,他們無法通過流暢的一腳傳接配合讓防守隊員顧此失彼,而是一股腦的前插,徒徒喪失了進攻機會。

通過這個鏡頭,也證明了,節奏變化並不是僅僅依靠快馬型球員就能完成的,中場和邊路的配合尤為關鍵。

從戰術大師到走火入魔,深度解析瓜帥傳控戰術失勢的原因

我們來看看當年巔峰的巴塞羅那為這種類似的情況做出的完美解答,對手的防守同樣限制了球隊前插的球員,左側人員扎堆,但是巴薩中場的三名球員憑藉連續的一腳配合在中路牽制住了大量的目光,對手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防止其中路滲透上,而右下角阿爾維斯的插上幾乎無人問津,此時哈維一腳轉移至右路空檔,對手的防線瞬間被穿透。

此前的傳球只是為最後的致命一傳作掩護,這才是傳控的精髓。當然,作為巴薩夢三的開創者,我們並不質疑瓜迪奧拉的戰術理念,我們質疑的是,他的理念如今能否適應這支曼城,目前來看,中場無法完成流暢的一腳傳接配合,是球隊很難產生節奏變化的關鍵。

傳控命門難克服,中衛荒雪上加霜

最後一個問題,也是老生常談的一點了,曼城的定位球防守自瓜帥入主球隊伊始就一直在被無數人討論。其實這本是傳控戰術的命門,眾所周知,腳下技術出色、盤帶靈活的球員往往身材不高大,小快靈一詞正是這麼來的。根據《泰晤士報》的統計,藍月亮的平均高度僅為5英尺10.5英寸,摺合成釐米大約是179cm,在英超實屬倒數水平,平均高度的不足,在定位球防守時必然少不了吃虧,不要說曼城,當年的巴塞羅那也無法克服這種缺陷。

從戰術大師到走火入魔,深度解析瓜帥傳控戰術失勢的原因

從戰術大師到走火入魔,深度解析瓜帥傳控戰術失勢的原因

包括在瓜帥選擇引援時,比起頭球技術,他更關注腳下功夫,這種“偏見”甚至在門將位置上都無法倖免,這也導致,球隊雖然也有高度足夠的球員,但是頭球能力往往不盡如人意,像羅德里這般190cm的大個,誰能想象得到他的拿手絕活是地面攔截?

不過以上問題都是瓜式曼城一直以來存在的問題,但是為什麼會在本賽季被放大?背後繞不開的,就是球隊中衛的傷病過多,斯通斯和拉波爾特兩名大將無法出場,長時間依賴費鳥客串,中後衛是一支球隊防守中的重中之重,中衛失守,任憑進攻再強也無法保證勝果。

曼城目前為止已經在英超丟了31球,或許這次疫情造成的停賽會給球隊以喘息之機,如果主力中後衛能傷愈迴歸,那麼瓜帥的曼城即便無法逆轉利物浦奪得英超,也還是有機會在歐冠中更進一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