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觀區農業農村局: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指導小麥赤黴病防治工作

為切實加強轄區小麥赤黴病防治工作,確保農戶增產增收,近日,區農業農村局安排農技人員深入海口鎮及皖河農場部分種植大戶,現場指導小麥赤黴病防治工作。

農技人員要求各種植戶要密切關注抽穗揚花期的天氣變化,堅持“預防為主、主動出擊”防控策略。要抓住小麥齊穗至揚花期開展第一次預防(見花打藥),施藥後 5-7 天后開展第二次預防,對高感品種、生育期不整齊、花期遇多陰雨天氣的田塊,還應開展第三次防治。要選擇防效好且對毒素抑制作用強的藥劑,減輕病害發生程度,降低毒素含量,確保糧食安全。優先選用防治赤黴病兼治小麥葉部病害的復配製劑,在化學用藥防治時可輔助使用植物調節免疫劑和減量增效助劑,調節小麥生長,增強免疫力,減少化學農藥用量。要選用高效藥械,要按藥劑說明書用足藥量和水量,智能植保無人機施藥應添加助劑,每畝藥液量不少於 1 公斤。要以小麥赤黴病防控為重點,兼顧鏽病、白粉病、蚜蟲等病蟲的防控,做到“一噴綜防”。小麥收穫期應加強管理,及時清除赤黴病粒並乾燥入倉,以免真菌毒素進一步增加。做好農藥包裝物回收工作,嚴禁亂丟亂棄。

根據省、市植保部門預測,今年全市小麥赤黴病偏重發生,抽穗揚花期氣候條件適宜將有大流行風險,發生面積約 65 萬畝。據省氣象部門預測,2020 年 4 月上中旬合肥以北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合肥以南偏多,其中沿江江南部分地區偏多 2 成以上,有連陰雨。淮河以南平均氣溫偏高,月內氣溫波動明顯。4 月上中旬我市小麥基本進入齊穗揚花期,氣候條件有利於赤黴病流行。

截至目前,大觀區油菜返青肥追施1.5萬畝,小麥拔節肥追施3.9萬畝,小麥、油菜除草面積4.8萬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