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困難!不計成本!不惜代價!國資委帶領央企幹了這件事

不畏困難!

不計成本!不惜代價!國資委帶領中央企業為抗擊疫情提供最堅強物資保障

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指出,打疫情防控阻擊戰,實際上也是打後勤保障戰。疫情發生以來,醫用口罩、醫用防護服等醫療物資保障問題,一直是疫情防控工作中一個十分重大而緊迫的問題,各方面高度關注。2月5日,國務院召開第80次常務會議,要求國資委抓緊推動中央企業轉產增產醫療物資。接到任務後,國資委迅速行動,當天下午即召開中央企業視頻會,全面部署轉產擴產任務。在一個多月時間裡,國資委帶領中央企業,勇當先鋒、主動擔當、積極作為,不畏困難、不計成本、不惜代價,全力以赴轉產擴產緊缺醫療物資,各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不畏困难!不计成本!不惜代价!国资委带领央企干了这件事

2月5日,國資委黨委召開中央企業加強疫情防控工作視頻會議,強調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出國資央企積極貢獻。

建立戰時機制 推動醫療物資保供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2月5日,國資委成立由黨委書記、主任郝鵬擔任組長的醫療物資專項工作組,抽調精幹人員,吸納行業專家,專門負責中央企業醫療物資保供的組織、協調和調度工作。

一是建立醫療物資產能產量日報統計制度。對口罩、防護服等主要醫療物資產量產能和重點企業生產情況進行逐日統計,逐戶跟蹤。二是建立每日調度例會制度。對醫用防護服增產擴能等重點任務,實行每天監控、每天協調、每天調度。三是建立重點物資生產企業駐場協調監督員制度。向重點物資生產企業派出駐場協調監督員,現場協調解決企業生產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確保產品質量和按要求調度。

四是建立多方對接協同機制。加強與中央指導組、相關部委、行業協會和生產企業的溝通聯繫,廣泛收集信息,反映突出問題,提出意見建議,做好供需對接。

我是央企勇士,我在戰“疫”一線!

緊急轉產擴產 組織醫療物資生產

有條件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在這次疫情之前,中央企業在醫用防護服和醫用口罩生產上沒有佈局,接到國務院指令後,國資委立即組織全面摸底,火速安排有條件有能力的中央企業轉產上產,有關中央企業聞令而動,組織所有力量,千方百計排產滿產、多產快產。

新興際華集團所屬際華股份,原來主要是為部隊生產被服和職業裝,疫情發生後,按照國資委要求,從零開始,迅速籌劃轉產生產醫用防護服,努力克服技術標準不熟、生產設備不全、人員到崗不足等困難,集團、股份、工廠三級聯動,領導幹部靠前指揮,全天駐場督導,一線生產人員“人倒班、機不停、連軸轉”,夜以繼日,努力搶產,2月5日產量是7850套,經過連續9天艱苦奮戰,將醫用防護服日產量快速提升至

4.4萬多套,圓滿完成國務院交辦的“2月14日形成防護服4萬套/天供應能力”的指令性任務。2月19日,國資委再接再厲,提出用10天時間推動物資產量再翻番的更高目標,中央企業防護服日產量連續站上10萬套、15萬套臺階,2月29日達到15.83萬套,穩定支撐了全國三分之一以上的產量,為緩解國內防護服緊缺的局面作出了重要貢獻。

不畏困难!不计成本!不惜代价!国资委带领央企干了这件事

新興際華集團整合所屬3502廠、3534廠、3543廠、3521廠等原軍隊服裝生產企業的所有生產力量,緊急轉產醫用防護服。圖為新興際華3534公司醫用防護服生產現場。

中央企業生產醫用口罩也是從零起步,國機集團所屬恆天嘉華原來是一家從事無紡布生產的企業,疫情發生後迅速行動,大年初二緊急復工復產,以最快速度轉產醫用口罩,在半個月時間裡陸續開通11條平面口罩生產線,形成日產110萬隻口罩的生產能力。

不畏困难!不计成本!不惜代价!国资委带领央企干了这件事

恆天嘉華充分發揮無紡布生產企業的優勢,將可調整的生產線全部調整為用於生產醫用口罩和防護服材料,並積極拓展口罩生產線。圖為國機集團恆天嘉華平面醫用口罩生產現場。

中國石化作為聚丙烯原料供應企業,積極發揮供應鏈核心企業功能,沿產業鏈與下游民營企業合作伙伴主動對接,聯合籌建11條醫用口罩生產線,形成100萬隻以上日產能。

不畏困难!不计成本!不惜代价!国资委带领央企干了这件事

“為了口罩,我們拼了!”作為國內最大的醫衛原料供應商,中國石化在口罩產業鏈中原本是上游聚丙烯原料生產者,為了全程保供,他們決定打通產業鏈,全面介入熔噴料、熔噴布和口罩生產。

中國石油、中糧集團、兵器裝備集團等中央企業響應國資委號召積極新建生產線,迅速加入物資保障大軍。

不畏困难!不计成本!不惜代价!国资委带领央企干了这件事

2月6日,中國石油緊急啟動大慶石化、撫順石化、蘭州石化和大慶油田三地四家企業的口罩生產線建設,圖為大慶石化口罩生產現場。

截至目前,中央企業醫用口罩日產量達到461.7萬隻,是2月5日產量的15倍,為支援抗疫和復工復產作出了積極貢獻。

打通全產業鏈 解決設備短缺瓶頸

抗疫需要什麼,我們就生產什麼!轉產初期,口罩機、壓條機等生產設備嚴重短缺,成為制約產能提升的瓶頸。根據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要求,國資委於2月11日向國機集團、通用技術集團、航空工業集團、中船集團、兵器工業集團、中國電子等中央企業下達任務,要求企業成立專班,在全集團優選牽頭企業,千方百計組織研製攻關,在最短時間內拿出戰果。

為加速攻關,國資委積極協調國內口罩機、壓條機企業聚集地的廣東省國資委,幫助對接相關技術資源,協助攻關企業快速起步。同時,國資委對各中央企業進度實行每日跟蹤、每日通報,在組織研製過程中引入賽跑機制,營造“比學趕幫超”氛圍。國機集團僅用

9天時間就完成從無技術無圖紙到批量生產壓條機的全過程。

不畏困难!不计成本!不惜代价!国资委带领央企干了这件事

2月19日上午,國機集團下屬恆天重工設計製造的首臺醫用防護服壓條機通過鑑定和驗收,這標誌著中央企業首臺醫用防護服壓條機誕生,此後防護服的關鍵生產設備——壓條機即可實現批量生產,防護服供應緊缺的問題將得到有效緩解。

目前,中央企業啟動的27個研製型號已成功進入量產,截至目前,6家中央企業已累計排產壓條機

1014臺,口罩機755臺這些設備能夠支撐形成每日約12萬件醫用防護服和近7000萬隻口罩的產能。

不畏困难!不计成本!不惜代价!国资委带领央企干了这件事

10天研製首臺套平面口罩機並完成壓力測試,20天生產100臺套……經過30天奮戰,3月8日下午5時整,國機集團下屬國機智能第100臺口罩機在廣州下線。

近日,國資委向全社會發佈設備銷售渠道信息,受到各方高度關注和熱烈回應,國資央企在設備研製生產上的快速突破,打通了自身醫用防護服和口罩擴能瓶頸,更為全社會醫療物資產量快速提升作出了積極貢獻。

保障原料供應 促熔噴布價格穩定

頂樑柱,頂得住!國內口罩產能持續攀升,導致生產口罩的關鍵原料熔噴布市場貨源緊張、價格飛速上漲的問題日益突出。針對這一情況,國資委迅速行動,對全國熔噴布供求情況進行全面梳理,並對中央企業產能情況進行細緻摸排,結合中央企業產業特點制定了轉產增產方案,同時全力以赴抓好推動落實。

在不到半個月的時間裡,國資委採取一系列有力措施,督促中國石化、國機集團等熔噴布生產企業加快擴能上產進度,協調多方解決新建生產線過程中噴絲板等核心零部件短缺問題,安排向國機集團等生產企業提供無息貸款,全力解決企業擴產過程中遇到的矛盾和問題,推動熔噴布產量快速提升。截至目前,中央企業熔噴布日供應量已達到

42.5噸,僅用半個多月時間實現了翻一番。

不畏困难!不计成本!不惜代价!国资委带领央企干了这件事

2月28日12:18分,中國石油化工研究院聚丙烯熔噴專用料生產線一次開車成功。

國機集團所屬恆天嘉華通過緊急改造現有生產線轉產熔噴布,產能目前已快速提升至30噸/天,躍居全國第一。中國石化、中國石油與國機集團通力合作

,對標“雷神山”“火神山”建設速度,加快推動新建生產線投產,目前中國石化所屬燕山石化2條一期生產線已於3月8日提前投產。

不畏困难!不计成本!不惜代价!国资委带领央企干了这件事

3月6日深夜,中國石化燕山石化口罩核心原料熔噴布生產線提前48小時投料試產。23時許開始進行試生產,23時59分56秒,燕山石化熔噴布生產線一卷供應市場的商用熔噴佈下線。圖為熔噴布生產機正在工作,左側白色物體為剛剛生產出的熔噴布。

截至目前,中央企業已經累計生產供應超過

1000噸熔噴布,可供生產10億隻醫用口罩中國石化、中國石油新建20條生產線將於4月份陸續達產,屆時中央企業熔噴布日產能預計將提升到每天70噸以上,成為穩定供應、平抑價格的重要力量。

研製防疫藥物 組織開展科研攻關

打一場過硬的攻堅戰!通用技術集團、華潤集團、國藥集團、新興際華集團等中央醫藥企業,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國資委工作安排,各展所長,以科學精神、創新精神全力推進新冠肺炎防治藥物的科研攻關工作。

國藥集團所屬中國生物率先成功研製出新型冠狀病毒核酸分子檢測試劑盒,迅速供應各地用於一線檢測;提出採用新冠肺炎康復者恢復期血漿用於臨床治療的方法,並嚴格按標準制備特免血漿製品和特免球蛋白,在應用於重型和危重型患者臨床治療過程中取得良好效果;開展新冠病毒滅活疫苗研製攻關,目前正在積極推進,力爭儘快取得突破。

通用技術集團、華潤集團等企業也在推進抗疫藥物磷酸氯喹的生產儲備。

不畏困难!不计成本!不惜代价!国资委带领央企干了这件事

1月26日,國藥集團中國生物上海捷諾研製的新型冠狀病毒核酸分子檢測試劑盒,通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質量體系考核,隨後全面供應全國抗擊疫情一線。圖為中國生物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

組織海外集採 積極支援抗疫一線

往抗疫最需要的地方用力!

自疫情發生以來,國藥集團、通用技術集團、華潤集團積極發揮國家重要採購平臺的作用,全力以赴保障醫療物資供應。招商局集團、中國三峽集團、中國能建等其他中央企業積極響應國資委號召,利用海外分支機構眾多的優勢,加大力度從海外採購醫療物資,並與抗疫前線主動對接,將海外採購的醫療物資運往疫情防控一線,在抗疫初期發揮了重要保障作用。

截至目前,海外採購物資已向湖北捐贈醫用口罩300萬隻(N95口罩66.5萬隻)、防護服25萬套、護目鏡5萬副、手套51萬雙、隔離衣3.6萬套。向北京捐贈醫用口罩53萬隻(N95口罩6萬隻)、防護服

0.8萬套、護目鏡0.5萬副、手套5.5萬雙

隨著國內外疫情形勢變化,中央企業目前已停止海外集採,並將工作重心轉向積極配合做好醫療物資援助出口工作。按照國資委要求,通用技術集團、國藥集團作為醫療物資對外出口集採平臺,在外交部、商務部、國際發展合作署等部門指導下,正在有序開展醫療物資集採出口和援助工作。新興際華集團、中廣核、中國化學工程、中交集團、中國有色集團、中國建材、中國華能等中央企業,也在積極組織以企業名義向友好國家捐助醫療物資。

不畏困难!不计成本!不惜代价!国资委带领央企干了这件事
不畏困难!不计成本!不惜代价!国资委带领央企干了这件事不畏困难!不计成本!不惜代价!国资委带领央企干了这件事
不畏困难!不计成本!不惜代价!国资委带领央企干了这件事

中央企業積極向友好國家捐贈醫療物資

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制度優勢的最突出體現,是黨和國家最可信賴的依靠力量,在黨和人民需要的關鍵時期、危難時刻,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央企業必須拉得出、衝得上,頂得住、打得贏。面對抗擊疫情的大戰大考,國資央企以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兩個基礎”“六個力量”為遵循,集中人力物力財力投入抗疫鬥爭,圓滿完成了黨中央國務院交辦的各項物資保障任務,充分發揮了大國重器的頂樑柱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