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島日軍司令靠樹根充飢,海軍為什麼不管不顧?

白楊樹下談歷史


大家好,我是詩涵果果解史。

瓜島戰役的爆發,推進了同盟國在太平洋和東南亞戰區的反攻速度,並且一舉摧毀了日本在南太平洋的島嶼鏈部署,粉碎了帝國主義向澳大利亞建立海上基地包括海上運輸路線的企圖,嚴重削弱了日本軍國主義的海軍力量,打擊了法西斯囂張氣焰!


瓜島戰役從1942年8月持續到1943年2月,歷時6個月之久,美日雙方圍繞瓜島展開了激烈爭奪。雙方僅在所羅門群島海域就進行了30餘次規模不等的海戰,空戰和陸戰,也讓美國首次嘗試了日本武士道精神的殘忍。其中,同盟國總計60000人參戰,傷亡6000人,日本參戰45000人,死亡25000人。瓜島戰役對於日本以及整個軸心國來說,是一個十分強烈的衰敗的信號!

雙方的傷亡如此慘重,日軍甚至在瓜島以啃樹皮為生,難道海軍就沒有為他們運輸補給嗎?

這個黑鍋其實是日本海軍和陸軍的失誤造成的,在瓜島戰役開始之前,日本參謀部已經決定由海軍在瓜島修建軍事基地,機場,雷達站包括士兵營地等,僅有海軍的少數警備部隊負責監視勞工。但是美國一早就發現了日本的企圖,秘密抽調部隊,集結兵力,夜襲了瓜島,日本海上警備隊看到美軍登陸以後,連夜逃走,將基本完工的軍事基地拱手讓人。日本陸軍由於判斷失誤,以小規模軍隊登陸作戰,結果遭到了美軍的絕對優勢的殲滅。



美軍的以逸待勞和日軍的添油戰術就這麼開始了!

日本海軍和陸軍歷來就是互不服輸的兩個作戰單位,海軍的地位高於陸軍,對日本陸軍的作戰能力時常嘲笑諷刺,發生這件事情之後,兩方互相指責,推卸責任,沒有在第一時間引起重視,失去了趕走美軍的最佳時機。

1942年9月,預感到不妙的日軍開始大規模派遣師團登陸瓜島,同時美軍的增援部隊也做好了戰鬥準備。躲在瓜島原始樹林的日軍沒有食物和武器的增援,只能以啃樹皮為生,熱帶雨林的惡劣環境引起了日軍小規模的傳染病的發生,只能一邊躲避美軍的搜索,一邊痛罵海軍的不作為!


他們不知道的是,為了給他們運輸補給和增援兵力,日本海軍和美國海軍已經進行了多次海戰,軍艦處於弱勢的日本海軍只能勉強保持登陸海岸線的領域,對於島上快要餓死的陸軍,實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兩方的交戰趨於白熱化,日本方面是拼了命的要將美軍趕下海,美軍則依靠著海軍的支持以及大口徑武器的威力穩紮穩打,逼迫日本退卻。擁有絕對後勤保障的美軍在瓜島戰役期間,得到了很好的藥品,食物和彈藥的保證,反觀日本,沒有補給,沒有炮火支援,只能依靠自身條件艱難生存,甚至有人說日本被餓死和病死的人數超過了被美軍殺死的人數,環境的惡劣可見一斑。


總結:對於工業產出不如美國的日本,海軍在瓜島戰役所遭受的失敗是一個無法彌補的重大創傷。日本如果失去了海軍的掩護,也就離滅亡不遠了。所以日本海軍不是不想為島上殘存的陸軍送去食物,而是美國軍艦的數量遠超日本,密集的炮火封鎖了日本物資的運輸線,用有心無力形容日本海軍,再適合不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