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的德行還不如個太監


有人的德行還不如個太監

世上有朵美麗的花 曾恆貴攝於2020年3月19日


在家翻翻歷史書,看到古代不少“文臣不愛財,武將不惜死”的故事。他們為人光明耿介,赤膽忠心;他們為事盡職盡責,在所不辭。讀後掩卷沉思,每每感慨不已。


南宋民族英雄岳飛精忠報國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中國曆代歷朝,有很多像岳飛一樣有著高尚品格的文臣武將。他們堅守節操,堅持正義,為著江山社稷,赴湯蹈火,寧死不屈。他們的品格,光耀日月,與山河同在。


想必我們都能夠背誦文天祥氣壯山河的詩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兵敗被俘後,在監獄中度過了3年,在高官顯位、綾羅綢緞等百般的誘惑前,至死不降。


面對元世祖的親自勸降,文天祥回答:我是大宋的臣子。國家滅亡了,我只求速死,不當久生。刑場上,監斬官問:你還有什麼話要說嗎?回心轉意還能免去一死。文天祥大義凜然地喝道:死就死,還有什麼可說的?他向著南方跪拜,然後從容就義。被殺後,人們發現他寫下的遺書: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唯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南宋雖然窩窩囊囊,像一隻軟柿子,缺少雄性,被人追著打,謝太皇太后不得已抱著5歲的宋恭帝趙㬎,打開城門向元軍投降,但像文天祥這樣忠貞不貳的臣子卻不在少數。


被後世譽為“宋末三傑”之一的張世傑,被俘後元軍也是多次勸降。他毫不畏懼地說道:我清楚,投降了就會有富貴,“但義不可移耳。”


1279年的宋元崖門海戰 ,地點位於今天廣東江門市新會區崖門鎮海灣,以宋軍全軍覆沒而告終,宋朝劃上句號。


插翅難飛的最後關頭,“宋末三傑”之一的陸秀夫,在生與死的最後抉擇中,狠著心將妻兒往大海里趕去,然後自己“盛裝朝服”,把年僅8歲的小皇帝趙昺背在自己背上,一步一步走向茫茫大海。而許多忠臣追隨其後,10萬軍民跳海殉國。


崖山軍民寧折不彎、視死如歸的壯烈,為顏面掃地的南宋挽回了最後一絲尊嚴。


明代也是出了鐵骨錚錚的忠義硬漢的。山東布政使、兵部尚書鐵鉉就是其中的一位。


1399年(建文元年),建文帝的叔叔燕王朱棣,起兵發動叛亂。鐵鉉和士兵齊心協力,在濟南擊退朱棣的重兵圍困。燕王不得不繞過守衛嚴密的濟南,進軍南京。朱棣奪位後,鐵鉉死守不降,終因寡不敵眾,城池陷落。


鐵鉉被俘後見朱棣時,罵不絕口,立而不跪。憤怒的朱棣慘無人性地令人割下鐵鉉的耳朵、鼻子,煮熟後塞進他嘴裡,還問滋味如何。鐵鉉厲聲說道:忠臣孝子的肉,有何不甘?鐵鉉最後受磔刑而死。


還有“天下的讀書種子”方孝孺。燕王僭位後,文武百官大多賣身投靠新主子,方孝孺拒不投降,結果被捕下獄。


朱棣想要方孝孺起草即位詔書,將其召到朝廷。方孝孺把筆丟到地上,邊哭邊痛罵:我就是死,也不會起草詔書的。年僅46歲的方孝孺被車裂於街市後 ,殘暴的朱棣還餘怒未消,誅滅他10族,共計873人。


中國自古以來講的是仁義禮智信,忠孝廉恥勇,但也有人的德行,其實還不如一個太監。崇禎帝在四面楚歌中,倉皇爬上煤山,不離不棄緊隨身後的,就只有太監王承恩一人,滿朝文武,該躲的躲,該逃的逃,真可謂“樹倒猢猻散”。崇禎長髮披面自縊在歪脖子樹上之後,王承恩跪拜完畢,在旁邊的一棵海棠樹上上吊,追隨先帝而去。


再說說當下,那可是實用主義盛行,一些人奉行的是“有奶便是娘”。你在臺上,你大權在握,可以主宰誰個的命運,那他對你好話說盡,“跪舔”都不在話下,以致溜鬚拍馬、阿諛奉承都成了一種能夠上臺面的常態。而你一旦下臺了,沒權了,成了一介平民了,那麼對不起,路上迎面看到你,他打個彎走,就算是對得起你了。如果有一天你倒黴了,在背後戳你的脊樑骨,或者“腳踹”你,或者落井下石,恐怕也大有人在。這些人的德行,也不如那個太監。


話扯遠了,似乎有些偏題跑題,不多寫了。以上為讀史後的筆記和感想,僅此而已。


(寫於2020年3月23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