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幹部腐敗頻現,這樣的“青出於藍”要不得

3月25日,《中國紀檢監察報》發佈文章《北京市三起青年幹部嚴重違紀違法案警示》,其中北京市東城區某離退休幹部休養所原出納員王雪,利用職務便利,僅一年多的時間就侵吞、騙取公款多達720餘萬元,一時間,“‘90後’女幹部一件衣服6.4萬、一個包超20萬”等文章刷屏視野。

“90後”幹部腐敗頻現,這樣的“青出於藍”要不得

“初犯”低齡化趨勢初顯

資金密集部門是“重災區”

“90後”“95後”這支年輕、新鮮的社會力量,往往自帶青春陽光、朝氣蓬勃的形象標籤,並被組織寄予厚望。然而,近年來像王雪這樣的“90後”乃至“95後”年輕幹部腐敗案例並不鮮見。

“90後”幹部腐敗頻現,這樣的“青出於藍”要不得

2018年3月,江蘇省崑山市社保中心養老支付科辦事員王某(1991年出生)入職半年就伸手,他用“螞蟻搬家”的方式,分46次“搬”走的社保資金多達270餘萬元。無獨有偶,江西南昌一郵政所“90後”負責人熊某通過虛構匯款業務、偽造匯款單據等手段挪用2000萬公款用於網絡賭博。“歲數不大,職務不高,但貪汙不少”的貪腐行徑屢見報端。

隨著幹部年輕化趨勢加大,貪腐也出現“初犯”低齡化的趨勢。2017年,貴州銅仁市思南縣社會保險事業局的原會計兼出納張藝虛構騙取社保資金,侵吞養老金等手段共計40餘萬元,案發時年僅25歲;2018年,嘉善縣國稅局一勞務派遣的“95後” 工作人員,工作不到一年即開始實施貪腐行為,案發時剛剛20歲出頭。“最年輕落馬乾部”的記錄不斷被刷新。

“90後”幹部腐敗頻現,這樣的“青出於藍”要不得

類如稅務、社保、財務、出納等權力集中、資金密集的部門和崗位更是頻繁涉案的“重災區”。這些部門和崗位大多直接與金錢打交道,有些存在操作系統權力過於集中,工作程序不規範,自由裁量幅度過大,加上日常監督管理嚴重缺失,給這些“蠅貪”瘋狂作案提供了便利條件。如貴州省畢節市織金經開區管委會財政局、織金新區碧雲建設投資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出納王紅梅,採取私刻相關單位印章、偽造領導簽字、通過摳圖技術偽造相關虛假票據,虛列支出等手段涉嫌貪汙、挪用公款1500餘萬元,種種細節,令人咋舌。

價值觀扭曲背後

折射出理想信念的缺失

二十多歲年輕幹部正是事業如日中天的時候,為何要以身試法,鋌而走險?這背後的原因也值得我們關注和深思。

當前,市場經濟條件下物慾橫流,互聯網時代的思潮湧動,青年幹部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誘惑和挑戰。沉湎於虛擬世界,迷戀視頻直播、網絡遊戲,更有甚者沉迷網絡博彩……各種不良嗜好也加劇其走向違紀違法不良軌道的速度。縱觀他們的犯罪理由,有些稱得上奇葩至極。

“90後”幹部腐敗頻現,這樣的“青出於藍”要不得

有的貪慕虛榮、熱衷炫富攀比,習慣超前消費、奢侈消費,想要事事優於同齡人,開豪車、穿名牌成了難以戒掉的“癮”。曾有“90後”女幹部貪汙近180萬用來整容買車,還有“90後”職員曾貪汙百萬喪葬費去夜店消費、追姑娘。一時震驚輿論場的王紅梅貪汙、挪用公款的初衷僅僅是為了向男友炫耀其掙錢能力。

有的面對經濟、情感、職業上的壓力,現實生活中的不得意,繼而轉向網絡中追逐“自我價值”。如江蘇淮安某局財務科現金會計常某,為了能在虛擬的世界裡出人頭地,貪汙公款200餘萬元,用於網遊充值以及打賞網絡主播。

有的迷戀博彩,把賭博當成致富“捷徑”,“錢包”日益乾癟,賭癮卻越來越大,家財耗盡,甚至背上鉅額債務,迷失在茫茫賭海,陷入了“希望回本-挪用公款-有去無回-虧空擴大”的死循環。

“像王雪這類年輕幹部,普遍滋生了急功近利、貪圖享樂、互相攀比的不良觀念,人生觀、價值觀、利益觀嚴重扭曲和錯位。在這些不良觀念的影響下,伸手侵吞、騙取公共財物,以滿足日漸膨脹的私慾。” 負責王雪專案組工作人員表示。

“腐敗年輕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根本的還是理想信念缺失。這類幹部初涉職場,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相對不夠牢固,對權力和責任沒有明晰地認知,對黨紀國法也缺乏敬畏之心。儘管他們普遍具備較高的學歷,但法紀規矩意識不強,廉政自律能力較差,加上有些單位管理上的懈怠,導致他們用權任性。從第一次的惴惴不安到後來的駕輕就熟,一而再,再而三伸手卻沒被抓住的僥倖心理,使這些“職場新手”自認為掌握職務腐敗的“機巧”,卻不知正在一步步滑向貪腐的萬丈深淵。

“早節”不保當警惕

強化監督繫好“廉潔扣”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這些年輕幹部,初出茅廬,本應是汲取養分的成長之際,卻因為沒有抵住內心的貪慾,毀掉了自己的大好前途和青春年華,不禁令人唏噓。一個又一個案例正在提醒我們,面對腐敗了“年輕化”的新趨勢,要保持監督不缺位和反腐敗高壓態勢,綜合運用警示教育、日常監督和制度設計等手段,從源頭上避免年輕幹部誤入歧途。

浙江省委黨校有關專家表示,預防“貪腐年輕化”,需要嚴把教育關和監督關。要始終狠抓教育管理,實現教育的日常化、經常化,引導年輕幹部時時錘鍊自己的黨性,把黨和人民的事業放在胸中,把紀律的紅線記在心裡,時時處處自警、自省、自律。同時要健全完善更加科學有效的監督管理機制。加強對年輕幹部的日常監督,注重抓早抓小,積極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紅紅臉、出出汗,及時糾偏。強化制度建設,優化工作程序,用嚴密的制度安排、紮實的制度籠子為年輕幹部貪腐建好“防火牆”。

“90後”幹部腐敗頻現,這樣的“青出於藍”要不得

在浙江,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針對“90後”“95後”年輕人的特性對症下藥,採取“浸潤式”“滲透式”教學方式進行教育引導。如杭州濱江探索開展“青廉會”,嘉興秀洲舉辦“青廉沙龍”,運用鮮活的教育形式,為青年幹部扣好廉潔成長的第一粒“釦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