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樂遊原":隋唐帝都九五之地,長安風水最佳之處!

《睜眼看西安》是“豐鎬遺子”創建的西安本土人文地理自媒體。刨根百里秦川,問底周秦漢唐,睜開眼睛,拿出手機,告訴你一個不為人知的老長安!

西安市古名長安,久為帝都,稱:"天府之國,帝王之資"。地形險要,風水絕佳,人稱:四塞之地。

西安

【終南遠翹】

人言:皇權天授,首都關乎國運,所謂"定鼎之基永固,無窮之業在斯"。古時候的長安城早在咸陽城的時候就考慮到風水佈局。秦宮咸陽,《類編長安志》卷二京城:記載"引渭水貫都,以象天漢"。漢劉邦建長安,二宮和河流的位置,形成南牆曲折如南斗六星,北牆曲折如北斗七星的形狀,故漢長安城有"斗城"之稱。

西安

【長安龍脈】


如果說漢朝長安城的風水是無奈而為的話,隋唐長安城的風水佈局,就是有意為之。到了隋朝,文帝楊堅一統天下,為了萬世基業,決定定都長安。怎能時隔百年,經董卓一把大火,漢長安城已經破敗不堪。隨另選新址修建都城。策馬揚鞭出城門,上龍首原定,脫下戰甲,掛於一顆老槐樹上。翹望眼前,渭水滔滔,一片開闊,隨決定新都選於此地。因文帝楊堅在此落馬掛甲,隨稱此城為"楊甲城",天下本來就是姓楊的天下,故又稱"楊家城"。隋朝造作大匠宇文凱親自監造,因為隋文帝早年曾被封為大興公 ,賜名:大興城。

西安

【西安六爻】

唐朝沿用大興城,繼續修建,易名:長安城,是當時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城市,在修建規劃過程中就導入了"法天象地,帝王為尊,百僚拱侍,天人合一"的思想觀念。

長安城地形有"五塬、六崗。八水、十一池"之說,自南朝北有一條龍脈,龍頭就在龍首原處,龍尾在終南山,地形上東西走向的六條土崗橫貫,從六坡的高度看,地勢從南到北漸次降低,地面形狀很像《易經》上乾卦的六爻。依次稱為九一之地龍首原,為"潛龍騰淵"之地,此地為禁地。九二之地就是現在大明宮高崗一帶、此地為"見龍在田"之地,是皇帝居住的地方。九三之地就是現在興慶宮南崗一帶、此地為"君子乾乾"之地,只能佈局百官衙署。九四之地就是現在草場坡一帶、此地為"或躍在淵"之地,特別適合凡人居住,所以達官貴胄,商賈集市多在於此。九六之地未少陵塬一帶、此地為"亢龍有悔"之地,屬於六爻高崗末端,屬於"物極必反,盛極必衰",所以帝王高官死後,由陽轉陰,高陵大冢多埋葬於此。

西安

【樂遊原】

要說這九五之地就是現在樂遊原、大雁塔、小寨一帶高崗、《咸寧縣誌》載:"樂遊原亦龍首杜原之橫岡也。"此地就是六爻之"九五至尊"之地,屬於"飛龍在天"的絕佳位置,凡人不能住,只能留給道君菩薩來住所以修了青龍寺和興善寺。古人特別講究風水佈局。唐朝宰相裴度"威望德業,侔於郭子儀"人稱"誠社稷之良臣,股肱之賢相"。曾將自己府宅建在這條"九五至尊"高坡上,被人藉機誣陷為"宅據岡原,不召自來,其心可見"。意思是說,把房子修建在九五高崗上,有造反不臣之心。嚇得宰相裴度急忙上書請罪,並立即將房子拆掉。好在這裴度也是賢相忠臣,皇帝也未加追究。

西安

【樂遊原】

樂遊原,在今西安城南大雁塔東北,鐵爐廟附近的崗原,寬200~350米,長約3.5公里,高出兩側平地10~20米,最高處海拔467米。樂遊原最早可追溯秦漢時期,在秦代,曲江這裡稱"愷洲",有勝地"宜春苑",修建有宜春宮、春臨宮。《方輿紀要》記載:"秦時樂遊原就屬宜春苑的一部分。"至於樂遊原得名,則源於西漢中期。樂遊原在西漢時期,屬於皇家上林苑之地,"樂遊"之名和漢宣帝有關。

西安

【漢宣帝】

樂遊原南有少陵塬,少陵塬上有個曹村,相傳此地為漢宣帝奶奶史良娣的孃家,漢武帝時期,爆發"巫蠱之禍",皇后衛子夫、太子劉據自殺。太子妃史良娣,皇孫劉進,孫媳王翁須皆被殺。皇曾孫劉病己嗷嗷待乳被關押在杜城監獄,在曹村南邊有個龐劉村,村民許廣漢就是監獄的牢頭,對劉病己照顧有加。當時有人名張賀,原是劉病己祖父太子劉據的家吏,劉據被誣害時,張賀也住在杜城監獄,對劉病已甚是關愛。兩人出獄後,劉病己日益年長,張賀想把自己孫女嫁給劉病己,遭到時任輔政大將軍哥哥張安世的反對,於是張賀找到許廣漢撮合將其女許平君下嫁劉病己,也就是後來的許皇后。

據《雍勝略》:樂遊原上有樂遊苑,一曰樂遊園,去咸寧縣南八里。《漢書·宣帝紀》載:"神爵三年,起樂遊苑"。對此《關中記》有記載:"漢宣帝與皇后許平君產在此地遊玩,樂不思歸,故名"樂遊苑"。許皇后死去葬於長安縣樂遊裡,漢宣帝立廟於曲江池北,起名曰:樂遊廟,因"苑"與"原"諧音,樂遊苑即被傳為"樂遊原"地基最高,四望寬敞。

西安

【李商隱】

唐時的樂遊原,坡原地勢較高, 是唐長安城的最高點,為登高覽勝最佳之地,登臨後視野開闊,南可近覽曲江煙雨,遠望終南霽雪。西面的大慈恩寺和大雁塔近在咫尺,東望滻河,碧水滔滔,北瞰長安城,如在指掌。不少文人墨客,登原飽瞰四時景色。唐代大詩人李商隱連作三首詩作《樂遊原》,其中一篇:"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更是廣為流傳。詩聖杜甫的《樂遊園歌》、詩人李頻的《樂遊苑春望》、詩人耿湋的《登樂遊原》、詩人楊憑的《樂遊園望月》、宰相張九齡的《登樂遊原春望書懷》,說的都是樂遊原的美景。樂遊塬是唐代長安城內地勢最高地,唐朝大詩人杜牧有詩一首《樂遊原上望昭陵》,即是對這種說法的印證。

西安

【青龍寺】

要說樂遊原,必說青龍寺, 長安即是道家仙都,又是釋門佛都,佛教八大宗派,長安為六宗法脈衍生地,其中就有青龍寺。隋開皇三年,隋文帝為超度建大興城所遷葬墳墓的亡靈,特在此地修建一座靈感寺。《類編長安志》卷五《寺觀》記載"文帝創建新都,徙掘城中陵墓,葬於郊野,為追祭亡靈,於坊之東置寺,名靈感寺。"後寺廟荒廢,唐龍朔二年唐太宗女成陽公主患病,蘇州和尚法朗誦《觀音經》祈佛保佑得愈,公主奏請復立靈感寺,並改名為觀音寺。唐朝景雲二年改名青龍寺。青龍寺在樂遊原高崗之上,佔新昌坊面積四分之一,足見其規模之宏大。

前文說過樂遊原這道九五高崗有兩座鎮壓王氣的寺廟,大興善寺和青龍寺。唐玄宗開元五年,印度高僧善無畏、金剛智、不空來華,在大唐皇室的扶持之下,在長安的大興善寺譯出大量密教經典,宏揚密法。不空傳法弟子惠果又從善無畏弟子玄超受密法。惠果之學,兼具善無畏、不空兩家之長,唐大曆二年後惠果常駐青龍寺傳習密法。惠果為唐代宗、唐德宗、唐順宗三朝國師,青龍寺成為與大興善寺齊名的密法道場。所以青龍寺和大興善寺同為佛教八宗之一"密宗"的祖庭寺廟。

西安

【大興善寺】

唐代中期,萬邦來朝,日本留學僧中著名的"入唐八大家"中的六家都受法於青龍寺。電影《貓妖傳》中有個佛法高深的空海和尚,就是日本的遣唐僧,拜惠果為師,學習密宗真諦。唐元和十年空海和尚學成回國,回日本創立真言宗,又因得到嵯峨天皇的支持,真言宗大興,成為日本佛教的主流宗派,因此青龍寺也是日本佛教真言宗的祖庭,被日本人稱之為:聖寺。北宋元祐元年,青龍寺即遭毀壞,淪為農田,漸不為人知曉,樂遊原也沉寂一時。

西安

【入唐八家】

樂遊原核心青龍寺這一片在唐時為長安城延興門內新昌坊。《長安志》載:"此坊南北長三百五十步,東西寬六百五十步面積約0.58平方公里。四面各開一坊門,中有十字大街。此坊地處樂遊原原岡之上,南門之東有青龍寺。"

唐時原頂是登空遠翹的遊覽勝地,可遊玩但不得定居,原下四周借盛景之便,均是王侯府宅之地。武則天時期,太平公主在首先在樂遊原建造樓閣山莊,太平公主兵變事敗後逃入終南山,被唐玄宗賜死。唐玄宗將其"山莊"分賜予自己的兄弟,寧、申、岐、薛四位王爺修建別墅,諸王互相攀比,大加營造,使樂遊原成為一處以崗原景色為特點的風景遊覽勝地。

西安

【魚玄機】

唐時有才女名:魚玄機,作詩《遊崇真觀南樓睹新及第題名處》。這崇真觀就在新昌坊,崇真觀位於今大雁塔街道鐵爐廟村南。原為李齊古宅,唐開元元年立為道觀。唐時新科及第的進士榜上有名,便在崇真觀南樓高高張貼,當時與曲江流飲齊名。

唐朝的吏部尚書裴向,字玉溫,宅邸也在新昌坊,位置在今大雁塔街道鐵爐廟村,宅內有亭臺竹叢。唐元和九年宰相武元衡被刺客擊殺,當時刺客便藏匿於裴向竹園中。

唐元和十五年,大詩人白居易遷新昌坊居住,宅邸位置約在今新後村至祭臺村一帶。其詩《題新居元八》雲:"青龍崗北近西邊,移入新居便泰然。"又《題新昌所居》雲"宅小人煩悶,泥深馬鈍頑。街東閒處住,日午熱時還。"

詩人錢起,唐天寶十年,登進士第,官拜秘書省校書郎,終尚書考功郎中,與韓翃、李端等人時稱"十才子"。其府邸也在新昌坊,宅址約在今鐵路新村東至鐵爐廟村之間。其詩《新昌裡言懷》雲:"性拙偶從宦,心閒多掩扉。雖看北堂草,不望舊山薇。花月霽來好,雲泉堪夢歸。如何建章漏,催著早朝衣。"

詩人李紳,官拜尚書右僕射,門下侍郎,居宅還在新昌坊。其詩序雲"新昌宅書堂前有藥樹一株,今已盈拱。前長慶中於翰林院內西軒藥樹下移得,才長一寸,僕伕封一區。"

唐代中期長達近四十年所謂"牛李黨爭"的牛派首領,戶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檢校尚書左僕射,太子少師牛僧孺觀新昌坊樂遊原岡阜形勢,以其為宅當出宰相,在此興建宅邸,後果然拜相。

西安

【鐵爐廟】

按照《陝西通志》《長安志》《類編長安志》記載:唐玄宗時期的秘書監張仲方、紫微侍郎、同紫微黃門平章事、禮部尚書許國公蘇頲;唐德宗時期的禮部尚書李益;唐憲宗時期的御史中丞判刑部侍郎同平章事舒元輿、檢校左僕射兼吏部尚書崔群、檢校司空鳳翔尹鳳翔節度使竇易直、秘書少監姚合;唐穆宗時期的禮部尚書、尚書右僕射溫造唐文宗時期的劍南東川節度使盧弘宣的宅邸俱在新昌坊;基本上就是在今鐵路新村東至鐵爐廟村一帶。唐武宗時期京兆府尹楊於陵的宅邸和唐懿宗時為兵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後晉尚書左僕射的路巖宅邸是隔壁,路巖當宰相時曾想霸佔此處府邸,還曾被楊於陵後代怒斥。

除了青龍寺,樂遊原所在的觀音廟村、鐵爐廟村還有許多古廟,如觀音廟、馬王廟、文章廟、娘娘廟、土地廟、老爺廟、桃花庵等。(豐鎬遺子·張新武 書文於2019年10月9日晚20:00時)

西安

豐鎬遺子-張新武/書文 於2020年2月25日,張新武:世居灃西周禮之鄉,長於長安物華之地,自幼好文筆。而立之年從軍,歸鄉自詡:“宗周先聖遺民,豐鎬故里之子”。隨以“豐鎬遺子”為筆名,醉心周秦漢唐文化研究,因地理之便,對灃河兩岸宗周豐鎬故地鄉土人文歷史研究頗深,筆不輟耕,文章多發表於報刊,多次參與本地人文歷史書籍編寫、電視節目錄制。現為長安作協、西鹹作協、西安地名研究會會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