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森納為何要建球場?穩定的上座率比球隊成績更重要嗎


阿森納在經濟上,是最成功的。持續發展,收支平衡的模範俱樂部。當然這是好聽的,不好聽的,就是俱樂部得過且過,不思進取。球隊經營重要的是增加收入。門票收入總是比較穩定,成績越好,獎金越高,贊助越高。09年海布里公寓帶來8800萬收入,10年1.37億,10年把這筆賬還了。10年後完全無財政壓力。很多人看到阿森納不進歐冠會帶來收入減少,利潤可能變虧損,這是對的,但同時也要看到,如果歐冠成績更好,會帶來收入增長,譬如15-16進入四強的曼城歐冠轉播分成8000多萬鎊,而年年十六的阿森納年年是3000多萬鎊。

阿森納為何要建球場?穩定的上座率比球隊成績更重要嗎

當年亨利可是被當作溫格妙手點撥的案例,當年維埃裡轉會國米是3200萬英鎊,舍甫琴科轉會米蘭2500萬鎊,阿內爾卡2300萬鎊,亨利本來1050萬轉會尤文,半個賽季後1100萬轉會阿森納,當年可是很多人將亨利稱為尤文失意後被溫格激活。再看看次年,菲戈6000萬鎊,奧維馬斯被溫格賣了2500萬鎊。當時轉會市場的主要力量是意甲,英格蘭包括曼聯在轉會市場上都沒有價格競爭力,一線大牌根本就不用去搶,第一個正當年的一些大牌加盟要算是貝隆。

阿森納為何要建球場?穩定的上座率比球隊成績更重要嗎

溫格的弱點是遇事猶豫不決,婆婆媽媽;風格軟弱缺乏硬朗;訓練水平不行,方法不對導致經常性大量傷員;眼光不行買人經常走眼,成功率低失敗率高;最致命的是:固執到近乎偏執。溫格就是一貫這麼操作,早期賣阿內爾卡賣奧維馬斯賣佩蒂特,都是當打核心,後來賣范佩西賣維爾馬倫也過了槍迷所謂的困難期。11年兩個年輕主力法布要回巴薩,納斯里只有一年合同,但是自己鬧,自己堅持要走,沸沸揚揚,克里希接近30。

阿森納為何要建球場?穩定的上座率比球隊成績更重要嗎

溫格那個時候就是以低價操作依靠年輕球員揚名的,可以去問問老槍迷,看看溫格是不是一直都是這樣。橫向對比,亨利轉會現在被很多人說大手筆,但當年標王維埃裡3200萬鎊,舍甫琴科2500萬,阿內爾卡賣掉是2300萬鎊左右。曼聯頭一年買入的約克1300萬鎊。當時整個英超在轉會市場上都沒有競爭力。從01年買貝隆開始曼聯進入投資,但溫格一直沒有。

阿森納為何要建球場?穩定的上座率比球隊成績更重要嗎

阿森納球場是貸款建起來的,一開始好像是14年的還款期,但隨即變成25年,每年還800萬本金和1400左右利息,這都在財務報表體系了。每年帶來的直接增量收入是6000萬以上。類似你借銀行20萬建了個停車場,算上利息負債50萬。每年收入6萬,還款2萬,分25年還,你是賺錢還是虧錢?風險和壓力不在於錢,而在於要保證持續的收入,對阿森納來說就是保證成績和未來穩定的上座率。財報很清楚地顯示了,俱樂部成本的增長在球員工資,不是球場。其實很簡單的道理,所以阿森納現在才能每年還款之餘資金不斷積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