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作家王蒙學習寫作經驗

一是底色明亮。寫作帶給他人生的沉浮,他又用寫作來記述沉浮的人生,奇妙的寫作超越、包容、消化了人生中曾有的挫折、痛苦、悲劇,把它們統統變為了“好故事”,這個過程被王蒙稱作“明朗的旅行”。

二是持續噴薄。正是將所有的故事視作珍寶,他才能不論順境或是逆境,都能由內而外地伸展心靈觸角和感官觸角,鯨吞海量素材。這些素材歷經時間和閱歷的發酵,你一聲我一聲地嚷嚷著:“寫我吧!寫我吧!”

王蒙已在文壇“常青”了67年,2000多萬字的創作體量仍在不斷刷新。雖說現在已是86歲高齡,筆力卻越發勁健,文風越發多姿,他難掩得意,“在寫小說的時候,我的每一粒細胞都在跳躍,我的每一根神經都在抖擻”“我好像掀起了一個寫小說的小高潮”,其狀態被李洱等作家既驚又羨地描述為“晚騷”。

三是全天候寫作。這裡舉一個王蒙常說的例子:“比如我在家裡寫東西的時候,鍋里正在蒸一鍋饅頭,我得9:45把火滅掉。在這之前,我投入地寫、寫、寫,根本不去想饅頭,突然腦子一激靈,一看錶,時間還就是差不多。我起身,把爐子的火滅掉,把容器打開,把饅頭活動活動。然後回來繼續寫,思維還能馬上接上。我大部分寫作都是在這種隨時切換的環境裡完成的,這就是人生,我很享受。”

他享受每一個或預期或突襲或有序或打亂的瞬間,瞬間即經歷,經歷即故事,故事即“好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