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已過:即將迎來“報復性”購房潮,你感覺到了嗎?

如果說去年的房地產業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期的話,那麼今年的樓市則是直接到達了冰點,很多專家都稱自己從事房地產行業以來第一次遇見這樣的情況。從1月份開始房屋交易量大幅下跌,在2月份的時候甚至出現了幾十個城市的新房和二手房市場0成交量的情況。受樓市“黑天鵝”的影響,全國各地的售樓部都紛紛停止營業,所以樓市才出現了這麼冷清的場面。

疫情已過:即將迎來“報復性”購房潮,你感覺到了嗎?

這樣的困境,許多開發商開啟了“自救”行為,通過網上售房來維持營業,不過這對於開發商的幫助實在是太小了。大家都知道房地產行業是一個資金密集型的產業,想要正常運轉的話必須依靠大量資金,而開發商的大多數錢都是向銀行借來的,之後再通過期房售賣還款。然而如今房子賣不出去,開發商將會迎來破產的風險,不過就算情況已經如此危急,開發商也不願意降價售房。因為他們深信樓市會守得雲開見月明,而接下來一定會有一波報復性購房潮到來。

他們之以對這件事情如此深信不疑,是因為他們認為這幾個月雖然看房買房的人不多,但是總的需求並沒有改變,只是因為當前形勢而被短暫抑制。當疫情結束之後,那些沒買房的人依然還會繼續攢錢買房,到時候一定會迎來一波銷量高峰,所以很多開發商對樓市未來的發展依然存在樂觀心態。那麼這樣的情況真的會發生嗎?我看不一定。

疫情已過:即將迎來“報復性”購房潮,你感覺到了嗎?

首先,報復消費需要滿足兩大條件:消費能力和消費信心。或許很多人在此之前確實有買房的打算,他們也具有一定的購房能力,不過這短短的幾個月就足以顛覆他們的想法和能力。因為大家只能在家辦公,收入會大大降低,不少人只能拿到底薪,有的人甚至丟了工作。就算復工之後,經濟情況也大不如前,這些人的收入能力和工作穩定性受到了極大的衝擊,所以他們或許會暫時放棄購房計劃。

消費者的消費是建立在穩定的工作和收入的前提之下的,購房也是如此。在以前,大家雖然吵著買不起房,但是咬一咬牙還是能堅持下來。不過如今因為疫情的影響,他們的消費信心受到了很多的衝擊,現在對他們而言最重要的是穩定的工作和收入,只有這樣才能繼續自己的“買房夢”。在此之前,或許他們會直接放棄購房的想法。

總之,這一切都息息相關的,消費能力影響到消費信心,消費信心又會產生結果。就目前的經濟狀況而言,報復性消費的兩大條件都不成立,而且房子又是一個高價消費品,如果讓他們在現階段拿出全部積蓄去買房或許不太現實。

疫情已過:即將迎來“報復性”購房潮,你感覺到了嗎?

如今,最大的風險反不再是開發商們的資金鍊問題,而是刺激經濟的大水往哪裡流的問題。由於疫情的影響,絕大多數地方的財政如今已經是捉襟見肘勉力支撐,如果樓市持續遇冷那麼倒逼土地市場降價,短時間還好,時間一長放開限購刺激市場的衝動會不斷增加,最近一段時間很多地方政策的一日遊就是最好的說明。

美國把利率降到零並不束,緊隨其後就是2萬億美元的現金髮放,就問你怕不怕,這還不算國內的34萬億的大規模投資。這麼大的注水量,考什麼消耗?

股市目前的情況就是實業到擠壓今年的情況必定好不了,上升空間有限。樓市也是如此,雖然大的政策行情上不允許暴漲暴跌,但是迫不得已的情況下,開閘放水作為資金的儲備池,很遺憾目前沒有更多的選擇。

所以,對於普通大眾來說,目就是樓市和股市作為最大的投資池,要麼選擇一個,要麼坐等貶值,你會怎麼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