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方艙醫院感染控制手冊》出版

中英文《方艙醫院感染控制手冊》出版

方艙醫院在我國抗疫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近日,由吳文娟、雷撼主編的中英文《方艙醫院感染控制手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實務》由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目前海外疫情呈幾何數級爆發態勢,方艙醫院正在各國興建,此書全面總結了武漢方艙醫院經驗,將會起到很好的指導作用。”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院長、該書主審劉中民介紹。

大型方艙醫院主要是針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輕症及普通型患者,採取應收盡收、集中治療的策略,武漢為此修建了16家方艙醫院,收治確診患者逾萬。方艙醫院是臨時徵用各種大型公共設施建設的醫院,如何做好方艙醫院的感染控制就成為重中之重。

雷撼、吳文娟所在的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2月4日奔赴武漢,駐紮武漢東西湖方艙醫院。該方艙醫院共收治新冠肺炎患者1760人,1169名醫護人員運行一個多月,成功實現患者零召回、醫護零感染和患者零死亡“三個零”。正是在這個基礎上,院感專家吳文娟總結其經驗,行諸文字,於2月底交付上海科技出版社。

“東西湖方艙醫院改建時,院感控制存在不少問題。經過吳文娟等專家的持續努力,東西湖方艙醫院開艙前終於建立起符合感控流程設計的運轉、診療空間。比如我們救援隊的帳篷用作清潔區和醫護通道,讓汙染區、半清潔區和清潔區徹底分區開來,有效擺脫了感染風險。”雷撼介紹,不僅在空間上嚴格要求,吳文娟等還牽頭夜以繼日奮戰,完成了包括《東西湖方艙醫院感染工作制度》《東西湖方艙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操作規程》《援鄂醫療隊人員酒店院感管理制度》在內的一系列制度,並根據實際情況不斷修繕改版。

全書共分方艙醫院建設概況、方艙醫院設計個改建的技術要求、感染控制管理方案、關鍵場景案例分析和附錄5個板塊,每章還細分為5-7節,分述各項感控內容。如“方艙醫院設計和改建的技術要求”一節便分為被改造建築合規要求、建築平面佈局及分區隔離要求、消防設施要求、給排水要求、通風要求、電器及智能管理要求六節。

吳文娟介紹,院感控制無小事,比如穿脫防護服就有特殊要求。防護服的穿戴,脫是最危險的。帽子、護目鏡、面罩、防護衣,每脫一件都有固定的程序,不能前後顛倒、不能亂了程序。如何脫衣服怎樣脫手套都有嚴格的順序,每進行完一個環節,均需嚴格洗手消毒。尤其是護目鏡、口罩,是千萬不能造次的。所以,我們護理團隊專門有個脫衣班,值守隊員們監督進出艙人員的防護服穿戴,牢牢盯住脫衣環節,每天四班,6小時一班,日夜監督。

在方艙醫院的清潔區、汙染區,醫療隊的帳篷裡都放著一塊高高長長的穿衣鏡,那是專為大家穿戴脫褪衣服用的。院感團隊安排執勤崗位,每天從早上7:30到晚上8:00,對方艙醫院清潔區-汙染區進行全面督導。吳文娟說,我們在武漢的這些經驗相信對海外方艙醫院的運行管理是有益的、可供借鑑的。

據瞭解,該書編寫團隊成員來自上海、陝西、江蘇、寧夏和新疆建設兵團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在武漢東西湖方艙醫院(1461張床位)、武漢經開方方艙醫院(1000張床位)和青山方艙醫院(388張床位)兩種不同規模方艙醫院從事院感管控,對艙內艙外各項流程和個方位工況較為熟悉,經過一個多月的戰鬥,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本書為方艙醫院感染控制,為將來新發傳染病防控、公共衛生治理提供了很好的借鑑,也將為其他國家抗擊新冠肺炎提供很好的幫助。”上海市微生物學會理事長袁正宏評價說。

中英文《方舱医院感染控制手册》出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