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偷懶的女主播:26歲,只睡3小時,1天收入122萬

不敢偷懶的女主播:26歲,只睡3小時,1天收入122萬

​這是一個飛速的消費世界,一個英雄不問出處的網絡世界。

直播也漸漸成為商業的另一種打開方式,衍變為大江大海般的存在。

彼時的他們懷念著,那個數十萬操著不同口音的商戶在此奔走,屬於十三行的黃金年代。

不敢偷懶的女主播:26歲,只睡3小時,1天收入122萬

一場疫情,完全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也讓我們深刻明白了,沒有任何一種生活是容易的。

在廣州十三行裡,服裝生意的寒冬讓每一家商戶都感到了不安。不少店鋪即使開張,日銷售額也就幾千元。

貨物堆積在倉庫的場景,時刻都在發生著,賣出一件衣服變得步履維艱。

一般服裝行業春天的備貨量非常大。如果不能開業,整個公司就會癱瘓,與總公司關聯的十幾家小型服裝工廠也可能倒閉。

戈諾伊服飾奈密兒也身在這場寒冬之中,如果不能想到辦法,2600人都可能因此失業,曾經生意火熱的公司很有可能會不復存在。

不敢偷懶的女主播:26歲,只睡3小時,1天收入122萬

只是一個叫做新小晴90後姑娘的出現,讓大家逐漸看見了曙光。

其實在做主播之前,新小晴已經從事服裝行業很多年,日子過得充實而快樂。

1994年出生的她,性格開朗而樂觀。

父親是做生意的,經營著自己的家族企業,來自父輩們的教育,指引著新小晴不斷往前走。

從大學畢業到從事工作以來,她一直堅持自主創業,擁抱從小到大的夢想,一切都要靠自己。

新小晴有著一張姣好的面容,從小對於服裝搭配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

只是,新小晴慢慢將愛好變成了自己的事業。這也是很多女孩子小時候的夢想。

之前網上很流行一句話:我所理解的生活,就是和自己喜歡的一切在一起。

新小晴喜歡服裝,這是她的興趣所在,也成為後來她輸出內容的原動力。

不敢偷懶的女主播:26歲,只睡3小時,1天收入122萬

在成為主播之前,新小晴經營著一家服裝店,期間遇到了很多瓶頸。資金週轉出現了問題,有那麼多的工人等著自己去開工資,她感到了巨大的壓力。

那段時期,這個年輕的姑娘有著很多身份。店長、模特、市場、銷售……

新小晴的內心充滿了迷茫,後來她加入了奈密兒公司。


不敢偷懶的女主播:26歲,只睡3小時,1天收入122萬

從銷售小妹,到漸漸有了自己的店,再到成為十三行裡奈密兒服裝公司的員工。

而奈密兒公司的老闆龍哥,從事服裝行業已有20年。

在他看來,服裝行業非常“磨人”,三年淘汰一小批人,五年淘汰一大批人,像他這樣在服裝行業待了20年的,都是“妖精級別”。

可是“妖精”依然抵抗不住疫情的侵蝕,龍哥說:“妖精級別遇到今年這個疫情,也差點活不下去。”

不敢偷懶的女主播:26歲,只睡3小時,1天收入122萬


不敢偷懶的女主播:26歲,只睡3小時,1天收入122萬

龍哥與新小晴看著自己花費心血做出來的衣服堆積在倉庫,卻不知道通過何種方式銷售出去時,內心萬分焦慮。

線上直播的出現,讓大家看見了希望。因為新小晴在抖音的一次直播嘗試,龍哥帶著他的公司活下來了。

新小晴說:

“因為疫情,很多店鋪開不了門,公司資金壓力很大。我想試一下在抖音直播,看看線上有沒有希望,老闆也支持,沒想到第一場直播就火了。”

連續直播17個小時、帶貨多達200件單品,新小晴的銷售“戰績”達6000餘件,單日銷售額達到122萬元。

不敢偷懶的女主播:26歲,只睡3小時,1天收入122萬

之前因為疫情所堆積的庫存也在慢慢減少,現在基本上為零了,還在不斷的出新貨。

要知道,平時線下賣衣服只有5萬元至10萬元的銷售額。

每次當新小晴出現在鏡頭前時,她都是笑靨如花,將最好的自己呈現在粉絲面前。

不敢偷懶的女主播:26歲,只睡3小時,1天收入122萬

面對不同粉絲的需求,她都會給出不同的穿衣建議。比如,有次她的推薦是關於“小個子如何穿顯高”,或者“T恤的多種穿搭”……

讓她意想不到的是,隨著內容的累積,賬號的粉絲也越來越多。

開播前一週,在抖音平臺的扶持政策下, 新小晴連續兩個月發佈視頻介紹新品,粉絲從0到7.7萬。

每次直播,粉絲互動都很熱情,新小晴每每都不捨得結束。

不敢偷懶的女主播:26歲,只睡3小時,1天收入122萬


不敢偷懶的女主播:26歲,只睡3小時,1天收入122萬

直播看似簡單,但真正做好卻很難。

每個人都渴望參與到這場狂歡之中,渴望投身在某個集體中釋放自我。

可是很多人並不能看到主播們在鏡頭背後,所付出的努力和承擔的壓力。

新小晴還記得自己第一次做直播時的情景,內心忐忑不安。

她最先要克服的是心理障礙。因為沒有人講話,她只能一個人自言自語,還要不停的想話題。

不敢偷懶的女主播:26歲,只睡3小時,1天收入122萬

最開始直播間裡都沒有人,過了一會兒來一個人。

縱使人數寥寥無幾,無人對話。可是她依然鼓足了幹勁,默默在心裡給自己打氣,為大家細心講解每件衣服的特點與搭配方式。

然後就是200人,600人......

漸漸地,粉絲們開始與她互動,詢問搭配的相關問題,慢慢新小晴就有了一定的流量,也讓她有了做下去的勇氣與信心。

“我覺得我需要堅持,只有堅持才會知道這件事的結果是什麼樣子。”那天她一共播了六個小時,第一場直播就賣出了不少貨。

她沒想過,有一天她會成為2600 人的希望。


不敢偷懶的女主播:26歲,只睡3小時,1天收入122萬

二月份是最嚴寒的冬日,可是新小晴依然要不停地換衣服,穿衣服,只為讓視頻那頭的粉絲們有更好的購物體驗。

她所推薦的時裝,受到了抖音上許多用戶的喜愛。

俗話講:酒香不怕巷子深,可是這個90後姑娘卻說:酒香也怕巷子深,有好的產品傳播是很重要的。

自疫情發生以來,新小晴與龍哥的團隊一天都沒有休息過,每天頂著巨大的壓力工作著。


每天直播從晚上8點到第二天早晨9點,在開播之前,要提前拍三到四個小時視頻,為直播做準備。得空時,需要研發服裝新款式,與設計同事溝通。

通宵工作到第二天,再開車1小時回到家,疫情中每天只有3個小時的睡眠時間,整個人累到筋疲力盡。

不敢偷懶的女主播:26歲,只睡3小時,1天收入122萬

在新小晴的眼中,大家都在艱難險阻中求生存,一定要比別人更加努力才行,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會。

馬雲曾經說過一句話:

“在青春年華歲月裡,不努力,想幹嘛?”一個人二十歲沒錢,那很正常;三十歲沒錢,可能是沒有好的家境,需要更大的努力;可四十歲你還是金錢的絕緣體 ,那隻能自己找原因。”

看看新小晴,你會明白:也許,你不是太窮,而是不夠努力。

不敢偷懶的女主播:26歲,只睡3小時,1天收入122萬


不敢偷懶的女主播:26歲,只睡3小時,1天收入122萬

疫情環境下的直播,讓新小晴深感不易。

粉絲們因為信任新小晴,才選了她推薦的東西;商戶也是因為信任她,才會將自家最好的東西交給她來做。

得幸於這份相互信任的“壓力”,讓新小晴覺得自己做的事情越來越有意義。

讓消費者買到物超所值的東西,幫助到更多瀕危的商家渡過這次難關,成為這個90後女孩堅持下去的最大信念。

哪有什麼一夜成名,其實都是百鍊成鋼。

不敢偷懶的女主播:26歲,只睡3小時,1天收入122萬

直播逐漸火起來後,奈密兒調集了公司上下各部門技術人員,為新小晴的直播作保障。

在這片土地,有人眼中寫滿了破滅,也有人眼裡寫滿了慾望。

銷路問題解決了,全公司都有了幹勁。公司開始進行全面消毒和復工準備工作。慢慢的,奈密兒就得到批覆,成為當地最早復工的公司之一。

當自己從淤泥中掙扎出來後,善良的新小晴看著其他家積壓了不少庫存的商戶,決定幫他們一把。

後來的她幫助了許多就要倒閉的服裝公司,聯合直播讓身處困境中的商家們,漸漸看到了希望。

不敢偷懶的女主播:26歲,只睡3小時,1天收入122萬

無心插柳柳成蔭。3月18日,新小晴聯合十三行另外十幾家商戶的老闆,進行了一場總時長17.5小時的聯合直播。

那天,他們通過抖音直接銷售的單品就有6000餘件,單日銷售額122萬元。

粉絲們在屏幕上打出“小晴只要你一直播,我們就一直陪著你看下去”的留言,讓她萬分感動。


不敢偷懶的女主播:26歲,只睡3小時,1天收入122萬

這也讓很多商戶開始重視直播。

現在十三行周圍很多商戶都在學習直播,有的老闆和老闆娘親自上陣播,有的店也開始裝修展廳,大家開始相互學習。

疫情給許多商戶帶來了損失,也有人從中嗅到了商機,實現了自己多年的夢想。

新小晴發現,在抖音上觀看她直播的觀眾最早是零售商,後來漸漸有了小批發商、大批發商。甚至有些姑娘因為看了她的直播,開起了自己的服裝店。

接受採訪時,新小晴說:“這一切就像重生一樣。”

陸續復工後,批發市場人流量大,他們便聯合周邊商鋪做起一個“直播基地”,讓主播們可以安心在其中直播。

在抖音,原本她所感受到的幻滅感,漸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新的生命力。


不敢偷懶的女主播:26歲,只睡3小時,1天收入122萬


不敢偷懶的女主播:26歲,只睡3小時,1天收入122萬

從一個服裝店老闆,轉變為一個帶貨主播之後,新小晴的心境也發生了變化。

她說:

“我當下就是要幫粉絲爭取到最大的優惠力度,呈現給他們品質更好的服飾;也幫助更多的商戶去改變他們的現狀。”

從一個稱職的服裝店老闆,到如今的“帶貨達人”,26歲的新小晴覺得自己彷彿一夜之間長大了。

不敢偷懶的女主播:26歲,只睡3小時,1天收入122萬

技術使像新小晴這樣的新生代直播網紅,變得不一樣,變得多元化,豐富化。

新小晴走紅後,他們也開始孵化更多抖音主播,幫更多服裝公司增加銷售的渠道,也讓性價比高的服裝產品能賣給更多人。

這是一個飛速的消費世界,一個英雄不問出處的網絡世界。

直播也漸漸成為商業的另一種打開方式,衍變為大江大海般的存在。

彼時的他們懷念著,那個數十萬操著不同口音的商戶在此奔走,屬於十三行的黃金年代。

採訪末了,新小晴說接下來自己想通過互聯網的力量,讓美麗傳遞到更多說中國話的地方。

這又何嘗不是我們每一個平凡人的夙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