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宅家,你們的親子關係變得更好了嗎?

蘇紅育兒


疫情期間,在家辦公。家庭成員每天待在一起的時間更長了。陪伴應該更多才對,然而慘被事實打臉。

一方面,家長在家辦公,電話微信不斷,看似人在家,神早已遊蕩到工作中。坐在家裡的那個人只是一個敲擊鍵盤的木偶。

在家辦公,只是省去了路上通勤的時間。隨之而來的問題更多:家和辦公場所沒有界限,工作和生活沒有界限。在公司工作就是工作。你不在家,有事其他人自己就解決了。你在家,大家覺得能你做的都來找你。工作會被各種問題打擾,娃來找你,娃要喝水吃東西上廁所也找你,總之看見你就會找你。

另一方面,小一點的孩子會粘著父母陪玩。學齡階段孩子各種網課打卡,還要家長監督完成。以前只管放學後的輔導,現在變成了全天候,家長覺得比上班還忙。

更不用說,特殊時期,一日三餐也要自己動手。大概只有吃飯和睡覺的時間是安靜的吧。

親子關係並沒有因為疫情變得更好,各種雜事的影響,高質量的陪伴也並沒有變多。倒是廚藝長進了。

越來越明白一個道理,親子陪伴不在於時間長短,而是質量的高低。

哪怕每天只有一小時的時間陪孩子,如果能放下手機,暫時屏蔽一切外部干擾,讓這一小時成為完全屬於自己和孩子的親子時光。那麼親子關係一定會越來越好🌹


葡小萄媽媽


1.從孩子接到寒假延長通知算起,孩子宅在家裡的時間快要兩個月了。網課開始前,孩子以做寒假作業為主,適當做一些他自己願意做的事。網課開始後,便以網課為主,並及時上傳老師佈置的線上作業,基本上以在校的作息時間為準。

2.實話講,孩子宅在家裡這麼長時間,一方面,孩子有點焦急,每天都在唸叨著何時返校,另一方面,孩子難得在家這麼長時間,朝夕與家人相處,在親情上,確實比原來要濃得多,畢竟家是溫馨的港灣。

3.事情總是有多層面的。孩子在家上網課時,學校每天要求家長督促孩子打卡,學習拍照上傳,似乎有點形式,正是單純的孩子,難免在這上面跟家人有點牴觸,但迫於學校壓力,也不得不去那樣做。不過,這些也並沒有減弱孩子與家人的濃濃親情。

總之,親子關係是永恆的,親情是濃厚的,儘管不以環境地點的變更而改變,但是,親子之間的距離遠近,還是能夠使親情變得濃淡的。


江水濤濤8851


疫情可以說帶來的不僅僅是我家庭的親和也給很多家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團聚和親密,雖然失去了很多創造經濟價值的機會,也失去了與朋友小聚的樂趣,但與孩子的每日相處,卻換來見證孩子成長的每一刻,與他(她)一同學習、讀書、遊戲,從孩子的玩耍與學習中看到了自己童年的影子,也從這份陪伴中獲得孩子的認可。疫情宅家,同孩子有了共同的目標,居家防疫;疫情宅家,同孩子有了共同的話題,疫情之下,我們該如何處之?人生之中,經歷困苦,我們該如何面對?長大後,我們的人生理想究竟該是”明星“還是”科學家“……在見證疫情逐步消退的日子裡,父子關係得到了從未有過的統一與融洽;在面對疫情宅家的日子裡,母子關係也從手工到廚藝,從體育到文藝都有了重新的認識與提高,彼此的欣賞與共同的欣賞,更是讓家的味道更濃了,讓幸福的滋味更加綿長!



減字木蘭春


由於疫情影響,我所工作的地方上班一次次推遲,現在確定4月1日才復工,也就是說我還在家裡待著,照這樣算,我都在家呆了2個半月了!

不得不說,這是陪孩子最久的一次,就因為這個原因,我認為其他的那些個沒有收入來源啊!閒下來的那些個煩躁啊!……已經不是很重要了!

我工作的地方通知復工變更了3次時間,我猶記得快到第二次復工通知時間的前兩天,我兒子對我說:“爸爸,你還在家裡陪我一天好嗎?” 我對他說“好,那我在家再陪你兩天”,那個時候他那開心的樣子,我覺得我是多麼的幸福!

當然帶孩子的不容易,帶孩子也是需要技巧的……也是生有體會,當然我是沒有抓住技巧,導致教育孩子的時候有時也會活動活動筋骨!

但總的來說,疫情期間,孩子對我更加親密,更想我的陪伴,這就可以了!





成寶軒崽亭妹


2020年,受疫情的影響,我們母子在宅家裡的這段日子,迅速升溫了。在這段特殊的時期,我相信大部分的寶媽們,都快因為網課的問題,和自家的神獸發生了不少的摩擦了吧。而我呢?恰恰相反,我和我家的神獸寶寶相處得非常的愉快哦。為什麼會這樣呢?我個人有一點小小的感觸,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首先,我對我家神獸的想法是非常的尊重的。我認為尊重是和孩子溝通的基礎。當我們遇到分歧的時候,我會停下來聽一聽神獸的想法,站在他的角度來看問題,然後用他能接受的方式來引導他。這樣,他自然就會容易接受引導和願意聽我的話。其實聽話不是一個人的事,是相互的。

其次,不要總是把孩子當做是小孩,該做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定好的規矩就要做好,賞罰要分明。這樣,他們心裡就會有個底,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就可以心中有數了。


優教小師


疫情在家,我們的親子關係既有穩定又有昇華,這得從兩個方面說:

第一,我和女兒關係。

我和女兒的關係和大多數母女一樣,屬於相愛相殺類型的。🤣倆人好起來,女兒是膩膩歪歪,每天嗲嗲地喊媽媽,媽媽哪裡都好。倆人生氣起來,誰也不搭理誰,得老公從中調解,勸完這個勸那個,當老好人。總體上,我和女兒一直是打打鬧鬧,關係比較和諧的。

第二,我老公和女兒的關係。

唉,怎麼說呢,自打女兒居家學習,我的地位就一落千丈了。原來老公回家第一聲就是喊我,抱我一下,女兒在家,他的第一聲就是女兒,然後就是必須到女兒身邊坐會兒,才能想到我😭。他還和女兒合夥欺負我,倆人統一口徑🤪,讓我欲哭無淚啊。不過呢,我告訴他了,女兒開學的時候,就是他落入我手裡的時候,到時候,嘿嘿,讓他自己想吧……

我家的親子關係就是這樣,你家呢?


軟神仙


收到問題邀請的信息,我沒有忙著去回答,而是開始審題。疫情宅家,你們的親子關係變的更好了嗎?反覆幾遍後,便找到了問題的關鍵詞。"變的更好”是建立在原來好的基礎之上,既然是疫情宅家,就要充分利用這些時間,多溝通,讓殘留的問題得以解決,讓親子關係更加融恰,從而使之昇華。

我回答這個問題,由衷的講非常好。終於可以靜下心來,陪在孩子身邊,一起在空中講堂學習,一起收拾家務,一起聊著童年的趣憶。父母做飯,孩子拖地,飯前幫著拿筷上菜,飯後洗碗擦槕,空中講堂結束後,圍在一起,聽孩子講學校發生的趣事,同時讓孩子教會了,看頭條,玩快手。並可以自豪的告訴孩子:我們學會了網上購物,還有一點孩子聽到一定會高興,我們學會發紅包轉帳,再有事的時候,我們不求人了。說心裡話,這段時間,發現了孩子的成長,孩子也體會到父母的辛苦,同時也找到了自身的不足,不是孩子叛逆,而是孩子懂得太多,所以,我們需要的是學習,用學來的知識去拉近與孩子之間的距離。朋友們,不瞞你們說,我報考了《家庭教育》講座,學到了很多親子關係如何相處的內容,自信的講,以後我們的親子關係會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不知疫情結束後,是留下陪孩子?還是背井離鄉去打工?心中有些矛盾了。

即將結束時,我在說幾句,在回答問題時,一定要先審題,因為審好題很重要,優質文章都是從審題開始的。我尚在學習中,望恩師益友賜教。


殘叟遇妙友


疫情宅家,你們的親子關係變得更好了嗎?


兒子才3歲出頭,因為工作,平時帶孩子並不算多,這次疫情休長假,奶奶在老家,我專門帶他,所以增加了很多和孩子的相處時間,至於親子關係有沒有變得更好這個問題,只能說增加了親密感。


畢竟,也有因為抓狂對他吼過,甚至小小的揍過他!也後悔,也難過,後來學會了及時道歉和示弱,確實跟他更有默契了。


還通過疫情期間改善了他的用餐習慣,以前奶奶帶的時候,一般讓看著電視吃飯,還要喂才吃,疫情期間,因為時間充裕,所以他不吃我不喂,也不給看電視,後來他自己餓了就會吃!直到現在都不再看電視也不怎麼需要餵飯了。


如果從兒子的角度,可能只是感覺跟媽媽相處的時間變多了,但我從每天點點滴滴的相處中,發現日常沒有發現的他的成長,不管什麼時候回想,這段時間都特別寶貴,以後也會盡可能地多陪陪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