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信賴和託付,就是辟穀的祕訣

健康管理是一個嚴肅的行業,辟穀養生指導師和醫師一樣要培訓,然後考試持證上崗。而偏偏許多人對專業不夠敬畏,看兩本書,上網查查資料,就大膽去嘗試,甚至還敢於指導別人,由此引發風險的案例比比皆是。

重慶有個女孩子,聽了我的辟穀推介會,認為別人能做到的事情自己一定也可以,不就是不吃飯嗎,何必還要交錢去學?於是回家自行開始“辟穀”。第三天委託別人聯繫我,告知:一天暈倒了兩次,現在躺在床上起不來。希望我能夠給予指導。我的指導意見是四個字:起床,吃飯。過了一會兒,中間人打電話過來:已經沒事了,太神奇了!聽到這個感慨,我差點當場笑出來。

新疆也有一位女士,脾胃不好,臉色焦黃而且痘痘很多,在推介會現場為自己報了名,準備參加下一期的指導課程。然而第二天,給我打電話要求退費,理由是:有人說我的體質不適宜辟穀,只適合“半闢”,而且給我介紹了一個很便宜的辟穀專家來指導我,說實話,誰不想省點錢啊!?佛渡有緣人,選擇權總在自己手裡。於是我安排新疆公司給她辦理了退費手續。後來又去新疆的時候,我談到一個案例,北京一位女士接受非專業的“辟穀”指導,結果因為嚴重的胃病住院半個多月,這時一位員工告訴我,那個“半闢”的女士因為同樣的問題也已經住院半個月了,現在還沒有出院。

其實這位女士在最初決定的時候就已經犯了兩個觀念上的錯誤。一是自己的健康本來要自己做主,而她卻去聽信“別人說”,而這個“別人”既然提出了“半闢”的概念,估計水平也高明不到哪裡去。外行人的意見往往是這個世界上最便宜的,但從結果看,往往卻又是最貴的。哪有什麼半闢,無非是換食或節食而已,我常忠告學員:闢(谷)就好好闢,不闢就好好吃,切忌半闢。所以,相信專業還是道聽途說,這是她的第一個選擇錯誤;第二就是關於“省錢”。預防醫學明確指出,每在預防上投資一元錢,就會在未來的治療上節約八元錢,所以,健康方面的投入是省不得的。就像周立波也常說:今日不養生,明日養醫生。所言極是。就像我和太太去超市買菜,如果有的菜品我們不會選擇,我就建議她買最貴的,所謂一分價錢一分貨,就像我們的養生指導課程大多開班就在百人以上,都是口碑相傳,而總有些“便宜”的指導,開班總是三五人,企業家們總喜歡說:“不看貴不貴,要看值不值”,就是這個道理。

還有極個別的學員,學習之後嘗試指導身邊的人,有半夜突然吐血給我打電話的,我就不再一一列舉了。事後他們的疑問是:我跟你說的一樣啊,怎麼會有這樣的結果?

我不想用神神秘秘的玄學理論去解釋,但我很想說,中醫之所以越老越值錢,靠的是經驗,有經驗的老中醫掛號費都要貴好幾倍,就是這個道理,你永遠不知道他在積累經驗的路上付出了多少。一種人願意拿錢買經驗,還有一種人願意自己積累教訓,選擇不同,結果不同,還是那個“因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