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新冠疫情讓中美經歷“大考”

港媒援引分析人士的話說,在新冠病毒大流行有可能使美國醫療系統和經濟不堪重負之際,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對華關係方面也面臨迄今為止最大的考驗。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3月27日報道,曾擔任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主席和中國美國商會會長的約翰·霍爾登說,就目前而言,與貿易不平衡等問題相比,共享流行病學數據、治療和疫苗效果、檢疫隔離效果以及保持社交距離都更為重要。

霍爾登說:“美國和中國有著錯綜複雜的關係,既有競爭關係,也有合作關係。”

他說:“對美國來說,總統是這些關係應該如何調整的最終裁決者。這一點在危機時期尤其明顯,因為總統此時處理中美關係的工作變得極其困難。”

報道稱,在多次指責中國應為大流行承擔責任後,特朗普突然停步了,他似乎否認了此前的說法。

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亞洲問題高級顧問葛來儀說:“至少目前看來,特朗普總統似乎決定接受那些顧問的意見,即‘中國病毒’這個詞將損害而不是有助於美國在外交、軍事和經濟領域與中國的競爭。”

她還說:“現在還不是關注這種流行病如何開始以及應該歸咎於誰的時候。當病毒在全世界感染並造成人員死亡的時候強調這些問題無助於推進美國的利益。”

但是,眾所周知,特朗普應對問題時以服從眼前政治目標為主,這導致大流行期間中美關係前景複雜化。

葛來儀說:“特朗普明天就可能改變想法,尤其是在他相信指責中國可以提高他的國內支持率且有助於推升股市的情況下。”

香港《明報》網站3月27日刊登文章稱,病毒無國界,無人可以獨善其身。美國擁有最尖端醫療科技,總統特朗普聲言美國“永不會”依賴外國支援,然而最近亦要低調求助,張羅醫療物資,這說明沒有國家能夠獨立應付這場瘟疫。這次G20峰會是國際合作抗疫的第一步,然而往後發展,還要看大國之間能否放下意識形態分歧,停止政治操作。若個別國家繼續堅持“以我為尊”,強調“本國優先”,國際合作抗疫難有所成。

文章稱,面對疫情,各國本應放下私心成見合力抗疫,然而近年中美角力激烈,疫情之下大國政治操作更是變本加厲。

文章指出,特朗普放棄以往美國經常扮演的國際領導者角色,很多舉措都只考慮自身利益。美國原先想利用病毒名稱打擊中國,國務卿蓬佩奧堅持要在G7外長會上用“武漢病毒”,未料其他六國齊聲反對,最終導致放棄發表聯合聲明。陷入孤立的反而是美國。特朗普表示不會再用“中國病毒”這一稱呼,中美外交戰可望暫緩,可是如果白宮不調整“美國優先”方針,未來國際合作抗疫仍將困難重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