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膽子突然變小?多半是這4個原因在“搗鬼”,家長要及時化解

有了孩子之後,總是會有很多煩惱,孩子的教育問題、性格培養問題、安全問題等等。敏敏的孩子在3歲左右的時候,曾經有一段時間,突然膽子就變小了,做什麼事情都是畏畏縮縮的,連語言表達上都不自信了,敏敏諮詢了很多人,才找到解決辦法。相信有些家長應該遇到過跟敏敏同樣的情況。

寶寶膽子突然變小?多半是這4個原因在“搗鬼”,家長要及時化解

其實,家長們都不必苦惱,只要找到孩子突然膽子變小的原因,自然就可以對症下藥,輕鬆幫助孩子渡過這個階段。

3歲左右的寶寶突然膽子變小的4個原因

1. 孩子自我認知的不斷髮展

孩子的認知體系是隨著幼兒經驗的積累而不斷完善的。剛出生的孩子因為他的無知,而不是因為他的膽大會去做一些成人看起來很危險的事情。

在成長過程中,積累的危險經驗就會在孩子下一次做這件事情的時候發出警告,讓孩子不再做這些危險的事情。

2. 關係冷淡的親子關係

從不和睦的親子關係中走出的孩子是非常沒有安全感的孩子。

孩子很難從回應冷淡又或者是脾氣暴躁的父母那裡獲得足夠的安全感歸屬感

,所以在探索周圍的世界時會伴隨著焦慮不安,膽小退縮等行為。

寶寶膽子突然變小?多半是這4個原因在“搗鬼”,家長要及時化解

3. 無限擴大孩子的恐懼

著名教育家皮亞傑在研究兒童思維過程中發現,兒童會在某些階段將身邊的所有事物都賦予靈魂,所以提出泛靈論。

而在這個時期的兒童很容易對周圍的世界產生無限放大的恐懼。很多家長只要孩子不聽話,就會說再不聽話,狼外婆就會把你吃掉。

尤其是3歲以下的孩子,還不能夠完全分清楚現實與想象,對吃人狼外婆的恐懼就會無限被擴大。


寶寶膽子突然變小?多半是這4個原因在“搗鬼”,家長要及時化解

4. 對孩子的過分保護

有的家長認為孩子年紀還小,所以會對孩子進行保護。如果家長沒有把握好尺度,也很有可能對孩子進行過度的保護,那麼孩子就會失去很多的機會。

被過度保護的孩子,在家裡可能表現的就是一隻小老虎,家裡所有的人都需要聽他的,他什麼都敢嘗試。

因為他知道只要他遇到危險,家人總是會第一時間將危險消滅掉。而在外面,孩子是什麼都不敢嘗試的,因為,沒有人能夠做到像家人一樣來保護他。

寶寶膽子突然變小?多半是這4個原因在“搗鬼”,家長要及時化解

家長該如何做到讓孩子大膽自信呢?

1. 適當的對孩子的成長進行放手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家長要做到對孩子的成長適當的放手。過度的保護會讓孩子形成習慣性依賴,從而讓孩子膽小退縮。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需要自己去積累經驗獲得成長。

所以有一些不是特別的危險的事情,在家長可控範圍內的事情是可以讓孩子去嘗試的。例如面對陌生人的時候,出現問題的時候,家長不要急於打圓場,可以先看一看孩子的反應。

寶寶膽子突然變小?多半是這4個原因在“搗鬼”,家長要及時化解

2. 接納孩子的情緒情感,加強親子之間的情感交流

害怕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種正常的感覺,所以當孩子感覺到害怕的時候,一定要多多的撫摸他,抱抱他,讓他感覺到你在接納他的情緒,你在給他安全感。

平時的時候,家長面對孩子的問題的時候,也不要不耐煩,要給予孩子們回應。同時,也可以帶著孩子做一些親子活動,增加親子之間的交流,讓孩子形成安全依戀。


寶寶膽子突然變小?多半是這4個原因在“搗鬼”,家長要及時化解

3. 使用正向語言和孩子溝通

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請不要再用威脅性的語言擴大孩子的恐懼。家長可以用正面的語言和孩子進行溝通,和孩子講道理,讓孩子知道為什麼錯了。

威脅性的語言雖然一時有效,但是並不能真正的解決問題,還可能會給孩子心理留下不可磨滅的陰影。

所以當寶寶突然變膽小了,家長不要慌,試試這樣做,可以輕鬆化解寶寶的恐懼,幫助寶寶走過這一個成長階段。


敏敏推薦給大家兩套圖書,或許可以幫助到大家

一套是《小象提比啟蒙認知繪本》,孩子的自我認知不斷髮展,他需要獲取對世界的正確認知,這套認知啟蒙繪本是從法國引進的,以代入感十足的形式,培養寶寶探索世界的熱情,同時幫助他正確地認知世界。

還有一套是《拉魯斯情景認知貼紙書》,讓寶寶在遊戲中對情景的認知更為具象化和深刻,並且同時鍛鍊了寶寶的手腦發育

,還能培養寶寶的觀察力、邏輯思考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