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三國演義》,諸葛亮依然彪炳千古

2017年5月21日上午,筆者偕友遊覽成都,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自是我這樣所謂的文青必去之地。杜甫閒居草堂兩年多,度過了自己生命中最後的美好時光,期間佳作有如錦江春水,“自來自去堂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流年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這些佳句和著春風在草堂中流轉,漫步其中,甚是超然自得。

離開《三國演義》,諸葛亮依然彪炳千古

杜甫草堂


行走間,偶聽一對情侶的對話:“下午是去武侯祠嗎?”“不去了,沒什麼意思,諸葛亮都是《三國演義》吹出來的,其實沒什麼本事。”我頓時皺眉看向那對情侶,以示抗議,不過人家根本沒注意到我,依然調侃著諸葛亮走遠了。杜甫一生崇拜諸葛亮,草堂落成自然是要去武侯祠的,一首《蜀相》,更是眾多讚美諸葛亮詩詞的翹楚,其詩云: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而我們下午的行程,正是武侯祠!


離開《三國演義》,諸葛亮依然彪炳千古

武侯祠於西晉末年建造,初與蜀國先主劉備的昭烈廟相鄰。明初,武侯祠併入昭烈廟,故大門橫額書“漢昭烈廟”。它是中國唯一的君臣合祀祠廟,最負盛名的諸葛亮、劉備及蜀漢英雄紀念地、三國遺蹟博物館,享有“三國聖地”之美譽。

  一進大門,濃蔭叢中,矗立著六通石碑,其中最大的一通是唐代蜀漢丞相諸葛武侯祠堂碑,此碑有很高的文物價值,被稱為三絕碑。唐朝著名宰相裴度撰碑文,書法家柳公綽書寫,名匠魯建刻字,文、書、刻都很精湛,因此被讀不厭。碑文所作之時《三國演義》並未問世。

碑文對諸葛亮短暫而悲壯的一生,作了重點褒評;竭力讚頌諸葛亮的高風亮節,文治武功,並以此激勵唐代的執政者。 碑文特別褒獎諸葛亮的法治思想,馬謖因失街亭被諸葛亮依法處斬,臨刑時馬謖哭著表示自己死而無怨。《三國志·蜀書·馬良傳》中記載“謖臨終與亮書曰:‘明公視謖猶子,謖視明公猶父,原深惟殛鯀興禹之義,使平生之交不虧於此,謖雖死無恨於黃壤也。’於時十萬之眾為之垂涕。”李嚴與廖立,兩人都是被諸葛亮削職流放的罪人,但他們也自甘服罪。當他們得知諸葛亮病逝,“聞之痛之,或泣或絕”。這些均屬史實,裴度據史褒評令人信服。

離開《三國演義》,諸葛亮依然彪炳千古

三絕碑


諸葛亮之所以為後人所敬仰,還因為他有著高尚的思想和作風,不利用職權謀私。在《自表後主》一文中,諸葛亮說:“臣初奉先帝,資仰於官,不自治生.今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餘饒,至於臣在外任,無別調度,隨身衣食,悉仰於官,不別治生.以長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內有餘 帛,外有贏財,以負陛下.”財產透明,儉以明德!他死後葬在陝西勉縣定軍山下。他在遺囑裡要求依山造墓,墓穴能容下棺材就行了,入殮時穿平常的衣服,不需要隨葬器物。《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記載:“亮遺命葬漢中定軍山,因山為墳,冢足容棺,斂以時服,不須器物。”

唐朝時候,有“揚一益二”的說法,揚州繁華天下第一(咳咳,筆者來自揚州),成都的富庶天下第二,成都能成為一座歷史名城,諸葛亮功不可沒。諸葛亮做蜀相十幾年,總覽朝政,並重德治和法治,修水利,辦學校,促農桑,薄稅負,生產工具的創新和生活世界的花樣翻新,史料均有記載。諸葛亮功高不震主,雖然蜀國“事無大小,皆決於亮”,但諸葛亮卻是一片冰心在玉壺,李嚴曾勸他加九錫,被他嚴詞拒絕。說點題外話,諸葛亮的政令能夠暢行無阻,劉禪是個默默的支持者。阿斗是個聽話的皇帝,他知道自己不行,對自己常約束,不任性,丞相不允許的事他不做,錯了按丞相的意思改。阿斗也是個快樂的皇帝,因為他對國家付出的心血有限,所以對蜀國的愛也有限,在位四十一年,亡國後樂不思蜀繼續快樂。

很多人對諸葛亮北伐中原、“窮兵黷武”頗有微詞,我們不妨體會一下諸葛亮的內心吧,“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聖人也是人,聖人也有報恩之心!其實蜀國雖經諸葛亮治理,國力大進,但是由於底子太薄,和魏國相比任然國力孱弱,魏國吞併蜀國的野心也是遲早要付諸行動的,“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與其坐以待斃不若險中求勝,只是天不假年,千鈞重擔壓於一身,我們的丞相實在太累了!知其不可而為之,其實也正是我們丞相的人格魅力!

離開《三國演義》,諸葛亮依然彪炳千古


在《三國志·諸葛亮傳》中陳壽寫道:評曰: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遊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煉,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於邦域之內,鹹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

離開《三國演義》,諸葛亮依然彪炳千古

成都武侯祠


英雄就是英雄,聖賢就是聖賢,諸葛亮是中國古代德智結合的最高典範,民間祭祀千年不絕,而同為漢丞相,曹操的墳墓早已零落草莽,沒有一座祠堂是紀念他的。正是:“屈平辭賦懸日月,楚王臺榭空山丘”。


分享到:


相關文章: